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院校专业实验室管理改革思考与对策

2020-08-13许林周付留芳李文哲郑亚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实验教学

许林周 付留芳 李文哲 郑亚波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1.025

摘  要 分析目前军校专业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开展专业实验室管理机制研究,在优化实验室队伍管理、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实验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改革实验室管理机制的途径,为开放式实验管理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效益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 军队院校;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1-0025-03

1 引言

海上作战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面向新的作战样式和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建设新质战斗力量,需要高信息素质的军事指挥人才。为了适应新的需要,我军生长军官人才培养,特别是初级指挥人才培养,进行了技术与指挥、本科与任职的融合式培养模式改革。新一轮军事院校改革中,四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生长军官本科学历教育与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实施,要求学员在毕业时既具有相关专业素养,又具有首次任职能力,因此,进行指技深度融合式培养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面对新的形势,海军院校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专业高素质指挥人才,满足海军转型发展和战斗力生成需要,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实验教学作为培养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学员的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综合指挥素质的培养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实验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仅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远不能达到学员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因而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

2 专业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队院校专业实验室是各个专业学科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场所之一,也是作战理论和高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场所。对于培养学员综合能力素质来说,专业实验室就是在各种基础打牢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实践,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实现能力素养提升和实践检验的场所。但是由于传统建设思路、经费投入、场地限制等因素,存在制约学员能力培养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难以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以所依赖的理论课为主,甚至是某一次理论课后的验证实验课。这种知识点分得过细、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依附于课程的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没有可以引起学员兴趣的特点,展现不了学员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体现不了教员的设计引领,因此得不到学员、教员的足够重视,难以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发挥学员的主动性  教学活动中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培养和发展,限制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配合理论教学、验证课堂理论,并对理论联系实际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随着部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新装备更新换代快,作战使用、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不断更新,需要培养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实验室建设缺乏顶层论证,难以相互配合  以上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牵引下的实验室建设,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导致建设规模小、功能单一、效益低下等。实验室建设处于课程建设的从属地位,造成实验人员处于底层,影响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优秀人才进入,直接影响了对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功能单一、规模小的实验室难以相互配合,无法形成优势实验资源,客观上压制了学员对科学实验应有的兴趣,束缚了年轻学员的想象力,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发展,也影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协作研究。因为缺乏统一领导和顶层设计,各实验室从各自利益出发,盲目争要经费,致使有限经费分散,形成不了建设合力,导致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和建设的低水平。

3 实验室管理改革

要解决以上问题,首要的措施是对实验室管理进行改革,只有符合实验室特点和实验教学特点的现代管理手段,才能提高实验室效益,多出实验教学成果。实验室的基本特点是设备仪器多样,进出人员多且复杂。实验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教学组织灵活,难以考核教学效果。实验室目前队伍结构不全,优秀人员匮乏。因此,应加强实验队伍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设备管理,强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实验室队伍管理创新  实验室管理改革首要的是人员队伍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实验室队伍是实验室正常工作运行的最重要的保障[1-2],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人员队伍,实验室教学水平和学员素质培养是无从说起的。实验室人员队伍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具备良好科学管理素质的人员队伍,为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和日常教学等提供智力和人力保障。实验室人员队伍的管理应当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1)坚持以思想道德素质为首要条件。实验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军校实验教员一定要具有崇高的信念信仰、良好的思想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确保三尺讲台无杂音;具备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保证尽心尽职地高质量完成实验室工作。

2)构建科学合理的队伍结构。科学合理的队伍结构可以充分发挥人员的特点和优势,并让人员在不同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锻炼,提供人员成长空间。同时,实验室大量不同层次的工作需要不同層次的人员协作达成。首先需要可以带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教学科研学术带头人等高级职称人员;其次需要大量的中级职称人员,进行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建设工作;最后还需要初级人员,进行协助教学和建设工作。

3)建立外聘人员制度。通过外聘工程技术人员提高实验教学和建设能力,以他山之石的方式提高本地师生实验教学素养。具体可以聘请基层部队、科研院所、地方高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经验丰富的指挥和技术人员,指导本地院校的实践性教学,比如作战方案制作、指挥流程、操作特点、技术维修、技术创新等实验实作教学。通过这样的机会让本地教员了解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沿、部队所需和基本状况以及技术手段途径,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和实验室建设方向,更好地将学员培养成为部队所需要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4)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3]。在实验教员职称聘任考核过程中,要注重考核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履行本职工作的能力,规定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项目、论文、成果等要件,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要不偏不倚,实验教员与理论教员同等对待,实验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另外,实验室人员要承担一些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等任务,因此应根据实际实验室的数量、仪器设备的拥有量、实验教学时数确定相应工作量。只有这些政策制度的落实,才能形成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实验教学队伍。

