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母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浅析

2020-08-14方珠伴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粤港澳大湾区

摘要:水网密布的岭南水乡孕育了龙母文化,是广府文化的核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的原,奴。龙母信仰是岭南地区最负盛名的传统文化,在西江流域和粤港澳地区可谓无人不晓,深入人心。龙毋信俗是弘扬中华民族寻根文化、孝道文化、龙文化的重要平台,其乐善好施的义举具有敦亲睦族、协和八方的作用,是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共同的文化印记,对区域文化认同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龙母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l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123-03

一、前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促进区域合作互信,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进民生福祉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使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同根同源,在历史、文化、语言等诸多方面存在密切关系,是天然的文化共同体。

粤港澳文化在本质上都属于岭南民俗文化。秦朝时期中原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岭南地区居民的原有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岭南文化,是岭南地区居民共同创造、认同与传承的文化。其中岭南水乡孕育的龙母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共有的母体文化之一,也是粤港澳文化认同的原点,龙母信仰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认同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龙母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

龙母传说源远流长。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朝刘宋年间沈怀远的《南越志》记载:

“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守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水,潆洄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龙子复来耶?因蟠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日:‘此龙子也,联德之所致。乃使以元到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即此也。”①

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载:

“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孀妇也,织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置绩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无意望报也。媪常灌浣于江边,忽一日,魚出水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渐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媪亦渐丰足。朝廷知之,遣使征人京师,至全义岭,有疾,却返悦城而卒。乡里共葬之江东岸。忽一日,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②

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是岭南本土文人,熟谙岭南风物,其在幻L东新语》中对龙母书写文如下:

“龙母温夫人,姓蒲,误作温,然其墓当灵溪水口,灵溪一名温水,以夫人姓温,故名。或曰,温者媪之讹也,夫人故称蒲媪,又称媪龙。唐李绅诗:风水多虞祝媪龙。龙媪,非生龙者也,得大卵而畜之,龙子出焉,盖古之豢龙氏也。③

(一)龙母文化是对母慈子孝的真挚书写

“拾卵豢龙”是岭南龙母传说的基本母题。据广东悦城《龙母庙志》记述,龙母姓温,生于楚怀王辛未年(公元前290年),卒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活了八十岁。传说她原是坐着木盆从西江上游漂流而下的一个弃婴,被德庆悦城打鱼人梁三收养。长到十几岁时,在西江河边拾到五枚蛋卵回家,孵出了五条小龙。她以龙为子,精心养育五龙成才,并与龙子一起开山治水,行云布雨,造福于民,广播恩泽,因而被百姓称为龙母。

龙母、龙子的故事反映了岭南先民的家庭生活。《南越志》记载龙母对龙子是‘因任其去留”。《岭表录异》说龙母在悉心养大龙子后,“遂送于江次,无意望报也”。这些体现了龙母无求回报的育儿责任感。《岭表录异》也描述了这样的温馨融洽的亲子关系:“媪濯浣江边,忽一日,鱼出,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写之些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是岭南先民家庭温情生动的写照。

《南越志》也描述了龙母和龙子之间亲密有爱的关系:

“常游波水萦廻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谓曰:‘龙子复来耶。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

“龙子复来怕勺描述,更是反映了龙子在外游历,历经世事之后对母亲教诲的感怀,龙子被龙母误断龙尾离家多年,再见龙母,母子之间没有隔阂,只有彼此心意相通的默契:他“盘旋游戏亲驯如初”,龙母淡淡一句:‘龙子复来耶。更是把一位只求悉心养育孩子,对孩子的平安成长甚于荣华富贵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悦城龙母传说系统对温爱快乐、亲密无间的母子伦理的诉求,给后世塑造了一个慈母的楷模。悦城龙母传说借助龙母集“慈母”与“严母”双重角色于一身的讲述,诠释了岭南早期母教文化所蕴含的仁爱、自由、责任与严格等多重文化内涵。④

(二)龙母文化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民俗学家袁坷在《中国神话传说》中说过:“秦始皇时代,有两个传说故事,对后代有着普遍的代表性质:一个是有关于陷湖的传说,一个是关于龙母的传说。”⑤

龙母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自从秦朝到汉,历经唐宋元明清,龙母都受到历朝皇帝的敕封,龙母被誉为“国神”,是美的化身和善的代表。千百年来,龙母深得人心,事迹广为流传,深受广大华人信众的爱戴。总体来说,龙母文化就是‘母仪龙德”,具体表现在:母慈子孝,厚德载物,利泽天下。

在古籍记载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是一位姓温的妇人有一天在西江边洗涤,偶尔拾到一颗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长大后,五只小动物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麟甲的五条真龙。龙母文化是鲜活、形象的龙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祖文化”、“根文化”。古籍里中华民族的著名祖先都附着龙气,均为龙的化身。幻L博物志》:盘古之君,龙首蛇神,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左传.昭公十七年》:大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史记·天官书》:轩辕,黄龙体。

