APP下载

灯光与繁荣:夜间灯光亮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思考

2020-08-15罗应机

商情 2020年3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摘要】夜间灯光数据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被很多专家学者应用,但得到的结果却不一致,方法和手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引起质疑。论文就夜间灯光亮度与区域GDP水平和地区夜间经济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夜间灯光亮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呈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完全成为经济数据的代变量和夜间灯光亮度与地区夜间经济呈正相关,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夜间经济的活跃度的结论。

【关键词】夜间灯光  经济发展  GDP  夜间经济

一、前言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人为统计出来数据,这几年有一种新的统计方法,认为夜间灯光与经济活动水平及增长速度之间,存在非常有力的对应关系,利用卫星传回来的地球夜晚亮灯情况,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有一组有趣的数据来自《经济学人》,世界数据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基于 2013 年中国农村的夜间灯光亮度与 GDP 水平,得出一个灯光亮度的经济产出方程式,然后借助类似的数学模型,推算出朝鲜 2018 年人均 GDP 为 1400 美元,低于此前韩国中央银行估算的 2500 美元,相当于经济缩水 40%,使其进入全球最贫困的国家名列。与此相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认为中国官方给出的 GDP 增长数据偏高。而2017年,美国三位经济学家在对全球夜间灯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的过程中,他们依靠卫星记录下的中国夜间灯光亮度,与铁路货运量、耗电量等宏观数据一起建立模型,根据夜间灯光数据却分析出中国官方所给数据比实际要低的结论。

哪么,全球夜间灯光卫星图对检验官方经济数据的可靠性如何?能否成为测量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真实性的工具?论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夜间灯光亮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和地区夜间经济的相关性。

二、夜间灯光亮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的相关性分析

夜间灯光亮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呈一定的相關性,但是非线性的,不能完全成为经济数据的代变量。

1.夜间灯光亮度测量区域GDP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常规的指标是GDP。但简单的 GDP 统计数据有以下缺点。首先,GDP 统计很难提供一个完整和全面的经济活动图景。如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经济活动,甚至地下经济活动,这些都不能反映在 GDP 中。其次,GDP 数据存在一些结构性的不可比性问题。如GDP 的计算,尤其是它的增长率,需要处理价格。但是,很多行业的价格数据不完整,没有编制相应的价格指数,影响了 GDP 增长率的统计准确性。第三,GDP 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一些操纵。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政治生涯前景与 GDP 统计等相关数据挂钩,政府的统计部门往往负责 GDP 的统计。在经济数据统计部门不完全或者不够独立的情况下,最终的 GDP 数据以及相关的中间数据可能会受到官员的干预甚至操纵,从而失去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正是在 GDP 指标的众多不足凸显的情况下,夜间灯光数据的可获得性使其迅速成为一个补充、修订 GDP 的指标。夜间灯光数据作为空间数据,在空间上有着直观的表现能力,这是传统的研究数据无法达到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项数据都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共享,获取其数据显得较为轻松。国外学者亨德森在“Measuring EconomicGrowth From Outer Space”一文中,用跨国数据验证了灯光数据与 GDP 数据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性,这为灯光数据应用在经济学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徐康宁、陈丰龙、刘修岩 2015 年发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文。他们算出来 1993-2012 年,与直接 GDP 相比“GDP- 灯光”加权指标增速要低一些。东部地区大致低 1.5%,中西部地区大概低 1.8%。与官方公布的数据相比,这个结果更符合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测:即中国 GDP 增速存在高估现象,但是高估幅度比之前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小。很多学者都证实了全球夜间灯光数据与 GDP 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夜间灯光越亮,GDP 水平越高。研究者确认,夜间灯光数据通过卫星上的传感器扫描获得,不仅精度高,不受人为因素的过多干扰,而且该数据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尤其适用于观察较长时间内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因此,相对于传统统计数据容易产生偏误而言,卫星提供的夜间灯光数据提供了相对客观的经济信息,因此“更靠谱”。

2.夜间灯光亮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的相关性分析

但夜间灯光亮度测量存在诸多的不足,如不会产生太多光线的非正式活动不会被计算在内、政府建筑物/活动可增加某些地区的经济产出、实际上可以衡量的是消费,而不是生产性资产的创造等。特别卫星夜间灯光亮度取值范围为 0-63,因此可能存在灯光亮度的饱和问题。即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灯光亮度值达到 63 时,将出现无法继续增加的现象,从而导致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表现的低估等问题。由于工具存在以上问题,利用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研究中国经济表现的学者很多,但同是利用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却得出了关于中国 GDP 真实增长率的不同结论。

