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戏曲妆容的舞台效果

2020-08-14邱妙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

摘要:本文就戏曲妆容在增强舞台效果的作用展开,以具体的化妆艺术理论为引领,结合自己的化妆艺术体会,谈了若干具体的化妆艺术心得,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戏曲妆容;化妆艺术理论;化妆艺术体会;舞台效果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156-01

一、前言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它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

一部成功的潮剧作品离不开跌宕起伏的精彩剧情,优美动听的乐曲,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以及舞台上的灯光、服装、化妆造型、道具等各部门的精心设计和认真配合。而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化妆造型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戏曲的成功与否,往往又取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因此,戏曲妆容在戏曲艺术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戏曲艺术本来就有夸张的特点,戏曲化妆要和这种艺术风格相一致

戏曲舞台上,服装带给观众第一印象是大色块的视觉冲击。因此,在化妆时,整体面部色彩要协调统一,需要用浓墨重彩来夸张人物的脸部特征。戏曲妆容与舞台灯光联系紧密,戏曲妆容必须在特殊的光照下,才能呈现出独特的舞台效果。色彩与灯光的科学运用,可以辅助演员塑造人物形象,使得观众的视觉感官产生美的效应,从而获得审美共鸣。比如在在潮剧《烟霞山》中的人物皇后和《德政碑》剧中的刘氏,造型在头套正前方戴上显眼的“牡丹花”,让稍有文化知识的观众一看别知这二部戏剧均是发生在唐朝时期,因为牡丹花在唐朝最受欢迎,可以说是一个朝代的象征。这个创意,因为它深入人心,几乎都变成了一个模式,成为特定的化妆蓝本。

又因为舞台演出是在强光之下,强光会冲淡上妆效果,加上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较远,所以为了适应演出需要,戏曲妆容造型夸张,色彩浓重。潮剧化妆艺术经过长期的累积,也不断演变并总结出一整套程式化的化妆方法,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表现形式,目的是为了在舞台表演时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

戏曲舞台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区分这四大行当主要靠化妆造型来呈现。于是便有戏谚“乌面画崎眉,小生、老生雕刀眉,旦、乌衫柳叶眉,老丑、小丑怨鬼眉,的产生。从这句戏谚可以看出它所反映的潮剧化妆中画眉模式可以代表不同行当不同人物的个性。除了眉毛,妆容色彩的浓淡也可以代表不同的人物类别。

传统妆容有一个重要元素便是脸谱。潮剧脸谱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人物:如包拯、二郎神等。另一类是通过脸谱颜色来区分不同人物类别:白色代表奸邪、红色代表忠诚、黑色代表刚直,绿色代表强悍、金银色则是怪异的体现。新编戏剧中的人物,我们就可以根据戏曲化妆艺术的速普遍规律,灵活地创造出一个个具有鲜明性格的特定妆客来。

三、戏曲化妆要追求美,美是所有艺术的追求

但作为戏曲专业化妆师,我们都应该知道,美是有共性的,美又是有个性的。绝对不能千人一面,给人以刻板机械之感。比如象潮剧戏曲舞台上的三个“闺门旦”,一个是《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一个是《彩楼记》中的刘月娥,一个是《春草闯堂》中的李半月。她们的共同身份都是相府千金,但她们身上的性格又各有不同。因此,在妆容上就不能“一貌三人”,而应有所區别。特别是具有侠义精神的李半月小姐,画妆时不但要体现出她相府千金的雍容华贵,更要体现出她的英气。所以,服装和眉眼的描画都要体现出这种性格风貌。

四、不断学习,敢于追求艺术真谛。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一个精致的妆容,更能直观迅速地吸引观众的关注。为了提升潮剧化妆造型技术,笔者曾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化妆造型,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剧种的化妆手法,汲取传统潮剧化妆技巧精华,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尽量做到浓妆淡抹,并把新的化妆手法灵活运用到日常的化妆中。对于创造人物形象,一方面是要认知演员,另一方面则是要理解人物形象。在新编潮剧《天子奇缘》中,我在给“太后”化妆时,为了突出她的人美心丑,阴险狠毒的性格,在上妆时,我作了大胆的尝试,将传统中年太后额头上的一圈贴片作了艺术处理,只在她额头上正中一片,左右额角各一片共三片,并且将这类人物形象传统的柳叶眉画成斜飞入鬓的吊梢立眉。试演和正式演出,戏剧观众的反映都较好。

戏曲舞台上,演员年龄的可塑性较大,这就需要化妆师通过化妆手法将年轻的演员化品妆成老生、老旦等。同样也能帮上了年纪的演员化妆成年轻人。在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剧目中,有时演员要从青年演到老年。比如在《百姓之子》一剧中潘舜贞的人物造型,根据她所处的环境以及身份特征,利用一个头套在同一个演员身上塑造出三个不同年龄、身份的舞台人物形象。把它由一个新娘变成少妇,再由少妇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妇。在非常紧短的时间,来完成三个角色的转变,使妆容与人物性格相一致,给观众一看就明白的人物特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舞台效果。

总而言之,化妆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弥补演员外在条件存在的不足,根据剧情需要“改变”演员的外貌、年龄,甚至是性别。从而创造出更符合剧情要求的人物形象。但是,这一切,又和化妆师的此化妆艺术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潮剧戏曲妆容能增强舞台效果,它的重要性不忽视。

作者简介:邱妙娜,广东潮剧院一团,舞台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