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谷幽兰 扮靓美丽中国

2020-08-13张蜜

绿色中国·B 2020年6期
关键词:兜兰兰科兰花

张蜜

今年5月29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开舱及搭载物交接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花卉协会会长、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手中接过搭载试验材料,标志着空间搭载圆满成功。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空间诱变试验材料包括兰花在内的中国传统花卉种质,利用太空综合诱变效应,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花色纯正、观赏期长、花型特异的观赏花卉新种质(品种)创制。此次航天育种,成为继传统育种、转基因育种之外的创新性花卉育种途径,不久的将来,有望为我国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按下快进键。

种类繁多的兰科植物

兰科植物约2.5万?3万种,约占植物种类的10%,是生物多样性的典范。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类型多样,花型奇特,芬芳清幽,包罗了大自然所有的色谱。兰花是园艺植物中观賞价值最高、最重要的植物类群之一。

兰科植物对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对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气候等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兰科植物的生存状况可作为衡量环境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然而,野生兰花生长区域狭窄。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歌咏《高山幽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幽静贞洁的兰花如山间隐士不求显达,只愿像烟霞一般被高山遮蔽。其身影,就连山间樵夫也不易发现。

我国古代医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石斛(兰科植物的一种)具有滋补、止血镇痛和消炎的功效。无论从观赏、生态、文化内涵,还是从药用等方面评价,兰科植物都具有极高价值,使得它广受欢迎。

保护兰科植物刻不容缓

兰科植物多为附生兰,巨树高枝或悬崖峭壁是其生境(生境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其种子在共生真菌帮助下萌发,合适又特殊的共生真菌对生态环境也有特殊要求,因而使兰科植物个体繁殖受到影响,导致兰科植物稀有。

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兜兰原生种只有70余种。在我国,野生兜兰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享有“植物大熊猫”美誉。我国特有的珍稀兰科植物——杏黄兜兰(俗称“金童”),在长达40?50天的花期中,花色发生三次变化:含苞呈青绿色,初开为绿黄色,全开为杏黄色,后期为金黄色,显得富丽而华贵。杏黄兜兰非常罕见的杏黄花色,填补了兜兰中黄色花系的空白。

人类为追逐经济利益而盲目采挖野生兰花,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兰花种群数量迅速减少而濒临灭绝。兰科植物全科所有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

迁地保护与原产地保护相结合

贵州省黔西南州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丰富,气候资源优异,是兰科植物的天堂。兴义市山多林多,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壤类型丰富,自然形成的腐叶土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疏松而透气,适合兰花生长。这里,被誉为“中国兜兰之乡”。

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缘”)是贵州省唯一的兰科植物研发机构——贵州省兰科植物工程研究中心,是参与国家多项研发项目(如: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Network Initiative简称STS计划)的合作者。800余亩生产基地里保育兰科植物2000余种,兜兰类:原生种30余种、杂交品种200余种;国兰类:5大类200余种;杂交兰及洋兰:230余种;石斛及其它兰属:120余种。

绿缘一方面利用我国特有的兰科植物原生种培育观赏价值高、生长迅速、抗性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兰花新品种,另一方面通过对栽培基质种类配比的筛选、光照和水肥管理等栽培条件的对比,得到不同类别兰科植物驯化栽培的适宜条件,为兰科植物保育提供保障。

基地的同一区域种植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兰花,花农了解它们的生长时段,进行差异性管理。以兜兰为例,为植株提供强弱适宜的光照,使其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提供湿润度适宜的培养土,保证排水良好,预防根部缺氧;夏季以喷水或喷雾达到兜兰生长所需的较高空气湿度;用软水浇花,避免因花盆内积水导致肥料堆积而产生肥害;定期杀菌,避免植株腐烂、死亡;对较大的植株施用更多肥料,满足其生长和综合需求;大型植株换盆移植时,避免破坏根部,如根部破坏,控制浇水,预防细菌入侵;保持流通的新鲜空气,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兜兰……利用“环境友好型”人工栽培技术,促进兰科植物物种保护和合理利用。

作为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兜兰研发与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兜兰属植物研发基地,绿缘与主体承建单位共同承担着保护兰科种质资源的职能和责任。他们建立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开展人工繁育与野外救护,进行兰科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保护生态学、繁殖生物学、基因组学、药用研究、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理论和前瞻性研究。

在基地模拟野生兰科植物的生境:由昆虫、微生物、真菌、其他植物与附生兰形成完整生物链丛生体,它们彼此依存缺一不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链丛生体的完整,阻止兰科植物资源灭绝,同时,也阻断其他物种消亡。

基地与科研机构保持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科研专家指导基地的技术、物种变化、杂交育种等。通过观察基地兰花的变化,科研人员开展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研究,进一步获取科研成果,揭示兰科植物的奥秘……科研机构的项目推进成为基地的主心骨。科研人员研究复制兜兰,基地扩繁,培育盆栽兜兰。一部分兜兰用于科研、保护,一部分兜兰进入园艺中心,成为家庭园艺的一份子,妆点千家万户。

他们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野生兰科植物移入基地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开展迁地保护。当野生兰科植物达到一定数量,再部分放归山上的原生地(距兴义市20多公里的则戎乡拱桥村红岩组就是绿缘基地的兰花野外放养地之一),实施原产地保护。

被中国花卉协会评为“2015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的绿缘总经理邓克云说:“我是在兴义山山野野里长大的孩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各种奇异的兰花从这里消失。”创业20余年历经数次挫折,有的甚至堪称灭顶之灾。但一提及硬叶兜兰、德氏兜兰杂交的魔术灯笼,杏黄兜兰、报春兜兰杂交的金币,硬叶兜兰、国王兜兰杂交的杂交兜兰……邓克云立马换了一种口气:“兜兰的人工育种使后代继承了父本、母本的优良特性,而且更加讨人喜欢。”提到绿缘在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斩获的4个特金奖、13个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等总计86个奖项,邓克云目光炯炯,语气里满是贵州汉子的执拗:“保护兰科植物这条路难是难,我还是会走下去。”

5月20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自科研院校、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几家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领导齐聚黔西南州兴义市,观摩绿缘兰花野外放养地兰花原生境,讨论兰花原生境苦苣苔、苔藓类、蕨类等伴生植物配套产业发展,探讨生态景观打造……开展了一系列“景观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同时发布的《地球宪章》中指出,“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多样性和美丽是一种神圣的职责。”踏实勤勉,孜孜以求,开拓创新的中国花卉人,正致力于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扮靓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兜兰兰科兰花
3种兜兰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潮汕地区兜兰属植物引种栽培适应性研究
兰花
兰花鉴赏
印尼发现兜兰新种
首届世界兜兰大会在夏威夷举行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珍稀兰科植物
河北省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