传统经济统计数据可能由于人为干扰因素失真,但卫星灯光数据也不一定就准确无误。实际上,对一国 GDP 增长率和经济景气状况的准确估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并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简单的指标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如黄亮雄等人在《经济学家》上的一篇研究,采用夜间灯光亮度数据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能显著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均灯光亮度。双方领导人的来访,还会进一步提高这个效应。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国家,试图利用各地区夜间卫星灯光亮度数据汇总核算全国 GDP 的增速,尤为需要更加科学、仔细和严谨。我们认为夜间灯光数据与地区GDP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通过夜间灯光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要视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人口习惯等方面来决定,在应用中,更适用于以下这些国家和地区:

(1)更适用于中低收入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往往统计体系混乱,数据质量很差,统计数字不可信。特别大量贫困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没有科学合格的经济统计部门和统计队伍,要生产出合格的不完整的经济统计数据,数据质量是相对的。近期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新研究统计了 182 个国家和 3870 个地区的灯光及经济数据,发现发展迅速的中等收入国家最适合使用灯光数据校验经济增长速度。这些地区的灯光分布相较更准确,易辨别,误差适中。

(2)更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发展中地区。研究表明随实际人均 GDP 越发增长,夜间灯光数值于其的弹性就缓慢变小,反之则较大,换句话说,当经济水平发达到一定程度时,该国夜间灯光亮度增加所反映的 GDP 增长能力已不太明显,因其产业开始转向科技,灯光源减缓;而更依赖于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区,经济增长在夜间地图中更能由直观的灯光变化体现,灯光在时间尺度上与 GDP 关联更紧密。如夜间灯光数据正被其他研究人员用于追踪贫困指数。灯光采取方法类似,结合卫星影像进行切割、提取及校正,随后与全球人口分布图叠合。他们发现,卫星图中最暗部分所包含的灯光数据,能准确测出农村贫困水平,比如在刚果,坦桑尼亚,哥伦比亚和塔吉克斯坦,该方法被应用于检测超过 80%处于贫困线上下的家庭。

三、夜间灯光亮度与地区夜间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夜间灯光亮度与地区夜间经济呈正相关,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夜间经济的活跃度。

“夜间经济”一词是上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间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

《夜间经济学》一书的作者叶丁源说:“夜间经济的繁荣能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也表明,夜间经济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作用。我国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同时夜间经济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极大地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伦敦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以来,夜间经济为其提供了130万个就业岗位。

由于夜间消费通常需要燈光,“夜间经济”又被称为“灯光经济”。 因此,由于夜间经济是以灯光为开展前提的,夜间灯光亮度与地区夜间经济呈正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白天工作、晚间休息的传统城市作息模式已悄然改变,夜晚也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时段。城市人群 60%以上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复兴、经济增长与文化创造的新引擎,2020年新冠疫情,为了促就业、保民生,助推经济复苏,全国不少城市已经开始逐步推行“地摊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地区的夜间灯光亮度越大,说明这个区域夜间经济的活跃度越高,但夜间经济的质量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的专题研究。

四、总结

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增加了区域经济研究工具箱中可供选择的工具种类,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测量经济发展水平的辅助手段。经分析,我们认为,夜间灯光亮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存在相关性的,其中与夜间经济的活跃度有直接的关联,可以通过夜间灯光亮度来测量。但与GDP的相关程度要视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成为测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手段,不能完全成为经济数据的代变量。

参考文献:

[1]Yue W Z, Gao J B, Yang X C. Estima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using multi-sensor remote sensing data: a case study in ZhejiangProvince, East China [J]. Remote Sensing, 2017,6(8):7260-7275.

[2]Doll C N H, Muller J, Morley J G. Mapping regionaleconomic activity from night-time light satelliteimager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8, 57(1):75-92.

[3]陈晋,卓莉,史培军,一之濑俊明.基于 DMSP/OLS 数据的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反映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灯光指数的构建 [J].遥感学报,2003,7(3):168-176.

[4]韩向娣,周艺,王世新,刘瑞,姚尧.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GDP空间化处理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14(1):128-136.

[5]徐梦洁,陈黎,刘焕金,王慧.基于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研究[J].國土资源遥感,2019(3):106-112.

作者简介:罗应机,工商管理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