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成东:技术工人的“自炼”与“炼人”

2020-08-14

中国工人 2020年7期
关键词:熔池戴尔

“一个徐成东哪够啊?越多越好!”这是近15年来,驰宏锌锗历届掌门人的心声。随着“徐成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徐成东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立,“徐成东”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种范式,甚至是一种模具。

从词源学说,“炼”这个汉字的本义就是以高温提纯金属的过程,作为冶炼工人,徐成东在提纯(冶炼)铅锌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冶炼”(提纯)了自己。同时,通过企业的叠加和放大作用,也“冶炼”(提纯)了其他的技术工人。

在铅冶炼领域臻于化境的徐成东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近年来,他还获得了云岭首席技师、云南省第二届“云岭工匠”等荣誉称号。

走近徐成东,不难发现,这位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熔炼一班班长的人生,一直都与“炼”字紧紧相依。

云泽,历史上,地属昭通地区的云南省会泽县,其金属冶炼史极其悠长。由银到铜,再到铅锌,其作为中国古代著名产银地之一的“朱提”山的组成部分,冶银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乃至更早。

班固《汉书·食货志下》中就有“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的记载,唐人韩愈在《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中道:“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

清代中期,会泽(东川府)以产铜冶铜著名,会泽所产铜,为清代铸币原料的主要来源,借金沙江(长江)顺江而下,再经过京杭大运河转漕北京的“滇铜京运”,至今是研究清代货币经济的重要一环。

再往后,就是铅锌矿的开采与冶炼。

4年等待

从主观的角度说,是强烈不可抑制的孩童兴趣,促使徐成东走到今天的。

徐成东是土生土长的云泽人。

儿时的他,觉得大人们在做一件“很神奇”的工作——把一些“石头”放在火炉中狂烧,待其变成水一样的东西倒入模具里,冷却后竟然变成各种想要的物件。

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铅矿石,也不知道这就是金属冶炼,更不知道这是人类用高温对金属的一种提纯。但从那时候起,因为这份好奇,他下定决心长大要当冶炼工人。

实现这个愿望在当地并不难,会泽县有一个著名的“四矿”,专门冶炼铅锌。于是,徐成东决定直奔当时叫作“会泽铅锌矿”的“四矿”。

1991年底,“四矿”接纳了他。

在位于曲靖市的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驰宏锌锗”),徐成东把他作为优秀技术工人的“前世今生”对记者娓娓道来。

“如愿以偿到四矿工作了,但一分工,我心就凉了。”徐成东回忆,“我被分去守水泵房。我们当时生产用水要从牛栏江抽取,水泵房在离冶炼车间很远的大山顶上,没有人,孤零零的,我一个人守在那里。白天静,夜里更静,只能看看对岸贵州大山里的星星点点灯火。”

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在黑黝黝的大山上,徐成东求“火”(冶炼工)而得“水”(水泵工),沮丧不能说没有。

尽管如此,冶炼的炽热火光一直在他心中燃烧着,做一名从矿石中提纯铅锌的冶炼工人的想法从来没有断过,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1995年,第一冶炼厂车间招人,徐成东立即报名,终于圆梦。

求“火”得“火”,徐成东为此等待了近4年。

“炼”出纪录

当梦想照进现实,把炼铅当职业的徐成东发现,这完全不像他年少时看到的那么有趣,“灰尘飞扬的车间,难闻的味道,加上持续的高温……”但不曾改变的是,“像石块一样的矿石送进炉子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冶炼,它变成了沉甸甸的铅”。

在铅冶炼这个方阵,徐成东是从零开始探索的。

“我被分到了烧结一班,当时铅冶炼的工艺是烧结——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在今天来看,是相当落后的冶炼方式,但我也不懂,也得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

冬去春来,徐成东在铅冶炼这个传统工艺上停留了近10年,直到2005年,年轻的驰宏锌锗引进了澳洲的艾萨炉炼铅。经过一番竞逐,他有幸成为艾萨炉操作工之一。

艾萨炉不仅是熔炼金属的炉子,更是一种冶炼理念和冶金生产方式,这种滥觞于澳洲的工业模式,最权威的操控者当然是来自澳洲的专家。

当时,云南已经有两部艾萨炉,一部用于炼铜,一部用于炼锡,驰宏锌锗准备用艾萨炉炼铅。在艾萨炉历史上,闻所未闻。

2005年5月,艾萨炉在驰宏锌锗的工厂开炉了。

7月25日,开炉两个月的艾萨炉突然出现熔池大部分冻结的严重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危及生产,甚至会导致整个项目夭折,损失巨大。

