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模式分析与研究

2020-08-13朱成香

卷宗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服务模式

摘 要:文化扶贫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省级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扶贫服务的中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资源优势,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新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丰富文化扶贫服务活动。本文分析探讨了三种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模式的实施路径,期望对根除贫困的文化基底,推进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模式;多层次数字化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充分可肯定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将文化扶贫定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原生动力。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扶贫的实施主体之一,要积极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深入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创新文化扶贫模式。从当前各省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服务的实际情况来看,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主要包括面向贫困地区的多层次文化扶贫服务模式,结合数字技术的数字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以及针对基层图书馆(室)建设的文扶贫服务模式,这三种文化扶贫模式在国家文化精准扶贫中发挥出了显著的社会效用。

1 多层次文化扶贫服务模式

省级公共图书館在文化扶贫服务中要推进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起多层次的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使文化扶贫服务由浅至深过渡,稳步提升文化扶贫服务成效[1]。在多层次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中,要加强图书馆与帮扶对象的双向交流,树立主动服务的观念,积极开展个性化、深度化的精准文化帮扶活动,逐步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图书馆在多层次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中可采用以下服务形式:

1.1 浅层文化扶贫服务

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扶贫服务初期,可采用浅层文化帮扶服务形式,丰富服务活动。如,图书馆可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将与科技文化相关的图书、数字文献等下放到帮扶地区,尽量在农闲时组织读书活动;图书馆可在元宵节组织“猜灯谜”等传统文化活动,让村民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借此时机向村民赠送科技书籍[2];图书馆可采用“流动图书车”、“背篓图书馆”等服务形式,深入到偏远山区开展图书借阅活动。

1.2 中层文化扶贫服务

省级公共图书馆要在浅层文化扶贫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中层扶贫服务,不仅要重视图书资源的下放,更要重视专题活动的开展。省级公共图书馆可联合高校图书馆共同开展文化扶贫服务,针对贫困地区人口文化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现状,充分利用各馆的人力资源优势组建培训队伍,对贫困地区开展相关培训教育活动,如民主法治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培训、生产使用技术培训等,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使贫困户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增加贫困户脱贫的自信

心[3]。在中层扶贫服务中,省级公共图书馆还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组建志愿者团队,专门为留守儿童组织阅读辅导、故事讲读、绘画手工、知识讲座等方面活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1.3 深层文化扶贫服务

省级公共图书馆要将精准扶贫作为深层文化扶贫服务的立足点,要深入研究帮扶地区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扶贫政策,以及帮扶对象的切实需求,为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扶贫指导。省级公共图书馆要调动起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文化扶贫服务的积极性,要求干部职工深入到贫困户家庭中进行帮扶,实施一户一档制度,对各个贫困户建档立卡,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同时,图书馆干部职工要经常走访慰问帮扶的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境,尽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逢年过节赠送慰问金,或赠送扶贫物资,缓解贫困户的生活压力。

2 数字文化扶贫服务模式

在传统的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中,受扶贫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文化扶贫的成本较高,且扶贫服务实施阻力较大。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提高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效率,省级公共图书馆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数字文化扶贫服务模式,借助数字平台远距离传输文化资源,以破除客观环境条件对文化扶贫的限制。省级公共图书馆可开通基层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系统,向基层图书馆移送数字阅读器、电子阅报屏、互动终端设备、摄影机等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设备,以保证数字文化服务资源能够快速下放到基层图书馆[4]。在数字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中,省级公共图书馆可采取以下服务形式:

2.1 推送数字文化资源

省级公共图书馆可通过推送数字文化资源的形式开展文化扶贫服务,如面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创办“蒲公英梦想书屋”活动,面向农民开展“数字文化惠农服务”活动,面向基层图书馆开展数字文化资源讲座等,让贫困地区能够获得更多的数字文化资源。

2.2 数字化技能培训

在数字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下,数字化技能培训是落实“扶贫必扶智”理念的重要服务形式。省级公共图书馆应承担起“扶智”的责任,将农民工、中老年人、残障人群等群体作为数字化技能培训的重点对象,充分考虑到这些群体在文化水平、身体条件、工作情况等方面的特点,制定多元化的数字普及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字科技产品操作技能,进而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2.3 推广数字图书馆

