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林草之声
2020-08-13耿国彪
耿国彪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话题,备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实现全面小康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署。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直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中国的大局观、整体观,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今年全国两会中,来自林草系统的代表委员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代表委员共同发出了“两会上的林草之声”。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多方出击,积极联络采访这些代表委员,将他们就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议案和提案呈现给广大读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在全体林草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编者按
孙建博:国家要加强森林防灭火一体化建设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处置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如何积极扑灭,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是当前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林业英雄孙建博提交了两份关于加强森林防灭火的建议。孙建博代表在与记者的通话中,一直在强调国家一定要加强森林防灭火一体化建设。
火灾是森林经常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对森林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森林火灾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灾森林面积约13505公顷。
“2020年3月30日16时,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经过68小时的鏖战,付出了19个鲜活的生命,这场令全国揪心的大火才最终被扑灭。”孙建博心情沉重地告诉记者,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之后,我国实施了严格的森林防火、灭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深刻改变了自然林火情势。“持续的暖干化气候和禁伐,导致松针、落叶、枯枝等林下可燃物增多,必然会加剧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强度,且明火扑灭后易发生复燃,使当前的森林防火形势愈加严峻。另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达到林区或在林区周边的人为活动日益频繁,也是引发森林火灾的绝对因素。据应急管理部统计信息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已查明起火原因的森林火灾中,人为引发占99.6%。”
针对近两年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孙建博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他告诉记者,森林防灭火的“防”和“灭”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在现阶段森林灭火主要力量从林草系统内分离的情况下,防火仍归林业局、国有林场(林区)、乡镇,火灾扑救由应急部门组织,森林公安负责林业执法,“防”和“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三个部门分别管理,“多龙治水”,很容易在一些环节上造成相互不衔接;尤其是在初级火情火灾的及时处置上,由于改革后林业部门、国有林场(林区)、乡镇等一线的扑火力量弱化了,无法及时阻止火情的蔓延,做不到森林火灾扑救的“打早、打小、打了”原则,小火往往也成了大火。“要想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对自然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侵害,必须进一步理顺森林防灭火的体制和机制,切实加强森林防灭火的专业化、科学化建设,加强森林防灭火一体化建设。”孙建博说。
孙建博随后以原山林场的防火实践为例向记者讲述了科学防灭火体系的建设。
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坐落在鲁中山区,森林面积4.4万亩。虽然不大,但林片分散,插花地多,周边与67个自然村插花交界,管理难度大。长期以来,原山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全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在长期实践中提出了“以人为本抓防火”和“防火就是防人”的科学理念,从队伍建设、制定预案、组织培训、适时演练、总结规律、建章立制、责任落实、后勤保障、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体系,形成了全覆盖防火网络,林区内连续24年没有發生一次森林火灾。具体做法:一是始终坚持以林为本。采取集团购买林场服务的办法,以林养林,以副养林,每年在人员、物资、道路等防火基础建设方面投入近千万元。建立了山东省第一支专业防火队、第一支专业防火摩托车队和防火预备队等专业防火队伍,在队伍建设上实行长效机制,确保扑火力量的稳定性。对于专业防火队伍的培养立足于实战,本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原则,爬冰卧雪,野外作业,每年沿林区外围、插花地段打烧防火隔离带70公里。结合隔离带的打烧,要求专业防火队员实战训练不少于60天,营林区一线人员不少于30天,防火预备队不少于10天,大大提高了原山专业防火队伍的实战技能。原山专业防火队先后出色的完成林区周边和省内的增援扑火任务300多次,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作“春雨”。二是“防火就是防人”的科学理念。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对外“防”容易引起火灾的人,对内“防”担负防火责任的人。为从源头上加强火源管控,彻底消除火灾隐患,1997年林场顶着各方压力,挨家挨户做工作,先后从林区内迁出坟头2000座,建立了园林式的长青林公墓。三是构建大区域防火体系。自2014年以来为周边乡镇配备了2000多台套的防火物资和装备。林场与大区域防火体系下的各乡镇、村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对所有火警火情做到了“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置”,对打造鲁中森林防火屏障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根据原山林场的防火实践和充分的调研,孙建博代表建议:
