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筑牢新班级管理的基石
2020-08-14蔡洋
蔡洋
在班级建设中,接手新的班级工作难度非常大,班主任老师往往面临着师生之间不了解、没有形成班级主流文化、学生干部架构缺失等诸多难题。面对全新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要如何去开展班级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此,我认为要动静结合,立足班级实际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才能为班级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运筹帷幄,在静态中掌握新班级管理的先机
接班初期宜“静”。不动声色表面看似乎是“贻误战机”,失掉了操控班级动向的先机,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班主任老师只有在深入掌握了所接班级的情况后,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静”的阶段应该做好下面三个环节:
1.做好科任老师角色,是走进学生心里的不二法宝。新班主任必须成为学生喜欢的科任老师,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突破口。有一年当我接班一个星期后,领导找学生座谈,问同学们对新班主任的印象,大部分同学都说:“他的数学课很好,很容易听懂,喜欢上他的课。”捕捉到这一信息,我信心倍增,更加认真经营好每节课。两个星期过后,一部分学生开始主动靠近我,有问问题的,也有反映班级情况的,渐渐的,“来访者”越来越多了,我也就自然地融入到这个班级中了。
2.勤跟班,多巡堂,这是一份责任心的表现。刚开始接班,一定要在早读、午写等重要节点开始前到位,让学生有触动,从而减少迟到现象。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工作是很难由值日生单独完成的,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协助好值日生,使学生在每一天踏进教室后都有约束感,养成良好习惯。多巡堂,至少保持上下午各一次,这样可以让你了解其他课堂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3.建立微信学生群和家长群。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微信已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为保证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这种联系方式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对接下来的家校联系具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二、有的放矢,在动态中构建新班级管理的机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充分了解班级情况、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理解的基础上,班主任老师要有的放矢、主动出击,适时做出班级管理的动作,建立健全班级的管理机制。
1.悉心调换座位。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将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换座位不是个别座位的调整,而是座位安排的彻底改变:一是教室的中间安排两三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将在课堂上起到核心的作用,也是整个班级学习的榜样,调动班里的课堂氛围;二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跟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坐到一起,起到一带一的作用;三是比较外向的同学和比较内向的同学坐到一起,通过性格的差异起到克制的作用;四是优、中、差三个档次的学生一定要均衡地安排到教室的前、中、后三个位置,使班级能均衡发展,而不是两极分化。座位安排下去之后原则上不要调整,除非极个别特殊情况。
2.精心挑选班委。新接一个班时,班主任要关注上任班主任的评语,配合自己的观察,尽量任命一些曾经担任过班干部的学生临时组成班委,当然也可选择个别比较捣蛋但又乐于为班级服务的同学加入临时班委。在这段时间里,班主任要注意认真观察这些临时班干部的言行表现、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为物色固定人选打下基础,最后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进行班干部竞选活动。这种竞选的过程既是对每一位学生教育的过程,也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当然,选好班委会,并不代表大功告成,還得加强培养,敢于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要根据实际加强指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3.用心制订班规。学期初班主任应通过班会,广泛向全班同学征集班级管理“金点子”,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立法者”。一个有灵魂的班主任会把自己的管理理念融入到里面,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约束自己;让全体同学知道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明确哪些是班级红线,哪些是班级目标,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逐步形成班级文化。
万事开头难,一个班级的管理有了良好的开端,班主任老师才能得心应手地应对今后的工作。班主任要立足于“静”和“动”,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把接手的班级纳入一条正常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班级的发展开拓一条良好的道路。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