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中星街道各村落景观规划路径探索
2020-08-14卢天喜
卢天喜
(焦作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1. 焦作中星街道各村落景观环境特点
焦作是重要的农业基地,同时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工业基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焦作地区资源枯竭带来的社会矛盾日渐突出。为避免经济疲沓,当地政府和人民积极探索,努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向旅游城市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焦作正在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建设目标。而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星街道位于焦作市山阳区东北部,原为百间房乡。追溯其历史,源自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在此掠夺煤炭资源时期,曾盖矿工宿舍,纵横各十间,共计百间而得名。2005年11月,撤百间房乡,设立中星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百间房乡行政区域李河村、上马村、中马村、李贵作村、寺河村、高岭村、桶张河村、巡返村、庙河村、冯河村共计10个村委会。中星街道办事处现总人口21 756人,其中农业人口18 380人。虽然农业人口众多,但因长久以来中星街道工业发展居于首要地位,从事传统农业耕作的人员并不多,仍然属于典型的老工业区,具备焦作地域典型特征。通过对中星街道各村落进行实地调研,明确景观环境现状及特点,是进行下一步整改的重要基础。
1.1 空间布局基本规整,功能区位界限模糊
中星街道各村落布局大多是自然形成,但由于该地区长久以来一直是工业发展较为活跃地带,又毗邻焦作城区,所以,在整体布局上较为整齐,房屋成排,街巷纵横, 与其他丘陵山区“小聚居、多散点”的布局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这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星街道各村落在空间布局上对于功能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居舍、农田、工业产区、餐馆菜市无序交织,没有合理的功能分区,这是景观规划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景观规划必须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才能构建完整的区域功能系统。
1.2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活环境亟待治理
中星街道长久以来经济发展较好,人们生活水平较高。据当地老人回忆,因矿产工业的巨大发展,这里是全省最早使用电灯、电话、电影,以及最早村村通自来水的地方,一度被誉为豫西北的“小上海”。时至今日,大多数村落道路硬化基础良好,纵横交错,主、辅相接,水电、网络、商铺百货也较为齐全。但在乡村环境治理上,仍然面临不少问题。线缆裸漏、广告乱贴、路缘塌陷、花圃残破等,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严重不匹配。乡村环境是乡村景观得以规划和实现的基础之一,只有解决环境卫生弊病,才能实现具有人文情操和经济效益的特色景观。
1.3 政策措施实施不畅,主体参与力度不够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各种惠农政策。然而,在各乡村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经常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村落治理过于依赖政府资金,群众自发投入资金与其他社会资金几乎为零。二是乡村群众观念滞后,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主体参与度较弱。再加上乡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劳动力缺失,致使政策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协调机制。乡村环境治理需要多方面协调合作,而现实中,上级主管部门一般将政策任务最终落在各村村委会上。村委会作为最基层群众组织,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要破解这一问题,只有激发人们的积极参与度,突显乡村主体性,才能为景观规划提供有力保障。
1.4 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地域特色难以突显
在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星街道乡村民居建筑与全国各地区一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土、砖、石、木材质为主的民居建筑,逐步演化成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现代新型民居建筑,与城镇建筑的差异性逐渐缩小,在建筑外观上趋于统一。但这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各村落民居建筑基本大同小异,区域文化要素逐渐淡化, 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居、环境和谐统一的传统民居思想大相径庭。建筑形式单一、僵硬,埋没了大量的地域特色,无从体现乡村景观应有的价值导向性。
2. 焦作中星街道各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中星街道各村落景观编制时,应当避免思路固化、流于形式、千篇一律的现象。应以彰显乡村活力、突显地域特色、优化生态环境、注重综合效益作为出发点,最终实现生态农村、文化农村、旅游农村的规划建设目标,从而助力于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主体地位[1]。
