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020-08-13彭继亚

写真地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彭继亚

摘 要: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持续加剧了环境污染,显著威胁着公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强化环境监测是预防、减少乃至杜绝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而现场采样则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采样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性。现场采样质控是采样质量的基本保障,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控策略分析有助于促进现场采样质控措施完善,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关键词: 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3-0148-01

引言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通常会受到采样前期准备工作、自然环境、采样设备、监测点遴选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寻找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存在的现实不足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提升应对策略的针对性。

1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存在的问题

1.1 采样方案不合理。环境监测采样是一项技术活,必须形成周密的现场采样方案,通过现场采样方案明确采样的目的、目标、方法及设备等。但目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方案或者不合理、不科学,或者仓促上马,从而导致现场采集数据、信息不准确、不充分、不完善,影响样本采集质量控制。

1.2 采样设备配置与维护不充分。 环境监测采样需要基于各种感应、探测、存储设备进行,而且部分设备通常需要在恶劣环境中运行,极易受到各种污染物、环境侵蚀,而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人员思想懈怠等,导致现场采样设备或未配齐配足,或规格型号不齐全,或配置与需求不相配套,或未及时更换核心件等,从而影响了设备操作、运行,影响到样本采集。

1.3 采样技术与现实需求不吻合。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养过程中,专业设置、培养周期、后续培养等与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需求存在差异,现有采样人员及其技术无法测获不断复杂化的环境污染因子,采样技术人员配置与采样现实需要不吻合等。

2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准备工作不充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没有事先制定现场采样方案,从而导致现场采样的目的、意义、目标及具体应对策略模糊。抑或制定了现场采样方案,但方案缺少合理性,导致采样现场可操作性不强。

2.2 环境原因。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大多需要在自然环境中展开,而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则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典型特征,从而导致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受到明显干扰。比如,

现场采集固体废弃物、土壤样本时,地形地貌会明显影响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河道两侧环境等会显著影响到现场水体样本采集:气候、经纬度均会影响到大气成分、各种元素特别是大气污染物现场监测采样工作。

2.3 设备原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环境监测现场采集设备是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一个决定性干扰因素。特别是样本存储设备尤其重要,一旦用不合适容器存储采集样本,极有可能影响样本质量,有时甚至会出现完全不真实甚至相反的分析结论,从而误导应对策略的实施。比如,将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样本存储于金属容器内便极易改变样本的理化属性。再比如现场采集的水体样本因存储、冷藏(冻)设备不达标或采用非冷藏(冻)设备而导致水体样本理化特征变化,改变水体中的微生物发育状态、种类或数量等。基于此类样本分析所获结果与现实固废、水体环境现状必然存在明显差异。

2.4 技术原因。环境监测是一种系统性工程,涉及因素众多,各种因素均会影响到现场采样质量。因此,要求现场采样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采样技术,且应在采样过程中全面考虑各种采集对象的本质及属性,顾及它们的差异性。但由于技术人员培养、引进不足,继续教育滞后,培训内容跟不上时代变化,导致采样人员技术与现场采样需求存在现实差距。比如在土壤标本采集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壤样品均匀性,固体废弃物采样过程中细节把握不全面,采用此設备盛放彼样本,样本分析过程中样本提取部位、数量等与分析需要不吻合等等。

3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策略

3.1 采样方案的制定与完善。为保证现场采样工作顺利进行,提升样本质量,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正式实施前必须基于既有标准、规范制定完善的采样方案。方案中必须明确现场采样的基本原则、目的、目标及具体方案。并应注重现场采样方法、标准、规范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即应基于既有规范列出样本采集的整体性标准、方法,并基于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对方案中的各种方法、设备做出调整。应注重采集方案前瞻性。比如对于固废、废水、废气样本采集,可以在方案中确定必监或必采点,同时应在采集当天灵活增、减监测采集点。方案中同时应明确各项监测样本采集责任人,坚持谁采集、谁负责原则,坚持各采集、分析环节无缝对接原则。采集工作正式开展前,所有参与者均应熟悉整体采集方案,特别应强调采集样本存储、运输过程中样本理化特征保持,确保能够通过样本真实还原监测对象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3.2 关注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环境监测现场样本采集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参与者必须随时关注自然因素状况,尤其应注重气候环境变化,只要风力、风向、降水、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发生变化,即应对原有方案中的采集方式方法及设备等做出相应调整,特别应注重既设的监测点位选取与调整,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

3.3 强化设备配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设备的一个基本标准在于稳定性及灵敏性,稳定性要求采样设备必须能在各种环境中不受或少受外界因素影响,及时、准确获取各种监测数据信息。灵敏性则要求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设备必须能将既设监测对象的任何波动测获。

因此,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设备配置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设备配置的完善性,即应具备现场样本采集、存储、运输、分析等系列设备。其次,应注重不同监测对象的差异性、抗干扰能力选择配置合适的监测设备,注重设备配置的针对性。最后,应注重监测设备的完好性,及时检查、更换老化、损坏的监测设备或核心件,确保其监督不中断。

结论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但前期准备不充分,方案设计不合理,现场采样影响因素多等原因会导致采样质量无法满足现实现需要。因此必须基于采样方案设计、设备配置优化、提高采样人员技术水平、强化采样过程控制等策略来控制现场采样质量,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实现环境监测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永忠.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J].环境与发展,2019,31(1):157.

[2] 陈科峰.探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9,(2):69.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环境保护税立法应解决好三大问题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环境监测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