在我国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中,数字图书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起着信息枢纽、信息节点的作用。所以,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制定贫困地区图书馆帮扶计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贫困地区搭建数字图书馆,尽量开通县级数字图书馆。省级公共图书馆要打通基层贫困地区数字文化服务的渠道,搭建数字图书馆平台,充分发挥出数字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与教育中的价值。

2.4 展播数字电影

省级公共图书馆要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经常开展数字电影展播活动,利用数字化技术播放电影,让基层群众感受到新时代的发展气息。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如投影仪、数字电影播放机、摄像机等设备,深入到农村播放电影。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针对特殊人群开展电影服务,如针对视障人群开展无障碍电影服务,创新文化助盲活动形式,增强数字文化扶贫服务的吸引力[5]。

2.5 搭建服务网络

在数字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中,要以完善的服务网络设施为基础,确保数字文化扶贫服务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省级公共图书馆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数字服务网络建设,为推进数字文化扶贫服务工作长效开展提供保障。省级公共图书馆可到贫困地区建立起流动服务点,搭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安装无线网络设备,以便于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顺利登录到数据库远程服务系统中,下载数据库中的资源,自主开展文化学习活动。

3 基层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模式

基层图书馆(室)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省级公共图书馆要加大对基层图书馆(室)的文化帮扶力度,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图书馆(室)的文化服务能力[6]。从当前基层图书馆(室)的文化资源配置情况来看,基层图书馆(室)普遍存在着资源稀缺、人才稀缺、文化教育职能弱化等问题,所以省级公共图书馆要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构建起基层图书馆(室)文化扶贫服务模式,具体可采用以下服务形式:

3.1 帮扶馆藏资源建设

省级公共图书馆可向基层图书馆(室)提供物质资源,改善基层图书馆(室)的硬件设施条件、馆藏资源条件和文化服务条件,提高基层图书馆(室)的文化扶贫能力。具体包括:一是省级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图书馆(室)捐赠书架、桌椅、计算机办公设备,优化基层群众的阅读环境[7];二是向基层图书馆(室)捐赠图书、期刊、电子资源,帮助其调整馆藏资源结构,扩大馆藏资源覆盖范围。在馆藏资源捐赠中,要将有关农业类的资源捐赠作为重点,满足基层群众学习的切实需求,帮助基层群众积累农业知识和技能;三是向基层图书馆(室)无偿借阅图书,或者有选择性地与基层图书馆(室)共享电子资源,进一步扩充基层图书馆(室)的优质资源。

3.2 帮扶人才队伍建设

省级公共图书馆对基层图书馆(室)的文化帮扶要以智力帮扶为主,幫助基层图书馆(室)建立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培养出更多的工作者。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省级公共图书馆要派工作队伍深入到基层图书馆(室)中进行现场指导,或者让基层图书馆(室)的工作人员来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参观学习,提高业务帮扶的实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还可借助微信、QQ等网络交流工具,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工作。二是省级公共图书馆要可开展图书情报业务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网络远程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掌握图书编码、排架、期刊加工等业务技能。

4 结论

综上所述,省级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文化扶贫服务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应有的力量。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扶贫服务中,要积极采用多层次文化扶贫服务模式、数字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以及基层图书馆文化扶贫服务模式,使文化扶贫服务覆盖到贫困地区、深入到贫困户之中,将文化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推进基层精神文化建设,真正实现“意识脱贫”、“文化脱贫”、“信息脱贫”。

参考文献

[1]高兵.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7):74-76.

[2]黄汝群.论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路径的探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6):104-105.

[3]黄萍.精准扶贫战略下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策略研究——以广西桂林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2):77-79.

[4]杨曰建.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9(7):114-116.

[5]东方.公共图书馆在国家文化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效用及实现模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1):140-142.

[6]严贝妮,卫玉婷.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精准扶贫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9(5):72-73.

[7]张国友.基于“共享·共赢”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2):42-45.

作者简介

朱成香(1978-),女,本科,济南市长清区图书馆副馆长、图书资料馆员,长期从事图书资料管理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服务模式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让阅读引领未来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