实验教学管理创新  实验教学是实验室核心工作内容,对其管理创新也是实验室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直接关乎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益,必须花大力气推进。对实验教学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职能改革、管理模式改革和管理系统开发三个大的方面进行[4],每个方面又分为若干小的方面。根据军队院校专业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特别需要在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系统技术手段上进行创新改革。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模式既是教学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实验教学模式体现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应当符合学员培养规律和要求,为学员提供充分的实践保障条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上进行改革。

实验教学模式首要的改革是教学内容,应精简理论课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者整体设计实验内容,分解形成理论课对应实验;从理论验证性实验开始,自主设计,逐步综合,形成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其次是实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引导,要多做学员自主设计、亲自动手、团队协作的实验,让学员带着问题或课题去设计实验、检索信息、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构建起完成课题所需的知识体系,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教学效果。

最后是改革完善实验考核制度。考核对学员学习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实验教学的考核相比理论教学的考核,更缺少定量考核的标准和方法。目前实验教学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报告进行,只要不是太差或没有完成,基本可以及格,出现做好做坏一个样,在实验上花费时间是白搭的现象。为此,改革的考核中不仅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的实验报告,更要根据实验设计、操作、数据记录、分析论证等实验全过程。可以考虑实验组间互评和组内成员互评的方案进行过程化考核。

2)结合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手段,有效提升实验室利用率。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研发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实现开放式管理模式,是提高实验室教学效率和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文献[5]设计了基于教师实验系统和学生实验预约派位系统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具有实验预约、实验控制、电子实验报告、评分、实验项目管理等功能,可为开放管理提供工具支撑。开放式实验管理除了管理工具之外,还需要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责任与职责和引导激励制度。安全制度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安全等级和类别进行设计[6]。人员责任需要将组织领导、教学实施与指导、考核评估等职责合理配置。通过激励机制引导、鼓励教员和学员,使实验室开放工作脱离形式,真正成为培养和提高学员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7]。利用管理系统,根据人员的登录时间,进行安全、职责和激励制度的提示,有效保证这些制度的知情和落实。

实验设备仪器管理创新  实验设备仪器是实验室的基础保障,要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能,必须要发挥好实验设备仪器的最大效能。要发挥好实验设备仪器的最大效能,必须优化设备仪器使用方法,改进设备仪器管理方式。以仪器设备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8]为基础,并将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集成,从三个方面实现实验仪器设备管理。

1)智能化设备状态采集。

①常态信息上网。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设备仪器种类、数量、名称、性能、使用说明、使用范围、使用步骤、注意事项、使用状态及分管人员、使用操作人数等信息直接公布到网上,方便有关人员查询和安排。特别是对于大型贵重仪器,将其提供的时间、功能指标、操作标准等信息公布,便于需要使用的人员获取详细信息,实现稀有实验资源最大共享。

②自动采集设备信息。开发设备信息采集接口,实现设备状态与计算机采集系统相连,实时采集设备的开关机状态、性能状态、运行状态等,为设备信息管理做好数据基础,实现设备状态智能判断和管理提醒。

2)信息化设备状态管理。在上述智能化、自动化采集的基础上,提供设备状态的信息化管理,管理员可以根据设备的状态信息、智能判断和提醒,确认相关设备状态;实验使用人员可以获取设备状态,进行实验预约。

3)网络化设备预约登记。使用者通过实验网上预定系统,根据实验设备状态、性能和数量等信息,在网上直接申请预约实验需求信息,实验管理者能浏览所有预约实验信息,进行统筹安排,并发布预约成功信息。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快捷,尽可能自动化,以便用户及时地得到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4 结语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军队院校实验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军队院校改革中努力纠正解决,实验室管理上需要通过院、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总结出适合本学科专业实际情况的实验室管理机制,重点把握人才队伍、教学创新和设备仪器管理三个方面的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应有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员自主创新能力和战斗作风。

参考文献

[1]韩宇男,吴伶锡,周并举.加强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77-79.

[2]王春霞,李静,杨凤.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2):157-160.

[3]林明河,賈延江.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8):1-5.

[4]石怀伟,孙德明,张美生.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管理问题研究状况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4):155-158,179.

[5]魏伟,胡玮,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130-132.

[6]朱臻,窦小刚.基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4):1-3,8.

[7]许辉,魏莹,侯海鸽,等.地方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及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2):148-151.

[8]丘凯伦.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实验教学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