中华儿女同属一家,都是“龙的传人”,“龙”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根据闻一多的研究,中华龙形象的起源,是吸收了众多图腾单位合并而来的,曲折地反映了各民族融合的过程,贯彻了古代“协和万邦”的整体意识。炎黄子孙都受到了龙的精神熏陶,大家同根、同种、同文,同是龙的传人。龙母文化吸引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意义深远。

(三)龙母文化寄托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龙母文化在岭南地区久负盛名,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寻根文化、龙文化的巨大平台。龙母“于国有功,于民有德”,是美的化身,善的代表,是“接地气”的励志典型。她以龙为子,精心养育五龙成才,与龙子一起造福于民。龙母本事非凡,能耕能织,能渔能牧,能医能护,长期致力于整治水患,惩恶扬善,并乐善好施,普济苍生。五龙子感怀母恩,也辅助龙母广播恩泽。

龙母以孝道教导五龙子,龙子以孝德报答龙母,母慈子孝,家和万事兴,这也是百姓的共同心愿。舐犊情深、寸草春晖,患难与共、共享天伦之乐也是百姓的向往。即使龙母功绩显赫,历朝敕封,享誉盛名,但是民间百姓始终亲切称呼“阿嬷”,认为是自已慈爱的老祖母,这是温暖的亲情关系的体现。信众参拜龙母,祈求的就是阖家安康、福泽延绵、丁财两旺,表达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和精神寄托。龙母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净化心灵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行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寄托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正如叶春生先生所说:龙母信仰实质给民众提供了一隅精神的乐土,让人们在此净化身心、陶冶性情,祈求期盼,以达到更纯粹的境界,探寻和谐社会的根本。”⑥

三、龙母信俗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龙母信仰历史悠久,信众很多,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龙母信仰是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的信仰,体现着西江流域百姓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承载着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内涵和沉淀。以德庆悦城为例,每年悦城龙母诞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悦城龙母庙香客云集,香火鼎盛。各方善信怀虔诚之心,寻根问祖朝圣龙母。

(一)龙母信俗是寻根文化的巨大平台

清代秦世科《重建龙母庙序》:有龙母庙,自秦而汉,而晋,而唐、宋、元、明,膺封十数朝,享祀二千载,迄今颂其功,称其德,咸啧不置。龙母文化源远流长,母仪龙德深入人心。

龙母信仰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其核心主题是弘扬德善孝道观念及寻根问祖精神。五龙子制止秦始皇官兵强征龙母入宫、五龙子在龙母仙逝后潆浪转沙成坟葬母等故事;粤语方言区的善信拜祭龙母称为“探阿嬷”,悦城龙母祖庙石牌坊上刻的‘四海朝宗”,正是体现了这一主题思想。龙母祖庙是广大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缅怀龙母厚德的圣地。每年海内外龙的传人从四面八方前来瞻仰龙母,祭祀龙母,形成了独特的系列民俗活动。拜祭祖宗,崇拜祖先正是龙的传人认祖归宗,对寻根问祖的认同。

(二)龙母信俗是和谐社会的积极互动

悦城龙母祖庙庙会活动传承与弘扬“母仪龙德”精神,集中体现月龙母文化”和“四海朝宗”的民族亲和力,是民间大众化的行为,是广大善信朝拜的重要场所。善信参与活动,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民间信仰具有社会实用功能、人群整合功能和完美目标功能。其主要表现在教化民众,建立社区秩序;调剂生活,促进商业活动;提供社交机会及社会服务等。龙母文化作为一个信仰系统,明确表达出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对整个文化圈的民众发挥著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三)龙母信俗是联络港澳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

一种地方民间信仰成熟的首要标志是祠庙的建立即祭祀场所和相关礼仪及制度的形成。势龙母庙数以千计,香港、澳门也都有供奉龙母的庙宇。香港龙母庙,又名悦龙圣苑,是坪洲岛上最大的寺庙,信众甚多,香火鼎盛。相传在1941年的龙母诞,来自香港的钟玉明女士(人尊称钟七姑)到悦城龙母庙贺诞,夜里“龙母托梦”,要钟七姑到庙内请一张龙母相片、一本签薄、一对菱杯、一支令旗和一支笔,把龙母带到香港供奉。于是钟七姑很高兴地按照龙母“嘱托”,将龙母庙的香火分割到了香港。悦城龙母祖庙在重新开放前,悦龙圣苑第二代住持黎苏联合香港各堂口及善信,捐巨款重塑了一樽紫檀木龙母神像,送给悦城龙母祖庙重光。以后每年龙母诞及年底,悦龙圣苑都派代表到悦城龙母祖庙为龙母更衣。悦龙圣苑是香港龙母信仰的中心和粤港两地龙母文化交流的桥梁,⑧对龙母信仰的传承与传播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内地的堂口组织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一带有25个;内地以外的堂口组织主要在香港,多达23个。龙母信俗已经成为联络港澳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

