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古诗词的情缘

2020-08-13窦一鸣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千树唐诗三百岑参

窦一鸣

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而知春早;读“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而明夏至;读“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而懂秋去;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晓冬深……从记事起,我就对古诗词怀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不仅仅因为每一首诗词能为我们阐明深刻的道理,并且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就这样,我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所学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竟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今品读,仍回味无穷。这首诗的启蒙,或许成了我喜爱古诗词的另一个原因吧。

自从上了小学,当教师的母亲便频繁地为我买课外读物,其中的《唐诗三百首》我尤其喜欢。那令人悲叹的《啄木曲》(白居易)、令人唏嘘的《江城子》(苏轼)、令人惆怅的《春雨》(李商隐)……使我愈发喜爱古诗词。

上了初中,虽然学习任务很繁重,我却总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品读古诗词,这对我的古诗词学习很有帮助,也使我对语文更加感兴趣了。整个初一,我把《唐诗三百首》翻了个遍。

升到了初二,学习变得更加繁忙。我依仗自己对古诗词较深的基础,骄傲起来,不去用心学习,导致我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受此打击的我更是变本加厉,不仅不去学习古诗词,反倒把它当作敌人,见到就烦。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初三,看着越跌越惨的成绩,我开始有了悔意,对古诗词又重新执着起来。我心想,一定要利用古诗词的优势来弥补我的劣势。但事与愿违,初三的古诗更加难理解,也更加难背诵。

一次,老师叫我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因为忙于其他各科的作业,居然没背诵下来,我垂下头,红着脸,看着作者“岑参”二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这件事也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什么我背不下那首诗呢?我以前可是能把《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背下来呀!难道是我初二时耽搁的时间太多了?我不是对古诗词恢复信心了吗?我扪心自问了好久,终于明白了,是我下的功夫还不够深啊!

于是我放学一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背诗,每天背到10点,终于在我们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时,我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从此,我的信心更加充足,我暗暗发誓:要进入一个更高的诗词境界。

在品读岑参所作的诗歌时,我体会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戍边将士不畏严寒保家卫国之情,友人之间离别抑郁之情,离乡军人居安思危之情……岑参擅长运用衬托手法,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貌似写春,实则写雪,有很深的含义。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学习古诗词能使人聪颖。来传承古诗词吧,让古诗词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久盛不衰!

教师点评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自己学习古诗词的经历,从记事一直写到初三,可谓一波三折,初中阶段的内容写得较为详尽,由初一时的认真背诵,写到初二时的骄傲自满,再到初三时的重拾信心,“我”與古诗词的情缘细细写来,心理描写较为突出。结尾对于诗人情感的体味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指导教师:李 辉)

责编:张戎

猜你喜欢

千树唐诗三百岑参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
该怎样向《唐诗三百首》致敬
浣溪沙·东湖春景
南园十三首·其五
山房春事(其二)
卜算子·叹春
又是樱花竞放时
文武双全
又恨又爱是岑参
又爱又恨是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