为此,以艾力森·戴尔为首的外国专家团队迅速提出指导意见,将艾萨炉调至“加热模式”。3天后,经过72小时连续高温运转,熔池冻结的问题不仅没改善,反而因连续作业,使得炉喷枪负荷过高而损毁,雪上加霜。

惊奇之余,戴尔喜不自禁,转身对近旁的徐成东竖起了大拇指。从这天开始,人们不得不把当时马上32 岁的徐成东重新打量一番——原来徐成东自己也被“炼”成了一块纯度很高的技术工人“精料”。

7月29日,徐成东根据自己对艾萨炉特性的理解,提出了“加料熔炼”的解决方式,以替代外方专家的“加热模式”。

他对戴尔说:“您的‘加热模式’解决不了冻结问题,我建议投一部分料进去,采用‘熔炼模式’……”

“No!”未等徐成东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完整,戴尔就斩钉截铁地否决了他,“熔池已经冻结,再进料,只会再冻结!No!”

“‘加热模式’下的艾萨炉,给风量和给氧量都较大,这样的情况会增加渣中金属铅的挥发。挥发会使熔池熔点升高,这就是加热模式不能缓解冻结的原因啊。加热前,我算过渣含铅是60%,加热后,就降至30%!”徐成东的方法其来有自,也是经过缜密观察计算的科学方法,“如果增加进料,提升金属铅比重,改为熔炼模式,慢慢降低熔点。再投放煤进去,吸收热量缓解冷渣凝固,熔池可能就会化开了!”

“No!”戴尔依然持争执态度。

徐成东虽没有绝对成功的把握,但从理论上看,他认为自己的方式行得通,可以一试。

横竖都难!形格势禁之下,驰宏锌锗负责人决定试用徐成东的“熔炼模式”,但为了稳妥起见,只给他两个小时,将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徐成东记得,他的“熔炼模式”开启后,艾萨炉主控室安静得可怕,在场的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屏幕。实际上,大家是通过屏幕盯着熔池。此刻,徐成东的心也跳得很快,“紧张得很”。

戴尔似乎比徐成东还急,仅仅过了40分钟,戴尔就叫停了主控,一个人拿着探测棍跑到熔池边,他将探测棍伸进熔池,结果发现熔池内深度1米的冻结料已化开了大约40厘米。

事后好多年,徐成东理性地梳理了2005年7月29日他和外方专家戴尔的争执。

他回忆说:“戴尔一开始的固执,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值得尊重。一是我当时人微言轻,其次,艾萨炉原设计冶炼目标是铜,不是铅,要改炼铅,对大家都是一个挑战。我要是他,可能也不同意这样做。但他们有一个优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那就是一旦你用科学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人家立即承认并尊重你的做法。”

徐成东在“自炼”中选择对人对事保持理性和持平的态度。他说:“实际上,我是观察了很久,研究了一段时间,看了大量英文资料,再加上我自己过去10年的冶炼工作实践,有大量数据支撑,我才提出表面上看上去是逆行的加料‘熔炼模式’的。换句话说,我也是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是想当然的头脑发热盲目乱干,但是,当时戴尔不理解。最后,只能放手一搏,试一试。”

“0h My God!”惊奇之余,戴尔喜不自禁,转身对近旁的徐成东竖起了大拇指。

熔池冻结的顽症被徐成东化解了。3天后——7月31日,18锭粗铅从这座炉子顺利产出。正因如此,驰宏锌锗在不经意间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艾萨炉炼粗铅成功的企业,从而为艾萨炉的历史谱写了新的一页。

也就从这天开始,人们不得不把当时已近32岁的徐成东重新打量一番——原来徐成东自己也被“炼”成了一块纯度很高的技术工人“精料”。

有了一个极好的开端,徐成东借着这个一马平川的势头,“顺道”解决了艾萨炉炉砖“不耐烧不长寿”的问题。

“炉龄是由炉砖决定,根据外方专家的数据,艾萨炉的炉砖炉龄大约在一年左右,更换一次炉砖需要600万元,成本太高了。”

