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

2020-08-14胡朝伟李利红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城市

胡朝伟 李利红

摘要: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工业大规模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发展中典型的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人居环境,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与地位。文章主要分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问题,全文从城市黑臭水体原因、数据监测结果、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阶段治理等方面予以分析,旨在更好地改善城市黑臭水体问题,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质改善;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11-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1.031

Brief analysis of urban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y treatment and long-term improvement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water quality

Hu Zhaowei1,Li Lihong2

(1.Shandong Rizh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Rizhao Shandong 276800,China;

2.Shandong Provincial Human Resources Co.,Ltd.,Jinan Shandong 250001,China)

Abstract: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arge-sca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lso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urban black and smelly water body is a typ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urban development. Aiming to better improve the urban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problem and creat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City;Treatment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Management technology

城市黑臭水体是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与降解能力,即水体本身有自净能力,但是当过量纳污排放到水环境,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此时会出现水体变黑、发臭。黑臭水体其溶解氧小于2.0mg/L,而且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1]。现阶段在我国部分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密集以及污染强度较大区域普遍存在黑臭水体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加强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采取长效技术措施,改善黑臭水体问题,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现就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黑臭水体原因分析

掌握城市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才能够更好地采取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逐步改善黑臭水体问题,还人们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黑臭水体成因包括以下几点。

1.1 城市污水管网设施不健全

部分城市因为早期规划的污水排水系统不健全,造成日常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中;部分城市雨水与污水管道没有分流设置,大量污水也会经过雨水井流入河流,引起黑臭水体问题。

1.2 死水与温度原因

水体自净能力中的水体扩散能力会受到水体流速、水流面积、水深等影响,部分地区水体属于死水,不具有流动性,水体复氧能力衰退,相应地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温度升高适宜各类微生物的生长,造成水体中微生物大量繁殖以及藻类植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与藻类植物生长需要分解水中有机物,加快耗氧量,加快水体变黑变臭[2]。

1.3 水中有机物增加与耗氧量加快

部分水体中会有较多的有机物,除了市民日常生活污水外,水体中还会含有各类动植物尸体、畜禽粪便、农产品污染物、餐饮部门倒入的剩菜剩饭等,造成水体中氧气消耗过快。水中溶解氧下降到一定阶段,有机物会在厌氧菌作用下产生有恶臭气味的气体,比如氨气、硫化氢等,致使水体出現恶臭。部分恶臭气体在水中溶解量较小,气体释放可携带污泥,引起水体变黑。

2 黑臭水体监测结果分析

表1所示为某地区6个监测点对河道水质监测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同监测点溶解氧含量较低,透明度一般,氨氮含量较高,综合评估显示不同监测点河道水体为轻度黑臭,应及时予以综合治理,帮助河道恢复正常水体。

3 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

鉴于形成黑臭水体原因较多,实际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管理,同时还应重视各类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的应用,常用的保持技术有以下几点。

3.1 污水净化技术分析

黑臭水体的形成同水体自身净化能力有关,当水体自身净化能力超过污染物程度后,可积极通过采取污水净化技术辅助性提高水体净化能力,进而达到改善水质目的。污水净化技术方面可采取生态修复、水体增氧、污染物清除等有关措施,通过上述措施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改善水体黑臭问题。

3.2 污水减排技术措施

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各类污水排放是最直接的原因,通过污水减排技术的应用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黑臭水体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对各类雨水井、污水井规划与使用予以排查,了解是否有雨水井与污水井混合使用或者中间有无错接或者混接问题。尤其是城市水体沿岸的各类污水管道需要做好水质流出监测,确保污水经过相关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进入河流,这一措施能够达到截留污染物的目的,减少各类污染物向水体中的排放。考虑到雨水可能将路面不同污染物夹带并进入河流,需要做好路面污染物的清理工作,比如:可设置雨水蓄水池以及运用海绵城市的思维,提高雨水的有效利用,减少雨水向河流中的排放,同时拦截雨水中携带的相关污染物,这些都能够减少污染物向水体中的排放,对于缓解黑臭水体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当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污水排放的信息化管理,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不同污水、雨水排放的实时监测与数据汇总,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各类水体排放是否达标,提高黑臭水治理工作的主动性与全面性。

3.3 建立黑臭水体评价体系

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定期了解黑臭水体的水质变化,同时还能够反映出黑臭水体已有措施的综合管理效果。建立黑臭水体评价体系方面,可从溶解氧、透明度、臭阈值、色度等方面予以评价,参照《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出不同评价标准的阈值。比如:溶解氧阈值为1mg/L、透明度阈值25cm、臭阈值为100、色度阈值20,任何一项指标超过阈值后需要及时分析原因,针对性采取水体净化与处理措施,确保黑臭水体问题及时得到处理[5]。

3.4 底泥清理技术

定期对河流中的淤泥予以清理,减少污染物的沉积,水底淤泥处理方面可采取排干清淤、水下清淤、环保清淤等。排干清淤可通过上部大坝等将水截留,抽取河道中的水体,然后清理底部淤泥;水下清淤则需要借助绞吸、抓斗、泵吸等方法,减少河底的黑淤泥;环保清淤不仅需要进行机械清淤,同时还应减少对水体自身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国内也有原位覆盖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特定材料将淤泥覆盖,使其在覆盖范围内发生化学反应,避免淤泥中恶臭气体等释放。比如:在增强底泥硝化作用方面,可选择花生壳、玉米芯、芦竹径等加工后的生物炭覆盖材料,减少淤泥中氨氮磷等释放。

4 分阶段治理分析

长效保持阶段已经恢复正常的水体可能会再次发生黑臭,因而还应全方位做好城市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工作,具体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注重调研,完善治疗方案,城市黑臭水体在治疗期间,城市水体主管部门需要深刻认识到黑臭水体对城市发展、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认真地做好现场调研工作,如了解黑臭水体主要污染物类型以及污染物来源,明确不同水体的污染程度、污染原因以及所处的污染阶段,通过系统化评价与分析,逐步完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治理方案的确定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

(2)治理方面需要预防控制水华,加强河道周边管理,建立河长制,尤其是城乡结合区域,应重点加强巡查,对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的个人与企业需要作出严重处罚。

(3)加大对水体保持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如:可在河道悬挂横幅、河道周边设置环境监督牌、河道周边设置宣传警示语录、摘录环境保护法中黑臭水体的相关条目等。提高公众参与以及保护河道的责任。对于辖区内的工厂、河道周边居民等,可通过现场访谈、发放宣传手册等使其知晓黑臭水体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水体保护的现实意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水体保护,对违规排放污水的相关企业、个人予以举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层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主管部门、河长、群众等黑臭水体治理体系的系统化管理作用,充分发挥每一位公民在水体保持方面的作用。

(4)改善环境,加大监督,如可在河道周边设置监控,固定位置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减少各类垃圾随意倾倒引起的黑臭水体污染问题。

5 结束语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方面需要重视各类技术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包括污水管道规划与排放、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河水淤泥处理以及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等,通过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逐步改善水体黑臭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景玉,衣彦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20):72-73.

[2]徐诗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25):49.

[3]张赢月.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13):72.

[4]王维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与水质长效改善保持技术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0):85-87.

收稿日期:2020-09-19

作者简介:李利红(1981-),女,汉族,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城市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