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及其与音乐教育的异同
2020-08-14程烁宇
程烁宇
摘 要:音乐现已是素质教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单单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更具有独特的医用治疗功效。音乐治疗的群体十分广泛,无论是垂暮之年的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儿童当心理或生理出现问题时,都可以通过音乐治疗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或生理机制,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治疗 教育
一、何为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交叉学科,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是一门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科范畴,集音乐、心理学、医学、生物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音乐治疗以音乐为媒介,把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作为治疗手段(如听、唱、演奏、创作等等)。对人的心理和生理进行疏导,帮助人体机能恢复,促使人的身心达到健康状态。
音乐治疗面向的群体十分广泛,无论是垂暮之年的老人还是牙牙学语的儿童当心理或生理出现问题时,都可以进行音乐治疗。当治疗对象是儿童时,通常治疗的病症为自闭症、发育迟缓等,通过聆听法调节来访者的情绪,培养儿童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治疗对象是成人时,往往治疗的病症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疾病,针对精神类疾病,药物是治疗疾病的关键,音乐治疗只是辅助方法。通过聆听式音乐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反应能力,增强患者机体的活跃性,从而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帮助患者重拾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增强注意力,提高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性。
音乐治疗可以从三方面分析其治疗作用,物理作用:人体器脏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以微小的振动维系着人体机能的活动。对于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消化吸收等有重要影响。当人体内富有规律的系统活动被打乱时,人体的细胞便会发生微振紊乱,因此会造成人体的不适。音乐治疗就是通过聆听与微振节拍一致的音乐,让细胞与音乐之间产生共振,稳定人体细胞的微振节拍,恢复人体各类系统活动的规律;生理作用:经科学证实,聆听音乐可以改变人心跳的快慢、呼吸的深浅、血压的高低、肾上腺素的分泌等各种人的生理特征。如当我们分别聆听《野蜂飞舞》和《二泉映月》两首乐曲时,可以明显感到自己情绪和体内结构的变化,《野蜂飞舞》令人激动紧张,而《二泉映月》令人平稳心绪,这是因为当人在聆听音乐时,优美轻快的旋律经传入人的大脑系统,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和内分泌调节机制受到明显刺激,导致一些神经递质的分泌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体内部机能趋向稳定,焦躁不安的情绪感得以减轻,人就会逐渐恢复平静;心理作用:音乐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力。当人在聆听音乐作品时,自身的情绪往往会根据音乐作品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聆听旋律欢快、节奏鲜明的音乐,人通常就变得情绪高昂,精神振奋;而聆听节奏缓慢、旋律清雅的音乐,人会变得安静,情绪平稳。
音乐治疗通过让来访者聆听或表演不同种类音乐作品,不仅让患者得到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的体验,也让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从心理层面上缓解了患者的情绪、改变了患者的情感。这种心理上的情感诱导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患者提升心理状态,稳定自身情绪,恢复心理健康。
当下的音乐治疗学产生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但缺少统一的定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聆听式音乐治疗(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即兴式音乐治疗和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1.聆听式音乐治疗
聆听式音乐治疗又叫作接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是指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来帮助来访者调整心理状态或者生理机制,达到恢复来访者健康的目的。聆听式音乐治疗,作为音乐治疗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不仅应用最广、实用性最强,还是其他音乐治疗方法构成的基础。有科学研究证实,具有积极性的音乐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脑电波运动,促进大脑重要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对人的情感、认知、运动、内分泌调节等多种生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体健康。
关于聆听式音乐治疗,笔者对其具有代表性的九种方法进行了整理,简明扼要的归纳了其作用或含义。1.超绝静坐法:指来访者通过静坐聆听印度的甘达瓦音乐,产生超绝体验,以达到天人合一;2音乐处方法:类似医院看病开药方的形式,开出“音乐处方”,实施音乐治疗如乐曲《二泉映月》的治疗作用是催眠;3.音乐冥想法:通过聆听音乐达到思想意识深度放松的方法,该方法在“进入冥想-聆听-退出冥想”都有規定的姿势,即身体最放松舒适的姿势;4.名曲情绪转变法:该方法与“音乐处方法”类似;5.聆听讨论法:治疗师选择对治疗者有特别意义的乐曲进行聆听,通过语言回忆往事,成为敞开心扉的突破口,此方法适用于集体治疗;6.投射的音乐聆听法:该方法的形式为听音乐编故事,通过故事中出现的信息,分析患者的精神问题;7.积极聆听法:积极聆听法要求患者进行唱歌,朗诵等方式,通过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使患者学习对周围的声音发出积极反应8.音乐想象: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治疗师引导来访者诉说产生的想象,与来访者讨论想象内容的意义,根据来访者的描述,找到来访者的问题根源;9.音乐共乘法:本方法旨在先疏导情绪,再通过音乐逐渐引导来访者调整情绪,与音乐形成同步,以达到平复情绪,舒缓心情的作用。
2.即兴式音乐治疗
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来得到改善,是一种音乐心理治疗方法。让来访者直接参与音乐训练,从音乐中增强反应及锻炼人际交流的能力。通常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进行分类编组,按治疗目的和病人的实际能力,采用教唱、演奏、打击乐、即兴创作与表演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活动。