面对艾萨炉炉龄较短的弊端,徐成东被迫再度进入“研究模式”。他找来原版外文资料,认真分析了炉砖的材质结构、原料成分、操作工艺。

“终于,我发现,外国专家的操作方法是进料时关闭、清渣时关闭,无形中降低和限制了艾萨炉的作业率。一关一停的作业间隙,就会增加对炉砖的潜在伤害。那么,反过来,提高艾萨炉的作业率,保证全流程开机,就能减轻对炉砖的伤害。”

此外,徐成东还发现,物料配比以及日常对设备巡检的力度、完善炉体的实时监控机制等等,都能为延长炉砖寿命创造条件。

徐成东立马制定了针对延长炉砖寿命的工作机制,要求每个班都严格落实执行,并实时监测和跟踪炉砖情况。

徐成东现场检查

徐成东(右))进行技术指导

2010年炉砖更换之后,这套炉砖保养法初显成效。2011年,已满一年的炉砖达到继续使用条件,一直延长使用至2012年初,艾萨炉的炉砖寿命达到了865天,比外方专家预计的365天高出了500天。2012年,徐成东又带领团队针对性地提升了炉砖的保养标准。

“在2012年——2015年,我们更是达到了艾萨炉炉砖使用978天的寿命记录,驰宏锌锗又创造了艾萨炉炉砖使用寿命最长的世界纪录!”这两项历史,都是徐成东在不断“自炼”中练就的。

“复制”样本

在今天的中国,优秀技术工人的稀缺是制约制造业的普遍瓶颈和短板,驰宏锌锗也无法“免俗”。因此,徐成东的出现,对驰宏锌锗来说,不仅具有典范意义,而且更具有样本的“复制”价值。

2011年4月,经云南省总工会批准,驰宏锌锗成立了以徐成东名字命名的“徐成东劳模创新工作室”。2015年8月,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公司为“徐成东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

这意味着,“徐成东”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种范式,甚至是一种模具。

“一个徐成东,哪够啊?越多越好!”这是近15年来,驰宏锌锗历届掌门人的心声。

以上两个“工作室”经过多年发酵,已经成为驰宏锌锗孵化高技术工人的得力平台。

作为“炼人”的一个重要步骤,徐成东先后承担了“泡沫渣的研究和控制”“提高连续熔炼作业率”“提高粗铅质量”“提高喷枪使用寿命”等重大攻关项目的岗位试验任务,多次到会泽冶炼分公司、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支援项目建设工作。实践中,他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他人。

在到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支援期间,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奥斯麦特炉,徐成东通过学习,快速对比出奥斯麦特炉与艾萨炉在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差异。掌握了新设备的工艺后,在开产初期,他针对渣铅过高、喷枪寿命短、烟尘率高、熔炼时炉体晃动过大和晃动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对工艺操作参数和物料配比进行调整的建议。

“我的建议得到实施后,渣含铅大幅下降,喷枪使用寿命也由以前的一炉一只枪提高到四炉一只枪,最高达到了八炉一只的良好成效。”徐成东说,“炉子晃动也大大降低,提高了炉砖使用寿命,各项生产指标都超过了设计要求。”

手把手的教诲,心贴心的沟通,脚跟脚的苦练……沿着徐成东的路径探视,他早已不是技术荆棘路上的踽踽踏勘者,而是一名掌旗兵,在他身后,技术追逐者络绎不绝——

工作室成员魏源取得了“一种减缓铅锭表面氧化腐蚀的方法”专利,而赵红梅取得了“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硫酸铵的深度除砷方法”“一种脉冲压缩风防止矿浆输送水平盲管堵塞的装置”“一种氧化锌烟尘防堵塞进料装置”“一种氧化锌烟尘输送装置”等四项专利……

如今,越来越多像徐成东一样的技术工人,正如奔涌的“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路向前。

猜你喜欢

熔池戴尔
戴尔新品发布 全方位提升混合办公体验
铝合金TIG 焊接熔池状态多传感器数据协同感知算法
驱动力对2219 铝合金DLBSW 焊接熔池行为的影响
基于边缘导向算子模板匹配的熔池轮廓提取方法
近期将评测机型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浅谈如何提高焊接操作技术水平
小径钢管水平位置固定气焊操作方法分析
超前一代 “快”为本 戴尔消费产品暑期发布
浅谈如何提高焊接操作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