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需把控的几个方面

2020-08-13张长江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

张长江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遇到问题也越多,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大胆探索教学实践工作、认为在教学中要强化组织与管理,着力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效率和质量的因素。因此,教师要从课堂气氛、课堂管理和教学节奏这三方面去把控,打造高效课堂,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  把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6(a)-0246-02

1  课堂气氛的营造

课堂气氛是一个班级学生在上课中所表现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通常是指课堂中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与情感相结合所表现,由教师的教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的学风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教学双方关系的综合。

1.1 课堂气氛可分为积极乐观、消沉和对立三种类型

积极乐观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向上,教师的教学管理是宽松与严格相统一,良好的课堂纪律,学生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精力集中,思维敏捷。教师与学生充满着教与学的热情、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消沉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常常在课堂中心里感到紧张放不开、学习不感兴趣、精力不集中,心不在课堂上、思维反应慢、有时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对老师的要求,学生一般表现应付态度,课堂中很少主动发言,有的学生产生怕上课的心理特征。对立的课堂气氛往往是失控的,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老师或故意与老师对着干,教师失去了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把控。所以,对课堂气氛的营造,不仅影响授课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理想的课堂气氛应该是好学上进,认真求实、热情活跃、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秩序井然。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与主动设计。

1.2 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运作能力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任务能否顺利高质量的完成,那么要求教师在学生中具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形象,并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在精彩的授课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求教师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节奏,选择适宜的课堂密度、课堂强度、授课难度、授课速度。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合学生的所需,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能激发和唤起学生的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与兴趣,并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同时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开展阶段性比武竞赛,“小教员”登台献艺,岗位实习、见习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

1.3 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并对学生寄托较高的期望

教师的心理状态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愉悦健康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没有压力感到轻松,并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这就形成快乐、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上课时应带着积极热情、乐观稳定的情绪走进课堂,经常保持自信和智慧的微笑,以自己饱满的激情、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对每个学生形成恰合实际的良好期望,这种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精神鼓励,能产生强大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会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相反,如果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不同性格特点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让表现不好的学生感到老师看不到他们的优点而形成低期望,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并能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具有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阳光豁达的良好性格并对学生要有爱心。

2  具有规范的课堂管理

正规有序的课堂管理需要用规则来保障。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制定好规范的课堂管理规则,结合管理规则和课堂程序来制定课堂规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的主动遵守。而这些课堂规则在执行和实施中形成了课堂纪律,从而规范了课堂管理、保障了教学顺利进行。

2.1 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

合理的课堂规则是形成良好课堂纪律的前提条件,在制定课堂规则时要细致严紧,对学生听课、课堂发言、讨论、完成作业等要求具体。制定课堂规则应简短、明确、合理、可行,应通过教师与学生充分讨论,避免制定不合理、不科学规则。规则一般5~10条,规则内容的表述以正面引导为主,多用积极向上的语言使课堂规则真正成为较好的教学准则。

2.2 激发学生的积极行为

課堂规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如遵守纪律、专心听课、作业认真、积极思考等。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和强化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一是要社会强化。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接触、语言文字等增强学生的行为,如对表现好的学生微笑,热情地把手搭在学生肩膀上,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学生进行称赞,在班会上进行公开表扬等。二是要活动强化。是指学生表现出具体的课堂积极行为时,如学生参加实习、见习岗位实践活动取得好成绩时,到周末奖励可观看一场电影。三是行为协议强化。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鼓励和强化积极行为的协议,如“期中科目比武竞赛前三名上比武竞赛风云榜,在一个月内每周测试成绩都达90分以上,被评为月优秀学生可佩戴大红花照片上光荣榜。

2.3 在课堂管理中要掌握学生心理状态,调动学生主动注意

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针对班级学生特点,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爱好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一是对所授新知识的注意。在教学中要对学生不断传授新知识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学有所获。二是让学生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应用到实践中去。大家熟知对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学有所用,不能纸上谈兵、离开了“用”,学就失去了价值。学习中只有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才能检验学习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学习主动性一般在没有困难情况下容易产生和保持。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需要学生具有自觉的、自动的主动去注意,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持久和集中,培养学生注意的意志力,锻炼和增强注意的自我调节水平,强化学生主动注意的心理状态,来扩大老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量。

3  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

教学节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快慢、强弱等。在教学中,人们一般把教学节奏叫“速度”即讲课的快慢,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授课速度的快慢只是教学节奏的一分面。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不仅体现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同时也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3.1 根據课堂教学规律掌握好教学节奏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学生是活动主体方面。教师的教学节奏的快慢要根据课程章节的难易而定,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自身要求和努力程度而定。这里只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变化看,根据教学经验,一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时间阶段,学生变化规律一般是:开始阶段,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中间阶段,学生情绪稳定,能做到听课注意力集中;结尾阶段,学生听课有疲劳感,盼着下课、这时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要根据一节课学生听课的变化规律,把控好课堂教学节奏,开始阶段可以宽弛一些,讲好引课、慢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集中起来;中间阶段是一堂课的黄金时段,要充分利用,教学节奏应该加强、加紧、加快,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结尾阶段,教学节奏自然放慢、教师要做好小结,让学生的一堂课学有所获并轻松结束。

3.2 按纲施教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教师加强教学课堂设计,这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具体施教时,教师一方面按大纲和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节奏,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对授课知识的接收情况看、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做好授课节奏上的调整。如授课的内容难度小,教学节奏就加快;当教学内容难度大,部分学生听不懂,那么就要放慢授课节奏把难点讲透、讲明白。另外,教师在授课中要根据专业课中的理论授课,实作课、外场实习课等,要考虑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适当调节教学节奏。

3.3 教学节奏的控制因教师而异

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相同情况下授课节奏也不一样。有的教师上起课来,授课内容舒缓如流水,缓缓渗入学生心田;有的教师上课时激情高仰,声音洪亮,如重槌敲响鼓,声声响印在学生的脑海里。由于教师的性格、习惯,知识素养等综合素质不同,对教学节奏把控也不同,因此教师上课的节奏、风格不是千篇一律。从目前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来看,他们大都喜欢较快节奏,作为教师应尽量适应他们的特点和要求。

总之,课堂教学的把控需要教师具备应变能力和敏锐的观察、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置等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形成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强化课堂组织和纪律上的严要求,掌握好教学节奏这三个方面,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就会取得最佳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西敏.关注教学细节,感悟智慧课堂[J].中国校外教.2012(12):155.

[2] 李海兰.营造民主氛围,培养乐学情感[J].教苑荟萃,2010(3):54.

[3] 徐创华.优化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J].学周刊,2020(12):102-103.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