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材在广东省中小学校课堂应用途径和方法探索
2020-08-14刘胜
刘胜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得到广泛应用,“云平台+教育”使得全国教育资源大数据共享成为可能,为数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推动本国教育系统改革。我国数字教材的开发始于2002年人教社研发的手持式电子教材,现在已开发出第三代数字教材。截止到2018年,广东省可供数字教材品种152种,其中人教社106个,粤版数字教材46种。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数字教材的规模化应用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内容建设方面,都已具备进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规模化应用的基本条件。广东省教育厅于2018年“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全覆盖”项目,开始推进义务阶段数字教材的应用。
数字教材的本质是一个有效整合了内容、终端、教学工具与服务的数字化学习系统。人教版数字教材是“以传统纸质教材为蓝本”,“利用互联网、数字媒体、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融教材、数字资源、学科工具、应用数据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人教版数字教材根据基层学校信息化设备的差异提供了应用场景:传统课堂(投影仪)、交互课堂(电子白板/一体机)。广东省经过多年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全省独立建制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100%,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2%,基本满足数字教材的应用要求。如何实现“数字教材的全覆盖”,即全面普及信息化教学,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态度、积极性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是否深度融合的难题。本文结合本社在广东省基层实验学校开展课堂信息化教学实验的试点经验,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角度探讨广东省中小学课堂应用数字教材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中常见问题
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以下简称“音像社”)从2013年开始,先后为200多所参与省级课题的实验学校提供优质数字资源、教师信息化培训、课堂信息化设备等多种方式的服务,对于广东省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1.纸质教材与信息化教学实效对比结果让部分学校和教师不愿使用数字教材。 广东省基层学校基本已配置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或一体机等多媒体设备,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其数字资源在课堂应用信息化教学实际应用效果与传统教学并无明显区别,反而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参加信息技术学习、培训,花更多精力去备课时。相比之下,部分教师习更希望按传统教学方式使用纸质教材教学。
2.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设备不匹配制约了数字教材在课堂教学的广泛应用。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数字教材的应用需要一线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由于广东省一线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水平不高,教育设备采购经费不足,许多基层学校信息化设备分批次采购时间跨度大,软硬件不兼容和匹配困难,让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的一线教师难以应用数字教材开展信息化教学。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维护和保养,许多基层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和投影仪等不能正常使用;家长出于保护学生视力的担忧,抵制手机、平板等终端进入课堂,导致数字教材难以规模化推广应用。
3.带宽不足的网络应用环境制约了数字教材在基层学校的全面使用。數字教材进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需要足够的带宽以支持数字资源在课堂的应用。广东省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存在不足,30%以上中小学接入带宽不足10M,大多数学校10M带宽不足以让全校所有课堂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网络环境带宽的不足,影响了数字教材在基层学校的全面使用。
4.教育类社会单位教育资源精细化加工服务的缺位影响了教师数字教材应用的长期使用。数字教材的应用需要教师把优质数字资源融入学校课堂和学生生活,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的指导。教师只有将数字教材的优质资源中加入本地和学生周边的生活元素,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本地化的素材,也缺乏基本的专业加工能力。因此,教师对数字教材的应用只能停留在“点点用”的层次上,难以上升为“改改用”,从而对数字教材的长期使用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二、从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问题的角度探讨数字教材全面进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的思路
1.信息化教学习惯的培养是教师从使用纸质教材过渡到数字教材教学的必要过程。音像社为韶关、湛江、肇庆、惠州、江门和东莞等地的实验学校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学科教育和信息技术专家指导以支持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方式;音像社提供的“师同霸方”智能信息化教学设备,可以在教师电脑连接互联网的同时连接全班学生,让基层学校免除网络环境建设的烦恼,其视频即点即停,在停止的屏幕上点评的功能让网络数字教育资源与纸质资源完美结合,解决了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教师使用数字教材教学的难题。
2.积极探索为基层学校提供教学教研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为保护数字教材版权、创新使用数字教材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方向。由于“师同霸方”纸屏同步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收集学生原生态学习数据,音像社利用系统对主客观题目的统计功能,为基层学校提供批改课堂作业和学生课堂教学表现数据分析业务,为教师提供课堂上全班每个学生练习答题情况的精确统计分析表;根据实验学校的实际要求,以自有的优质资源为基础,增加实验学校本地、本校生活元素,通过专业媒体手段加工做成标准的数字教学素材,为基层学校提供本土化的校本数字教育资源。
3.信息化教学设备以租代售的服务模式为基层学校在使用数字教材进行互动教学有了更多选择。音像社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师同霸方”纸屏同步智能教学系统软硬件设备以租赁的方式供部分实验学校试用,这种以租代售的方式为基层学校在信息化设备应用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而音像社“师同霸方”纸屏同步智能教学系统以传统书写为基础,原笔迹同步传输到一体机、电子白板或投影机显示,也打消了学生家长对应用数字教材会影响学生视力的担忧;该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组成无线局域网,将学生课堂练习原始笔迹同步上传到一体机、电子白板或投影机显示,再结合原笔迹视频回放,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科学评价课堂教学与数字教材深度融合的教学效果提供准确而客观的大数据。
三、数字教材在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数字教材要进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统筹发展、智能泛在”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引导社会力量——各级各类教育类企事业单位参与到数字教材教学应用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应用服务和教学评价等应用策略的研究,为数字教材进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提供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1.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教材在基层学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整合教研机构和信息技术力量,组织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名校工作室,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题研究,联合教育类出版社、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对数字教材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数字教学素材等课题成果进行整理并以各种形式出版和展示,为基层教师开展数字教材教学提供参考。
2.为数字教材应用提供专项资金,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各级各类企事业教育机构和团体参与到数字教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研究,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基层学校开展数字教材应用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为数字教材进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应用打造良好的应用生态环境。
3.整合市场和企业资源,加大信息技术设备以租代售的力度,改变过去只顾建设不管安全、只管硬件忽视软件、只管数据采集不顾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彻底解决基层学校和教育机构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软硬件兼容与匹配难题,为基层学校在开展数字教材应用的信息化设备应用中提供更多选择。
4.扩大对音像社“师同霸方”纸屏同步智能课堂教学系统的试点使用范围,利用本系统采集学生课堂原生态学情的特点,为精准分析数字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数据,科学评价数字教材的应用效果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