四、龙母文化增进粤港澳文化认同的实施路径

一种地域文化信仰的形成,与地缘、人群、语言、民俗生活都有密切关系。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悠久的商业文明传统。求财祈福,讲究好彩头,希冀好运气的民俗文化心理与龙母信仰是一致,龙母信仰为商业文化和经济生活提供了文化心理上的慰藉和支持。

(一)以圣灵福地,贯通民族正气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风水文化在港澳台地区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护。许许多多的风水事象流行于港澳台的现实社会,完全可以通过形式各样的民俗事象去研究港澳台的风水文化。⑨比如在香港,风水观念渗透于当地居地的家居生活、人生礼仪、宗祠祭及商业活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里德曼通过对香港的田野调查指出,香港存在着“活生生”的风水体系。匆而多元文化荟萃的澳门,所发行的邮票能从侧面反映出风水观念在澳门社会中的流行。纪念澳门红十字会成立77周年的邮票,反映了澳门居民生活、顺应民风民俗,比如,有关金、木、水、火、土的风水。”11

悦城龙母祖庙前临西江,背靠五龙山。庙前“灵水洄澜”,西江水流经此地团团回旋;左右青黄旗山两相拱卫,形成“五龙护珠”之势。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夏季如遇上洪涝,淹浸过后,周边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庙里只需稍稍清扫,便光洁如初。龙母祖庙庙址是一方风水宝地。12

粤港澳文化同宗同源,尤其是港澳地区民众崇尚风水堪舆学。因此以悦城龙母祖庙为范本,借助得夭独厚的地理环境打造新型的圣灵福地,激发粤港澳大湾区人们的无限向往,从精神层面努力卖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和谐社会贯通民族正气。13

(二)以龙母粤剧,齐唱同声出新彩

粤剧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艺术体系。粤剧龙母戏呈现了自然山水和道德情操美的统一,展现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以独特的魅力赢得观众喜爱。

到目前为止,以龙母为题材的粤剧一共有三部,分别是首演于1959年的湛江粤剧团《悦城龙母》、首演时间是1999年肇庆粤剧团的《龙母传奇》、首演时间是2008年梧州粤剧团的《西江龙母》。其中创排最早的湛江粤剧团的《悦城龙母》,是这个题材最为经典且最受推崇的一部,历来受到观众认可。

粤剧文化是广府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纽带。粤港澳艺术家可以进一步合作交流,使龙母文化题材的戏剧表演形式与时俱进,在匠心独运中寻求创新,创作出融合三地人文历史的粤剧龙母大戏,使粤港澳大湾区的粤剧艺术在交流互动中激发出新气象,共同谱出时代粤韵风华。

(三]以文创新意,融合青少年心意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青少年的交流互动愈来愈频繁,情感融合更加紧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研习活动帮助港澳青年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加强他们对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认识,青少年融入国家建设发展交流的重要平台。龙母文化具有独特的、深厚的底蕴,开发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比如研发龙母题材的网络游戏,设计龙母主题的学习软件,制作龙母题材的影视动漫作品等。

以龙母文化为载体,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携手加强对共同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研究与宣传,台作推进三地青少年教育培养,把国家历史文化、国情民情、岭南传统置于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增强港澳同胞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多元化的社会里,促进三地文化薪火相传、延绵不绝,引领共同迈进和谐幸福家园。

★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本科),龙母信俗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9WTSCX134。

注释:

①(南朝)沈怀远.南越志[A].王敏.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1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165.

②(唐)劉恂.岭表录异[A].王敏.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167.

③(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2.

④赖翅萍.岭南女性生命活动的一个象征文本一广东悦城龙母传说的性别文化内涵解读[J].唐都学刊,2014(07):88.

⑤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707.

⑥叶春生.龙光入觐的幸福家园——西江龙母文化的再认识IA].王敏.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桂,2016:95.

⑦王元林,陈玉霜.论岭南龙母信仰的地域扩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04):51.

⑧蒋明智.龙母传说与粤港澳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22-123.

⑨廖杨.港澳台的风水文化论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0(01):101.

⑩廖杨.港澳台的风水文化论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0(01):101.

11高急鸣.澳门邮票一瞥[J].百科知识,1999(01):49.

12叶春生.龙光入觐的幸福家园——西江龙母文化的再认识[A].王敏.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95.

13叶春生.龙光入觐的幸福家园——西江龙母文化的再认识[A].王敏.德庆悦城龙母文化研究[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96.

作者简介:方珠伴(1983-),女,广东开平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粤港澳大湾区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