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传统美术的浸润下成长
2020-08-14千叶
千叶
蔺朋龙老师既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师,也是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蔺老师常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取其中至善至美者对学生进行启蒙,不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而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平时的生活中,蔺老师在钻研教学技能之余,还在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的传统文化造诣,尤其是在水墨画方面的造诣,让他成为广大学生的偶像,也成为教师同行羡慕的对象。优秀教师、绘画能手等称号的背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学习与刻苦钻研。他出生在甘肃敦煌—艺术的蕴藏之地,从学生时代起,就对中国古老而优美的水墨画艺术十分痴迷。这种寄托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艺术形式,让他对世界充满着美好的憧憬。这种憧憬伴随着他进入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在老师的教导之下,他对传统美术的认识更加深刻,他更加坚定了传统美术是优秀的启蒙素材的认识。毕业之后,他由一个爱好艺术的学生成长为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便将自己的这种理念贯穿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去,让他的学生也像他自己一样,在传统美术的浸润下成长。
“教学和画水墨画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蔺老师把他最钟爱的两项事业放在一起做了精妙的对比。他认为两者都需要一种持之以恒却又润物无声的心态,急功近利是出不了好结果的。创作水墨画,虽有奋笔疾书之时,但那总是在深思熟虑与细心构图之后,纵有灵感迸发之时,却也要将灵感以客观的视角细细筛选一番。教书也是同样的,面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思考,多实践,千篇一律地教学,急功近利地追求结果,总会适得其反。水墨画讲究布局,布局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抄,抄来的东西,领会不深,就会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错误。教学要备好教案,教案也可以借鉴,但借鉴来的,未必完全适合自己的学生,如果生搬硬套,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体验,就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绘画要有自己的思路,教学要有自己的方法,因材施教是立足之本,创新思路是发展之源。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记住了并不是学会了,一定要实际运用,因为只有实际运用了,才能生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知道这些知识合不合用,要怎么用,只有让知识合用、好用、轻松运用,才算是真正学会知识。
将传统美术和教书育人结合在一起的蔺朋龙老师,成功地让他的学生们体会到了美术之美与学习之乐。相信在他的教导之下,他的学生定能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材,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后起之秀。
蔺朋龙,男,汉族,1982年2月出生,甘肃省甘谷县人,中学教师。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多年来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努力工作之余,勤奋学习,充实自己,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2013年9月获甘肃省教育厅“中国梦,美丽甘肃”荣誉证书;2019年5月获甘肃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国画赛项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