2.1 保护自然环境,缔造生态乡村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也为全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奠定了总基调。我们要建设的乡村,是生态型的人居环境。生态型的人居环境,势必要以自然环境保护作为基本手段,要将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作用力[2]。从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来看,乡村有别于城市的一大优势就是乡村与生态环境的高度契合性。当然,我们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也讲究生态价值,但城市的生态价值更倾向于营造和维护,而乡村先天的生态环境优势是城市所不具备的。从我国传统民间朴素哲学来看,在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上,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都是“人—居—环境”和谐相生的重要体现。所以,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这种生态设计理念,注重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序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2.2 突显地域特色,重塑乡村文化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乡村已经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文化作为区域特征的重要载体,同样也是塑造乡村形象的重要手段。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乡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严重缺失,尤其是长期游走于城市边缘的外出务工群体,精神世界长期浸染在荒漠化、无根化的境地。留守乡间的老幼妇孺,也对地域文化缺乏必要的传承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运用多种形式和媒介,突显当地文化的厚重感、凝聚力。同时,在景观规划中,也要充分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正确引导乡村群众,重塑乡村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自豪感、责任感[3]。在打造文化乡村的总体目标下,突显各乡村特色文化,包括民居建筑符号、民俗文化符号,以及能体现乡村特点的各类物象元素,是破解城乡文化发展矛盾的重要内容。
2.3 打造旅游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其经济价值,换而言之就是以此来促进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4]。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焦作作为全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现在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正由传统粗放型采矿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变,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服务业。中星街道有其自身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优势,具备乡村旅游开发的条件。作为较早开发的矿产资源集聚区,现在同样面临着经济疲软、缺乏活力的现状。所以,在焦作全域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星街道应当抓住契机,转变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通过打造特色旅游乡村景观,能够吸引城市资本、资源,为乡村群众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促进解决乡村人口“去、留、引”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乡村土地利用率问题,从而拉近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距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4 尊重风土民情,激发乡村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在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愈发普遍,越来越多的乡村面貌趋于同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被“城市化”“模糊化”。但我们应该明白,各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习惯是在经历漫长衍化,逐渐形成并成熟起来的,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是区别于彼此的重要内容,是时代赋予的“乡愁记忆”的重要见证。在对中星街道各村落的调研中发现,经济的增长无形中快速干预着人们的信仰、起居、观念等民风民俗。这一现象正在消磨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败亡着乡村活力。所以,在对乡村进行景观规划时,应最大程度地尊重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打造当地人们适宜的景观环境,激发乡村活力和感染力,使乡村景观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在外游子的精神依托[5]。
3. 焦作中星街道乡村景观规划路径探索
在对中星街道各村落进行景观规划时,应充分认识到乡村发展实际。就中星街道所辖十个行政村来说,有共性规划基础,也有个性发展需要。各村经济基础整体来说较为良好,但应避免盲目追求新形势、高标准的设计倾向,避免给当地人们带来不必要的生活麻烦和经济负担。本规划方案遵循“生态农村、文化农村、旅游农村”的设计理念,主要针对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进行规划设计方式方法的系统探索。
3.1 乡村基础环境整治
乡村环境较城市而言,更为多样化、复杂化。制度导向不足、措施实施不畅、环境意识薄弱是导致乡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对中星街道各村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首要任务便是对现有的生活基础环境进行整治,这其中就包括厕所革命、河道疏浚、违建清理、设施规整等。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基础环境要尽量做到整齐划一,这是进行特色景观打造的基础,如下几例。
(1)中星街道各村落房屋建筑外形较为相似,但存在裸墙、残墙现象,颜色也较为杂乱。所以,统一规划为:村中所有巷道、干道缘石整体更换为大理石材质。贴有白色瓷砖的墙体清洁干净,残缺补平。房屋勒脚均为灰色,雨罩均为蓝色。勒脚以上墙身通体白色,离地1500 mm处加80 mm蓝色装饰线;两层以上成排房屋,离地4000 mm处另加80 mm蓝色装饰线。另外, 村中电线应规制整齐,其余如电线杆、配电箱等, 可在保持整洁的基础上,绘制装饰画。