一是“防”和“救”不能人为的割裂开来,必须加强森林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按照《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严格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压实各方责任,应急、自然资源、森林公安、林场等各部门加强协调,科学配合,群防群控,提高应对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明确火场的指挥权问题,在实际扑救中充分尊重、征求基层林场(林区)和乡镇分管干部的意见,坚决避免因不了解地形、地貌、火势走向、气象变化等客观因素而胡乱指挥,坚决避免无畏的“英雄主义”式的牺牲,最大限度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二是基层一线的林场、乡镇扑火队伍要成为实现火场初级阶段控制的有效力量。一线队伍的弱化将使几十年来在实践中得出“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在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的同时,非但不能削弱基层扑火力量,反而应当在财政、编制等方面大力支持国有林场(林区)、乡镇等地方一线扑火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森林火灾扑救的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森林火灾的扑救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声响,什么样的火焰,什么样的空气味道,在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的判断里,都有着微妙的作用,都能成为他们临场决断的依据。森林武警转到应急部门后,改变了消防人员过去那种短期服役下缺乏火场实战经验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参加实战两个方面,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四是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在火情监测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3种形式,即地面巡护、瞭望台监测和空中巡护。前两种主要依赖于人的因素,而且视线受限,无法保证24小时不间断及时监测。近年来卫星监测林火技术兴起,红外线监测、雷达监测等新技术在森林火灾的预防中也得到了应用,大大提高了林火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科技手段,最大限度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五是提高各种措施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综合应用。风力灭火机、泡沫灭火车、消防水车、直升飞机、灭火炮等诸多灭火器械机具,都是近年来我国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受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在实战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地必须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现场指挥要求,综合采取各种手段,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施引水上山工程。
六是用社会学手段做好森林火源管控。“人为引发”仍是当前引发森林火灾的首要原因。农业秸秆焚烧、野外用火、祭祀风俗等频繁的人类活动一直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因此,守住山、管住人、看住坟、盯住人是“以人为本抓防火”的关键,淄博等地提出的“小手拉大手、防火进校园”和原山林场长期坚持的“防火就是防人”,都是从源头上加强火源管控的成功范例,可推廣、可学习、可借鉴。
昝林森:加快启动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建设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秦岭处在中国腹心地带,是与中国昆仑山一脉相承的中央山脉。大秦岭既是中国地理中心,又是中国生态精髓,既是中国南方与中国北方的分界线,又是两大母亲河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有“中央水塔”“生物基因库”之称。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科院院长昝林森建议加快启动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视。2015年1月,习总书记到陕西视察时指出:秦岭是中国的地理标识,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我们要保护好秦岭一草一木。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昝林森代表说,建设秦岭国家中央公园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建议有关方面对于建设秦岭国家中央公园给予高度重视,加快启动建设。
在谈到建设国家中央公园秦岭具有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时,昝林森代表给出了五个极具说服力的因素。
一是秦岭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典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学研究价值。秦岭—大别造山构造带与扬子陆块、华北陆块并称为我国大陆中东部地区的三大基本构造单元。秦岭坐落在我国大陆东部的最高峰。前古生代以来的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奠定了山体的基础。秦岭潜藏有嘉陵江索源侵蚀袭夺汉江源头的事实,有凤凰山南侧断陷、槽沟梁隆起、汉江南折、月河盆地形成的沧海桑田的变化。古老的汉江及其支流作为先成河,比秦岭隆起还早,至今依然还在流淌。秦岭不仅拥有高、中、低山地貌,也有冰川地貌、冰缘地貌和蛇曲地貌。秦岭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水作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
二是秦岭为全球同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各类保护地密集分布。秦岭地区的物种起源古老、区系复杂、分布典型,是世界同纬度地区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和许多珍稀物种的唯一或重要栖息地,素有“动植物王国”、“天然中草药库”的美誉。生态系统完备、典型,兼具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特点,从海拔500米(关中平原)到371.2米(太白山),垂直高差3200多米,森林植被由栓皮栎林带、锐齿栎林带、辽东栎林带、红桦林带、牛皮桦林带、巴山冷杉林带、太白红杉林带、灌丛草甸带依次呈现,垂直带谱明显,具有华北、华中和横断山脉三个地区交汇融合特征;有种子植物约3446种,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12%,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26种,植物区系是我国华北、东北、蒙古高原、中南、西南和青藏高原植物等成分的交汇地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秦岭也是古北界与东洋界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和分界线,已发现有脊椎动物722种,其中兽类144种、占全国兽类总种数29%,鸟类399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34%。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80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誉满全球。分布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23处,朱鹮、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成功拯救与保护,为秦巴山区以及汉江、嘉陵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演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秦岭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典范。
