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传递温暖,走出孤独的心灵

2020-08-13曹婷

锦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音乐教学心理健康

摘 要:随着我国全面迈入小康,社会人士对于乡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音乐作为一种能够传递温暖表达情绪的方式,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音乐引导鼓励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将留守儿童在音乐中明白自己的父母为了给自己更好的生活而做出的努力,明白自己并不是被社会所遗弃的人群,从来帮助孩子们树立更强的自信心,向未来充满鲜花与爱的人生道路努力奋进。

关键词:留守儿童;音乐教学;心理健康

儿童阶段正处于一个人茁壮成长的黄金时期,而留守儿童往往由于父母不经常陪伴在身边的原因,缺少了感情上的关爱,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焦虑烦躁、敏感脆弱、患得患失的不良心理。留守中的儿童往往缺少足够的生活乐趣,性格较为内向,不喜欢与外人做过多的接触,只一心期待着父母的归家。而音乐教学作为一种能够表达情感与听者达成共鸣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让儿童在进行音乐的学习与演唱过程中,丰富儿童的情感表达,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茁壮成长。

一、音乐教学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教育,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导致其受到的家庭教育不足够。因此,这就需要学校与社会教育共同努力,弥补这份不足。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主要方式之一,学校方面责无旁贷。而音乐,拥有语言所不能及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音乐温暖留守儿童孤独的心灵,帮助儿童更好的发展。

(一)寓情于音,给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怀

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边,缺少了来自父母的足够关爱,极易产生自己是孤独的、无用的甚至是被抛弃的错误观念,长期被这种不正确的负面情绪所影响,自然会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不稳定不健康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与心理的共同影响下,留学儿童往往既渴望来自外界的关爱,又害怕这种感情的虚假与易逝。

(二)寓学于乐,调动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很多农村地区不重视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副科的教学,且往往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产生烦躁,甚至是厌学的心理,进而愈发封闭自己的心灵,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与表扬,从而调动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更加自愿自主的参与到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来,树立儿童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帮助儿童更好的全面成长。

(三)以乐辅德,帮助留守儿童提高综合素养

義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往往处于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懵懂却又善于模仿。因此,针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音乐歌曲选择往往偏向于例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方面,歌词朗朗上口,歌曲所蕴含的道德品质浅显易懂。

二、用音乐温暖留守儿童心理的策略

音乐作为传递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没有以丰富的情感作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是苍白而空洞的,更不能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孤独封闭的心灵。为了更好的让音乐传递外界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关爱,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儿童真正地了解音乐

音乐对儿童智力的开发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音乐教学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品鉴、学习和演唱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共情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与创造能力。作为一种新鲜事物,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留守儿童真正的走近它、理解他,从而融入它,学习它,才能更好地起到音乐教学的作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往往比一般的儿童更加敏感,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度,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特征出发,采取其能够理解并容易接受的方式。若是流于表面的班会或是讲座,这种不公平的特殊对待,会让儿童觉得这是对他们的施舍与怜悯,不仅没办法较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还可能会伤害到留守儿童敏感的自尊心,从而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更要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还需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根据留守儿童与普通学生不同的特征,适当的改进,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儿童能够更好的接受并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留守儿童教学音乐的选择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与抒发作者情感的方式,其具有一定的共鸣与感染能力,使听众在受到艺术熏陶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洗涤。在歌曲的筛选上,教师要注意选择,更饱含情感、通俗易懂的歌曲,如《拉着手回家》、《让我们荡起双桨》、《心愿》、《最好的未来》等歌曲,里面所包含的父母、学校以及社会对儿童的关爱,能对这个特殊群体起到正面的影响。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对音乐的教学,通过音乐特有的净化能力,帮助留守儿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消除其负面情绪,引导鼓励儿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

(三)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留守儿童接触到音乐的机会不多,平日的劳动学习中也很难拥有音乐的学习环境,没办法在音乐的氛围中得到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这就更需要教师初中音乐课堂的效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律动性较强的音乐,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看法以及见解,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及赞扬后,再带领学生通过律动、游戏、演奏、舞蹈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音乐、享受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下,放松自己的心灵。通过构建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对其的关爱,让其明白自己是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纠正其错误思想,让留守儿童能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帮助其树立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以更从容乐观的心态创建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铭源.提高留守儿童音乐素养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9(04)

[2]吴小虹.基于核心素养的留守儿童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8(09)

[3]陈琳;周显宝.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选择[J].江淮论坛.2014(04)

作者简介:

曹婷,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92年1月,籍贯:湖南永兴,工作单位:西安铁一中湖滨小学,专业:音乐,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学历:硕士,职称:一级职称。

西安市长安区区级课题,课题名称:《让音乐温暖学生心灵孤独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ATK408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音乐教学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