(2)在寺河、庙河、冯河等村落,发现每家门前均有大小不等的农家小菜园,但大多数杂乱无章。如果一味拆除,一方面影响村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悖于重塑原生态乡村面貌的原则。所以,根据各村菜园子大小,既要做到统一规划,又要视各村情况区别对待。冯河村菜园子在水平地面以上加200 mm砖混结构底台, 上加400 mm竹篱笆, 隔断间距为1000 mm, 篱笆竹楞间距80 mm, 直径40 mm(图1); 寺河村在菜园子原有基台的基础上, 用混凝土桩形成围栏,间距1500 mm, 菜园朝大门处开设小侧门,上绘趣味文字或图案(图2)。
图1 冯河村菜园子规划效果(笔者手绘)
图2 寺河村菜园子规划效果(笔者手绘)
(3)在少数的村落中,存在因为传统布局不合理,造成各功能区相互交织、混乱无序的现象。所以,需要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增加3000 mm高围墙,围墙上加青瓦斜顶,墙体通白,内饰装饰墙绘,围墙下加1000 mm花圃(图3)。
图3 隔离墙规划效果(笔者手绘)
3.2 乡村文化氛围营造
乡村景观规划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文化是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自我认知、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村规民约得以顺利实施、与民教化的根本。所以,在景观规划中,在尊重村民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的基础上,着重对国家大政方针、传统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普及宣传,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在中星街道各村落文化氛围营造时,主要采用手绘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因其特殊的技艺、效果,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手绘的题材大体分为三类。
(1)思想政治文化装饰墙。主要以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国家大政方针等宣传资料为核心内容,打造红色宣传基地及群众生活娱乐场所,具有严肃性、教育性、宣传性的特点,可以用花坛、盆景点缀周边环境。
(2)田园风格装饰墙。根据原居民院墙方位、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手绘装饰,内容多数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图案:春耕秋收、绵绵瓜瓞、岁时节令等内容,具有生动贴切、活泼趣味的特点。绘制时应充分考虑图案与民居建筑的契合度,例如注重丝瓜藤蔓爬上墙头的田园生态美感,辅以昆蝶、花草,相得益彰。
(3)传统文化装饰墙。以成排房舍外墙、街巷围墙等为基础,手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主题墙绘,画幅一般较长,具有系统性、古朴性的特点,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突显村容民风,重塑乡村文化自信感。
3.3 乡村特色景观编制
中星街道各村落因其所处区位、经济基础、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呈现出个性化景观规划需求。但整体来说,特色景观的打造应当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生态特征,紧紧把握绿色设计理念,以优化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方向,改善区域功能布局,保护特色民居建筑。同时,要根据各村落现有景观基础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效果提升或景观重塑,以废物利用、杂物规整、避免浪费为基本思路、方法。在尊重村民生活方式、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对废弃的磨盘、水缸、柴薪、木桩、石块、预制板等进行充分利用、归置,形成新景。通过突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打造“一村一风景,百米一园林”的旅游乡村,实现天人合一、互济共生、传承发展、造福乡邻的目标。
(1)原有景观提升。在原有景观基础上完善设施,提升效果。例如寺河村原有活动公园,园内绿植葱茏,是很好的村容亮点。但公园大门残破不堪,致使游人望而却步。规划方案设定公园大门在原有基础上,柱顶加莲花型台饰,原围墙改造为挑脊装饰墙,上面可以绘“幸福生活”主题墙绘(图4)。
图4 寺河村公园规划效果(笔者手绘)
(2)民俗村改造。此类规划方案一般在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民居建筑为基础的乡村实施。例如,中星街道辖区内的李河村,包括村委会在内,保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很多民居建筑,青砖灰瓦, 大红标语, 文化气息浓厚(图5)。在景观规划时,以此为基础,打造怀旧风格民俗村,能够形成重要特色亮点,提升村容品质,促进旅游开发。
图5 李河村村委会
(3)农耕文化广场。乡村较城市而言,一大优势就是其浓郁、独特的农耕文化。所以, 在景观规划时,可以将人们的生产生活记忆进行重现、重塑。例如, 在冯河村主街打造文化广场,将原北面围墙拆除,用碎石垒墙,内嵌磨盘,上绘“仁义礼智信”传统道德观装饰字画,寓意传统文化在当地人心中坚如磐石。广场中央以红色瓜形水泥台为底座,上立枯木,悬挂木质“冯河广场”招贴。在广场中,可适量添加旧时手推磨、辘轳井等设施场景,以农耕生态文化为基调,突显当地特色(图6)。
图6 冯河村文化广场局部规划效果(笔者手绘)
(4)特色景观小品。在调研中发现,各村落可利用的废弃材料、物件很多,在具体方案实施中,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物品进行重塑编排、点缀装饰,以趣味、生动为目的,突显民风民俗、生活本真。例如,在庙河村南向临街有一段倒塌围墙,此处便可作为乡村特色景观小品进行打造。在离地1000 mm处做45°斜坡,上嵌鹅卵石,以磨盘错叠而成台阶。往上为深度1000 mm的平台,平台往上为宣传标语处,原宣传标语改为同题材墙绘(图7、图8)。
图7 庙河村临街坍塌处
图8 庙河村临街规划效果(笔者手绘)
4. 结语
本文以焦作中星街道十个村落作为调研对象,系统分析了该地区乡村景观环境现状,阐明其进行景观品质提升的基本原则,探究其进行景观规划的方法途径。从中可以看出,中星街道各村落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当注重把公共基础设施、乡村民居庭院、生活广场等建设成具有乡村文化氛围的精品点。同时,可以对农家菜园围栏、牲畜家禽窝棚等农耕生活特色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成生动、趣味的景观小品。对于废弃的磨盘、水缸、柴薪等加以利用,重新编排、塑造,突显农耕特色文化,使得乡村最终成为集观光采风、休闲度假、生活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