常用方法有1.乐曲练习:选择短小的歌曲或乐曲;2.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规整节奏、和戏曲性节奏,治疗时选用多种打击乐器,调动病人情感;3.旋律发展练习:选用简单生动的音乐片段讲解民间音乐中的专业术语如“句句双”、“鱼咬尾”等,让来访者轻松掌握,并达到朗朗上口的效果;4.趣味音乐技艺练习:将节奏、节拍、旋律组合成小片段,编成趣味游戏,穿插在演唱、演奏中,可以激发来访者的反应能力,并促进人际交流;5.乐器演奏:在指挥的带领下能使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和谐的乐曲,乐器演奏需要病人之间的配合及服从治疗师的指挥,通过合奏起到了提高注意力,调动情感的活力以及加强集体合作的作用。
3.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与其他治疗法最大的区别是:使用音乐或操作音乐,无需制定统一的“音乐处方”,来访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需要通过即兴的方式让来访者随机表现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能直接使被治疗者融入治疗过程中,成为积极地参与者。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主要有个人即兴和团体即兴两种方式。来访者在治疗师的组织下,以演唱、表演或演奏乐器等方式为媒介,反映其内心压抑的情绪和心理症结从而帮助他们改善、保持甚至重建一种好的个体状况,并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模式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策略和技术。在治疗时,治疗师首先需要利用音乐的感染力让来访者进入放松、舒适的状态及治疗师的自身专业能力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引导来访者通过随心所欲的演奏来表达出真实感受。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常用方法有1.音乐心理剧:集体治疗方式,把音乐功能与心理剧相结合,将心理剧中原本语言的表达换为利用音乐的即兴创作表达内心的情绪的治疗模式。有音乐角色转换、音乐对话、音乐与分裂的自我、音乐镜像、音乐冲入和冲出、音乐空椅子、独角戏等形式。在自我介绍后进行音乐热身,如演唱短小片段等,确定主角与配角后,开始演奏,听众范围逐渐扩大,使来访者越来越自信,演奏过程主要关注的是即兴音乐表达,而不是演奏乐器的技法,来访者的紧张、社交能力也得到改善。最后回放全部过程,在活动呈现过程中,音乐与感官动作相结合,以此表达活动所要传递的含义;2.奥尔夫的即兴创作音乐治疗法:综合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奥尔夫教育理念为指导原则而形成的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治疗中鼓励各种类型的来访者进行自发性的音乐即兴创作,乐器的选择以简单乐器为主,例如木琴、鼓、锣等乐器,这些乐器无论来访者是否具有音乐基础,他们都能够进行自发性的音乐表达。无论是否受过音乐训练、包括孤独症儿童等有障碍的人群都可以参与其中。
4.治疗师眼中的音乐治疗
笔者采访了一位音乐治疗师,她向我详细描述了治疗过程,即“评估—治疗—评价”,治疗师根據来访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来访者主诉决定采用即兴还是接受式的方法。通常儿童以康复类为主,成人以心理辅导为主。在治疗结束后,治疗师会结合来访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给出评价。
在这位治疗师的心目中:“音乐治疗是容不得一丝马虎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要尽可能去完善,因为在面对来访者时候,是要实实在在与人工作;做个体时每一次变化或者契机都要在那一瞬间抓到,你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去体验来访者体验到的事情,这对我来说目前还是很难并在努力做到的事情。音乐治疗又是十分具有魅力的事情,在我与学龄前的特殊儿童工作时,大多孩子初次见面进入治疗室是哭着进来的,但是当音乐响起时,可以明显看到他们停住了,所以音乐又是我们彼此建立治疗桥梁的工具。在引导过程中,我发现,我给每位来访者使用的音乐、引导语都完全相同,但每个人出来的画面以及感受都完全不一样。有一个来访者提到当我说有风时,她真的感受到了风吹过的感觉,当我说太阳,她抬头一看真的有太阳,她感受到了温暖。音乐治疗对于每位来访者都有不同的意义,于我而言,它的意义可能就是每一个来访者真诚的笑容吧。”
针对音乐治疗在我国的现状,她认为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现代音乐疗法,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在国内尚属于年轻学科。她说目前音乐治疗的从业人员很少,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基本都聚集在一线城市。资源的匮乏使音乐治疗难以普及到中小城市。希望今后高校可以积极开设相关学科,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其中;2.国民接受度低。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进行音乐治疗都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一开始他们都将信将疑,只有见效后,才会全身心的配合治疗师投入治疗中。这类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是因为目前音乐治疗的国民接受程度还比较低,他们并没有去了解音乐治疗的内容,只是从字面上了解音乐治疗,这也说明关于音乐治疗的科普较少,许多的公益讲座不应只在一线城市,而应该去到地方、走进田间,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了解音乐治疗。
二、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的异同
音乐教育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进行音乐治疗的必备条件。治疗师只有经过系统音乐教育的学习,掌握了基本要素、基本技术以后,才能够把音乐教育中所学习的一些内容,运用到音乐治疗中。但音乐治疗师不仅需要具备音乐知识,还需要具备心理学及医学知识。而音乐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各类音乐知识的教育教学,较少的涉及与其他学科的相融运用。
音乐治疗以音乐为媒介,通过体验音乐中的各类要素,运用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手段对人进行刺激与催眠等身体反应,从而达到音乐影响情绪、缓解一系列由情绪而引起的各种生理状态不适。音乐治疗中的演唱、演奏等活动目的旨在让来访者参与,表达和宣泄情绪,不要求质量。音乐治疗的意义在于改善来访者情绪,经过一定时间段的治疗,使精神趋于正常化,能够融入现实生活中来。
音乐教育则以学习音乐为目的,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主要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学校音乐教育,对音乐的概念、含义、运用等有详细的教材和完善的教学策略。音乐教育中的演唱、演奏目的是实践音乐知识,在熟练掌握并运用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演唱或演奏效果,提高音乐审美修养。
结语
音乐不单单具有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更具有独特的医用治疗功效。现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音乐治疗已开始在大中小学中推广,相信在今后音乐治疗会更加广泛地被运用,治疗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各种心理、生理上的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宋黎喆雄,李晓宇等.音乐疗法在身心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9):4186-4189.
[2]胡涛.音乐治疗视角下音乐之于人的意义[J].黄河之声,2018(18):62-6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