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同房间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08-15李双艳林艳媚林连虹谢丽凯张斌
李双艳,林艳媚,林连虹,谢丽凯,张斌
儿童的共眠状况已经得到了全球广泛关注。一项研究汇总了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婴幼儿(0~3岁)同床共眠发生率,欧美国家中美国为23%、英国为13.2%、苏格兰为19.9%、意大利为6.4%,亚洲国家中日本为54.4%、泰国为64.1%、中国为66.2%,可见亚洲国家父母更倾向于与儿童同床共眠[1]。另一项研究发现,我国学龄前(3~6岁)儿童的同床共眠率进一步上升(75%)[2],超过了巴西同年龄段的发生率(55.6%)[3]。学龄期儿童(7~11岁)的同床共眠状况有所下降,从7岁的33.6%降低到11岁的10.8%[4]。大量研究证实同床共眠会引发儿童多种睡眠问题,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呓语、磨牙、尿床、惊醒等[5-9],其危害已经被逐渐认知。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睡眠模式存在由同床共眠转向同房间共眠的趋势。虽然一项上海的儿童(5~11岁)共眠研究指出,同房间共眠增加了睡前抗拒、睡眠焦虑、夜间醒来、睡眠异常、睡眠呼吸障碍、日间嗜睡的风险[10],但是学龄期的同房间共眠研究很少,该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学龄期是成长阶段的重要过渡时期,以及睡眠问题的高发期[11-12],本研究将对广州市小学阶段儿童与监护人同房间共眠现象进行调查,并探索同房间共眠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资料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6年级在校学生,自愿参与问卷。排除标准:有精神心理疾病、残疾。根据广州市登记在册的小学名单,2014年应用随机数字法抽取1所省重点、1所市重点和1所区重点小学符合研究标准的2 462名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问卷 采用定式化睡眠问卷[13],调查小学生最近1年的睡眠状况,问卷包括5部分:(1)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幼时母乳喂养、是否足月顺产、近1年规律服药情况;(2)家庭资料:单亲家庭、就寝环境、居住面积、家庭月收入、家人抽烟和饲养宠物情况;(3)父母资料:年龄、在职与否、文化程度、夜班状况、睡眠状况(是否午休及其时长、张口呼吸、晨起口干、打鼾、噩梦、惊醒、不愿晨起、经常流汗、经常翻身、日间困倦、入睡困难、早醒、晨起头疼、睡眠感缺失);(4)睡眠问题:张口呼吸、晨起口干、打鼾、噩梦、惊醒、不愿晨起、经常流汗、经常翻身、日间困倦、入睡困难、早醒、晨起头疼、睡眠感缺失、短暂性停止呼吸、特殊仰睡体位(即趴在床上面部向下,颈部伸长,臀部翘起)、磨牙、尿床、呓语,近1年的平均睡眠时长,其中张口呼吸、晨起口干、打鼾、短暂性停止呼吸、特殊仰睡体位是儿童OSA相关症状。按睡眠问题相关症状发生频次分别定义为:从不(0次/周)、偶尔(1~2次/周)、经常(≥3次/周)。(5)儿童通常是否自己睡一间房?并依据此项结果将儿童分为非共眠组和共眠组。
本文创新点:
(1)从传统的同床共眠视角转变到儿童同房间共眠,与当代社会逐渐变化的睡眠趋势相吻合。(2)本研究把儿童睡眠问题与相关的家庭、教育水平等影响因素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使研究结果中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更加客观,丰富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不足之处:
(1)研究对象仅限于广州市小学生,因此不具备普适性。(2)研究工具为主观问卷,未使用客观性评估工具,睡眠时长和睡眠状况等因素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1.3 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由培训过的老师负责发放问卷和解读调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解答相关条目,问卷经学生带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填写,1周内交回。
1.4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参与该次问卷调查的班级班主任进行统一的问卷知识培训,以便解答学生及家长在问卷填写过程中的疑问,由老师负责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中,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完成,保持数据的客观性;调查结束,调查者对数据资料进行总体评估,剔除无效问卷(数据缺失>30%)或未回答关键问题(最后一项问题:儿童通常是否自己睡一间房?)的问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趋势性χ2检验。小学生发生同房间共眠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 462份,回收问卷2 412份,回收率为98.0%,剔除未回答关键问题的问卷和数据缺失>30%的67份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2 345份,有效回收率为95.2%。2 345名小学生中,男1 218名,女1 127名;年龄7~14岁,平均年龄(9.5±1.7)岁;共眠1 217名(51.9%),非共眠1 128名(48.1%)。
2.2 两组儿童基本资料及家庭资料比较 两组儿童性别、幼时母乳喂养情况、足月顺产情况、家人抽烟、饲养宠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年龄、近1年规律服药情况、单亲家庭情况、就寝环境、居住面积情况、家庭月收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年龄儿童同房间共眠发生率 7~14岁儿童同房间共眠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30.91,P<0.01,见表 2)。
2.4 共眠组和非共眠组儿童父母资料比较 非共眠组儿童母亲年龄大于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母亲不愿晨起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亲其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及家庭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and family data between cosleeping and non-cosleeping groups
