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百合子连任:百合花背后的迷雾池沼
2020-08-15唐奇芳
唐奇芳
2020年7月15日小池百合子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疫情有关情况。当日东京都将疫情警戒级别提高到最高级。
2020年7月5日,四年一度的东京都知事选举落下帷幕。结果毫无悬念,尽管投票率因疫情而有所降低,现任知事小池百合子仍以得票366万张的绝对优势获得连任。这一票数不仅远超排名第二的候选人宇都宫健儿(84万张),而且比2016年她本人初次当选时还多出75万张,为历次东京都知事选举第二高得票数。不过,小池虽然开局良好,但第二任期绝非坦途。而且,小池如果想在此基础上乘势重回“国政”战场,追逐成为首任女首相之梦,则会给本就暗流涌动的日本政坛带来更多变数。
压倒胜利,事出有因
小池百合子能够取得大胜,原因复杂多样,总的来看有以下三点。
第一,缺乏有力对手。小池此次仍然以无党派身份参选,而各大党派均没有可以一较高下的强敌。尽管自民党在东京都议会与小池处于对立状态,但二阶俊博干事长一声令下,东京都支部放弃推出自己的独立候选人,进而在实际上变成了小池的支持者。根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的调查,选民中的自民党支持者有7成投了小池的票。在野的立宪民主党、共产党和社民党虽然联合推出宇都宫健儿作为候选人,但声势不大。更有甚者,立宪民主党和国民民主党的母体之一“联合东京”(即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东京都联合会)实际是支持小池的。
第二,疫情应对得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池百合子几乎每天都召开记者会,甚至曾经在一周内多次拜会安倍首相,协调抗疫工作。作为日本地方长官的“马首”,她于4月3日率先在日本国内推出了“三密警示”,即呼吁公众避免密集人潮、密闭空间和密切接触。即便在全国解除紧急状态后的竞选期间,小池及其团队仍恪守这一原则,并没有举行街头演说和握手会等传统竞选活动,而是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阐述在抗疫等事项上的政策。她的抗疫表现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NHK调查显示,74%的应答者支持小池百合子,63%赞成她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今年3月以来小池的支持率稳步上升,到6月高达69.7%。
第三,竞选策略高明。作为曾经的电视台明星女主播,小池百合子深谙社会传播中的公众心理,更能娴熟地运用大众媒体为自己的竞选巧妙造势。她抓住疫情这个民众最关切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非接触方式展开竞选。一方面,她从3月份开始增加抗疫工作的媒体曝光,形成了强大的事实竞选影响;在竞选开始后,她又提出“公务优先”方针,不让竞选影响抗疫工作,展示自己一心为公、全力为民的形象。另一方面,例行的候选人电视辩论也因她不愿出席而取消,既减少了施政弱点被对手攻讦的机会,也降低了对手的曝光率。她利用疫情这个焦点,借助于各种大众传媒手段,放大自己的抗疫成就,掩盖东京都发展战略问题上的不利因素等,成功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支持。而且,在没有强大竞争者的情况下,人们不愿冒险临阵换将,让新人领导抗疫。
第二任期,压力山大
成功连任后,有待处理的棘手问題堆积如山。目前的两大要务就是再次暴发的疫情以及延期到明年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疫情帮助小池顺利再次当选,但也是对她最大的考验。6月11日,关于疫情扩大的“东京警报”解除。一周后,东京都知事竞选正式开始。但不料东京疫情再次迅速扩大:单日确诊病例6月25日突破50人,7月2日突破100人,7月9日突破200人,7月17日达到293人的新高。小池领导下的东京都政府确定了这波疫情的主要感染源头是夜店一类的娱乐场所,遂对夜店集中的新宿和丰岛两区进行了重点监控,但疫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日本朝野都开始出现质疑小池抗疫能力的声音。7月14日,东京都政府承认与部分确诊患者失去联系,遭到日本官房长官和厚生劳动大臣接连问责。一些公众人物也在电视和社交媒体上指责小池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如再次要求营业场所停业甚至恢复紧急状态。按照原来的标准,一周平均日确诊病例达到20人就应发出“东京警报”,达到50人就应再次要求停业。然而,6月30日东京都政府发表了不设具体数值基准的“新指标”,7月8~14日的一周,日均感染已经高达173人,小池却仍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尽管这是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但如果第二波疫情继续恶化,刚刚连任的小池可能就会大大失分。
奥运会问题虽然不如疫情这么迫在眉睫,但也同样麻烦多多。首先是能不能按时举行。7月18日,公布了东京奥运会比赛的日程和场地。但是,从目前日本和全球疫情发展形势看,明年奥运会能不能如期举办仍是未知数。其次是钱够不够花。尽管小池多次表示将尽量“简办”奥运会,但如此一场运动盛会,花费依然可观。本届奥运会最初预算大约1.35万亿日元,推迟举办预计将增加3000亿日元额外成本。前期的抗疫已经让东京都财政捉襟见肘,今后的税收也会大幅缩水,面对庞大的奥运预算恐将囊中羞涩。最后是民众愿不愿意。NHK调查显示,对于明年的东京奥运会,认为应该终止的占36%,认为应再次延期的占17%,认为应该举办的仅有27%。实际上,在东京都知事的几名主要候选人中,小池是惟一支持奥运会如期举办的。
“复归国政”,前途未明
面对如此严峻的施政挑战,小池百合子却表现平静,不慌不忙。因此,日本国内不少人认为她已志不在“都政”(东京都政治),而是静静观察,伺机回归“国政”(国家政治)舞台,寻求成为日本第一任女首相。
小池百合子曾担任日本环境大臣和防务大臣等职,有过“国政”经历,有丰富的从政经验、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深厚的政治人脉,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政治生涯的雄心。2017年她创立希望之党与自民党抗衡,就是这一雄心的直接体现。尽管最后希望之党“此路不通”,但并没有阻止她继续等待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目前安倍政权和自民党因抗疫不力等原因所遭遇的支持率大跌,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民党内的“继承危机”。由于先前定好的政治日程被疫情彻底打乱,围绕“后安倍”时代做出的人事安排也受到影响。安倍相中的“接班人”岸田文雄遭到党内高层多人反对,一些党内大派阀则纷纷筹划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但放眼望去,自民党内找到合适人选并不容易。
小池看到自民党内这一乱象,意图携东京都知事选举压倒性胜利以及明年东京都议会选举胜算很大的势头放手一搏,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即使小池有此雄心,面临的现实困难也绝非少数。一是可能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非国会议员无权竞选首相”是日本政治的铁律之一,如果按照安倍政权原来的政治日程,小池在明年东京都议会选举胜利后,还有机会在随后的众议院选举中一试。但如今安倍和自民党阵脚大乱,换届时间可能大大提前,小池恐怕会措手不及。二是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平台。小池百合子当年脱离自民党并组织希望之党与之对抗,如今想通过回归自民党的方式角逐首相职位,恐怕可能性很小。公明党虽然在东京都议会与小池结成联盟,但回到国家政治中,自公联盟仍是其不可动摇的根基。至于再组新党,鉴于目前的在野党状况和希望之党的先例,难度同样极大。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