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新课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20-08-14李月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李月媚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落实三维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新课标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技能向能力与品格并重,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因此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成为教育者借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基于新课标视野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借助动手操作,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模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化解数学的抽象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不仅如此,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动手活动,还可以将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思想。而这些不正是组成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因素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和平台,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良好的铺垫。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教学时教师先运用数方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当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高于宽相等时,两者的面积相等这一结论。为后续的图形转化做好充分的准备。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通过平移将直角三角形移动到梯形的另一侧,此时可以发现正好组成一个长方形,最后观察、比较得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顺利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优势,它可以将未知的知识用已有的知识推导出来,降低学习难度,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一数学思想的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他们今后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数学模型正是从生活背景中提炼出来的,是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的。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他们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学习信心。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探究出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生活中的植树事例,让学生从这些生活素材中归纳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即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并从生活图画中找出每种情况棵树、间隔数、全长、间隔长等各个数量之间的關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得出关于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两端都栽情况下,棵树=间隔数+1,全长=间隔长X间隔数。这样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发现数学模型,从而培养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的能力。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本质属性。

数学模型是联系生活与数学的纽带,是数学学习价值的重要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建模思想是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关系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教师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观,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三、提出猜想,培养创新精神。

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这里的幻想就是猜想,猜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数学中的很多公式、定理都是经过“猜想—验证”得到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让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创新精神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一般教师会直接出示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会是怎样的。最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终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验证猜想结果。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大胆的猜想,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说出理由。这种情况下,肯定有学生会猜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邻边相乘,这时会有学生反驳,举例说明邻边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不想等,这样学生会由此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底乘高,最后再去验证。学生的思维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创新意识就会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更好地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更重要的是用活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数学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关注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刘晓萍.聚焦核心素养改造数学课堂——基于区域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6(23).

[2]李培芳.从能力走向素养——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福建教育,2016(14).

[3]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03).

猜你喜欢

新课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