非共眠组儿童父亲年龄大于共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父亲文化程度、晨起口干、惊醒、不愿晨起、经常流汗、日间困倦、入睡困难、晨起头痛、睡眠感缺失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父亲其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共眠组和非共眠组儿童睡眠问题比较 两组儿童打鼾、惊醒、不愿晨起、经常流汗、经常翻身、日间困倦、特殊俯睡体位、磨牙、尿床、呓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夜间总睡眠时间及张口呼吸、晨起口干、噩梦、入睡困难、早醒、晨起头疼、睡眠感缺失、短暂性停止呼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6 小学生发生同房间共眠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同房间共眠与否作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近1年规律服药、单亲家庭、就寝环境、居住面积、家庭月收入、父母年龄以及父母和儿童的睡眠问题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详见表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单亲家庭、儿童打鼾、居住面积是小学生发生同房间共眠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6)。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7~14岁儿童同房间共眠发生率高达51.9%,超过了上海儿童(5~11岁)同房间共眠发生率(19.1%)[10]。此外,本研究发现同房间共眠与儿童打鼾有关,而且儿童年龄越小、单亲家庭及居住面积越小,儿童同房间共眠可能性越大。
表2 不同年龄小学生同房间共眠发生率〔n(%)〕Table 2 Age-specific prevalence of sleeping in the same room with the guardian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表3 共眠组和非共眠组儿童父母资料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arental information between cosleeping and noncosleeping groups
一项中国8个城市的儿童睡眠状况研究显示,儿童同房间共眠发生率平均为14.6%,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房间共眠发生率逐渐降低,从5岁时的19.2%降至11岁时的10.7%[4]。本研究中广州市小学生(7~14岁)同房间共眠发生率较高(51.9%),虽然其同房间共眠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7岁为73.0%;14岁为35.7%),但是仍高于全国同年龄段儿童的平均同房间共眠发生率,提示广州市小学生同房间共眠现象普遍。
既往研究探讨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国家同床共眠的相关因素以及对睡眠问题的影响,但是对同房间共眠的关注度不够,仅有两篇文献指出同床和同房间共眠均与睡眠问题有关[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儿童(7~14岁)经常打鼾(≥3次/周)发生率为3.21%(69/2 150),而成都地区2~12岁儿童经常打鼾发生率为5.6%[16];这可能与成都地区的研究对象年龄偏低有关,因为6岁以下的儿童更易发生打鼾[17-18]。打鼾是儿童OSA的主要症状,频繁打鼾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并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进一步损害了儿童智力和身体正常发育[19],严重则可致死亡[20]。有研究显示,有睡眠问题的父母其子代更易出现睡眠问题,这使得父母更倾向于与儿童共眠,以观察其睡眠状况;另一方面,同房间共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睡眠质量,增加其睡眠问题[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共眠组儿童打鼾和不愿晨起发生率均高于非共眠组,一定程度反映了同房间共眠儿童的睡眠质量不佳且可能存在更多的睡眠问题。
表4 共眠组和非共眠组儿童睡眠问题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revalence of sleep problems between cosleeping and non-cosleeping groups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龄儿童更倾向于同房间共眠。夜间恐惧在儿童4~6岁常见,7~9岁愈加明显[23]。为减少这些恐惧相关的焦虑,儿童倾向于寻求父母的帮助而共眠[24-25]。中国人的依存性家庭关系、计划生育政策、育儿实践和文化信仰也可能增加了儿童共眠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其同房间共眠发生率递减,可能由于儿童逐渐出现独立性和自我隐私保护的意识,同房间共眠意向较以前不再强烈[26-27]。
表5 小学生发生同房间共眠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赋值表Table 5 The assignment table for factor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sleeping in the same room with the guardian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alyzed with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表6 小学生发生同房间共眠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6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ed factors of sleeping in the same room with the guardian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在小学生发生同房间共眠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中的OR值为1.348,接近于上海研究(OR=1.47)[10],提示单亲家庭的儿童更倾向同房间共眠;这可能与单亲家庭的儿童缺乏安全感、家庭亲密度较差、自我不信任、强烈的分离焦虑,以及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有关[28-29];单亲家庭的儿童更渴望得到父母的回应,更依赖父母,从而倾向于同房间共眠。另一方面,单亲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偏低,本研究中共眠组家庭居住面积更小也一定程度支持了这一点,使得儿童可能没有独立房间,导致同房间共眠[30-31]。其他研究同样指出,儿童没有独立卧室是影响其同房间共眠行为的主要因素[14],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广州市小学生同房间共眠发生率较高,可能引起或加重了睡眠问题;同时影响其同房间共眠的因素包括低龄、单亲家庭、打鼾、居住面积小。同房间共眠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且独立睡眠对小学生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有较好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对提高儿童睡眠问题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志谢:感谢参与本次调查的小学生及其家长。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