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念念不忘的时光里,灰暗苦闷却一心向光
2020-08-14左琅
左琅
我顶顶讨厌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我现在发现,鸡蛋碰石头头破血流,那也算回响。
高二下学期,那时候感觉未来与我遥遥无期,直到我看到小博六月合刊的大学专辑,“同舟共济”这四个字一下子印入我的脑海。
我要考同济大学,我一定要。
可是670分的同济好像不是常年徘徊在630分的我能幻想的存在。
冲劲儿上来了,我对自己说:差这么多又怎样,我努力不就行了吗?
用我同桌的话来说,“你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欸。”下课认真做数学题,早读课背英文作文,跑操时脑海闪过的都是古诗,放下更了半年的小说,放下自己的爱好……
这大概就是梦想的力量吧。以前从不相信梦想的我,有一天会为了这两个字,去争个头破血流,去奋不顾身,去体验一条路走到黑的感觉。
高三下学期,我考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672.5分,全市第15名。在同学们恭喜我的时候,我却想起了考前一个星期跟妈妈说的话。
我犹豫了好久,开口说:“妈,我觉得我可能真的不是上同济的料,我真觉得自己不行。”
没有人知道我对梦想念念不忘的时候,经历过什么,摔过多少跤,在失眠的夜里怀疑自己、怀疑未来。而我也从不敢跟别人说,我怕说了,愿望就不灵验了。
我那时候啊,真的是非常迷信。哪次考好,我能原封不动复制那次的一切。衣装、纸笔、行为乃至状态。我也怕别人夸我,说我厉害,我怕flag立了就倒。
可是這世间啊,没能力让所有人圆梦,迷信女孩最后没能找到自己的算命先生,那个被我渴望过的牌坊校门也无缘踏进——上海,我只能放心里,无人的夜里和昨日的梦想一起列表循环。
心理解码:
全力付出却一无所获,努力到底有什么用?
当我们尝试过、努力过,但最终仍然徒劳时,很多人开始相信“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于是不再做无谓的挣扎,选择了放弃自己。
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的过程。它是指个体经历了持续的失败后,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从而对现实感到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它往往表现在“付出很多努力,结果却不如人意”之后。
如何扭转习得性无助?
1. 随时关注“变化”
积极关注身边的变化,才能抓住可以改变局面的机会。比如,父母或许最近正受到某种新思想的影响,对你的生活和追求有了新的认识;你的下一段友情并不是上一段友情的复制品,这一场的沟通或许有转机;不是每个社交场合都容不下你,下一次聚会或许会遇到一个跟你聊得来的人等等。
2. 改变归因方式
当我们把失败归因为自身的、普遍的、稳定的因素时,就容易产生无望感,也容易放弃努力。比如认为自己就是天生情商低,不善于沟通。这是无法改变的特质,所以也没必要努力了。而如果我们改变归因方式,试着将失败归结于自己的动机不足,也许能够对未来产生积极的期待。
3. 设定合理目标
当你振奋精神,想要重新打一仗时,别忘了给自己设定合理的小目标,让自己感受一点点成功的滋味。
习得性无助的改变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你去挑战自己的认知,去重新开始尝试那些你早已认为没有希望的事,这需要很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