三是秦岭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多城市集群的水源涵养地。秦岭与青藏高原、大小兴安岭并肩构成了中国大陆的生态安全屏障;峰峦叠嶂,沟壑纵横,绵延400多万平方公里,庇护着汉江、丹江和渭河中下游十多座大中型城市、数以千万计的人居用水和生态环境安全,是关陇、成渝、江汉和中原四个经济核心区的重要生态依托;是长江、黄河水土流失控制区的枢纽地带。秦岭每年的水资源涵养量达2.22×1010m3,约占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的50%,为嘉陵江、汉江、丹江、渭河源源不断地补充着水源,使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可能。森林覆盖率达70%,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生态保障。
四是秦岭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秦楚巴蜀文化的荟萃地。秦岭是人类的摇篮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蓝田猿人、炎黄大帝曾在此生活,留有足迹;孕育的汉江和渭河及其支流滋养了江汉大地、关中平原等丰饶土地,孕育了繁盛的周秦汉唐,开创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凝铸着中华五千年历史发展的气魄和胆识。秦岭以它的壮阔与美丽吸引来大批文人墨客,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名人曾游历秦岭,写下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篇。儒、释、道思想文化在秦岭交汇,形成了楼观台、南五台、兴教寺、草堂寺、净业寺等大小庙宇400多处。大散关、函谷关、武关凭险而设,成为护卫关中的军事要塞;陈仓古道、褒斜古道、子午古道、秦楚古道等商贾、马队川流不息,成为翻越秦岭,进行物质交流、文化传播的通衢。秦岭还是现代社会历史巨变的见证者,华清池的兵谏、智取华山的惊险、宝成铁路的传奇、南水北调工程的宏大壮阔和惠民,都与秦岭有着必然联系。
五是秦岭山水交融,自然景观丰富壮美,极具稀缺性和垄断性。秦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是我国重点森林生态旅游区。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 / T18972—2017)体系的分类,秦岭地区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产品和人文活动共8个主类、28亚类、104基本类型、2180多个旅游资源单体,被誉为人文和自然综合旅游地。秦岭地区现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3处、森林公园49家、风景名胜区19处、地质公园6处,以及国家湿地公园4个。华山、骊山、太白山、金丝峡等景区已成为国家著名旅游胜地。太白山六月积雪、植被垂直带谱、第四纪冰川遗迹,翠华山的崩塌地貌,紫柏山的岩溶地貌,冰晶顶的原始森林,以及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野生动物景观,都属垄断性资源,已成为秦岭的旅游名片。
张周平:建议将黑颈鹤定为国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提案议案备受关注。記者注意到其中涉及国鸟推选的提案议案数量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张周平对记者说,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国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那些被选定为国鸟的一定是为这个国家人民所喜爱的、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因此,张周平代表建议将黑颈鹤定为国鸟。
国鸟评选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60年,第十二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的与会代表,呼吁世界各国都选出本国的国鸟,以在国民中普及保护鸟类的思想。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定了国鸟。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国家之一的中国,至今没有确定国鸟,与我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张周平代表说,尽快确定国鸟,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的实际行动,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为此,建议将中国飞禽中体型较大、姿态俊逸、动作优雅的黑颈鹤,定为我国国鸟。”张周平代表说,鹤,在我国被称之为神鸟、仙鸟。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有《鹤鸣》篇,“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人们还把贤人比喻为鹤。因为鹤的年寿长,所以《淮南子》有“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的名句。在中国,鹤成为长寿、吉祥、尊贵的象征。
张周平代表给出了将黑颈鹤定为国鸟的六大优势:
一是历史性。我国《诗经·小雅》中,即出现了“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句。《东周列国志》则记载了懿公因喜好鹤,耽乐怠傲,不恤国政,在外敌入侵时,须臾国亡。明清时代将仙鹤作为一品文官补服的图案。由此看出鹤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二是文化性。在中国浩瀚文海中,关于鹤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名人轶事、各类名著不胜枚举。诸如煮鹤焚琴、云中仙鹤、杳如黄鹤、闲云野鹤、梅妻鹤子、驾鹤西游、鹤立鸡群、鹤鸣九皋、鹤发童颜、风声鹤唳等,不胜枚举。而且,典故及名人轶事繁多,我国的许多地名都带有“鹤”字。特别是在西北某些地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仙鹤就是黑颈鹤,而不是丹顶鹤,在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云南的藏区,仙鹤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当地人们心目中仙鹤就是黑颈鹤。
三是代表性。我国野生飞禽种类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有金雕、丹顶鹤、白鹤、黑鹳、红腹锦鸡、胡兀鹫等,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黑颈鹤是其中数量最为稀少,分布区域广,占据面积大的野生禽类。且黑颈鹤形象俊健可爱、动作优雅,栖息于青藏、云贵高原,因而承载着高原生物顽强向上的精神,与我国西部人民顽强的生活、工作状态相呼应,恰恰应对了高原儿女在艰苦环境积极进取的高原精神,也符合人文、绿色的环保理念。因此,黑颈鹤作为野生禽类的代表、生物多样性国家的一个品牌,具有重要的科研、文化交流价值及观赏价值。
四是独特性。黑颈鹤为中国特有。目前,在自然界生存的黑颈鹤总数约1万只,我国居多,约占96%,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世界濒危鸟类。
五是新闻性。黑颈鹤多数分布于藏、苗、羌等少数民族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有700—800只。经过20多年的大力保护和深入调查,现已增加至10000余只。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和各族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野生动物的工作成效。黑颈鹤成为国鸟之后,其新闻价值将会越来越凸显。
六是神秘性。在藏族地区,黑颈鹤被人们视为“神鸟”、仙鹤,传说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牧马人、佛祖派来的使者。黑颈鹤经常与牧民的马群在一起活动,相安无事,而且可以给牧民带来吉祥,已经成为藏民族的精神图腾。
张周平代表最后说,无论从生物、地理,还是从历史、人文、民族等各个方面来看,黑颈鹤成为国鸟都有其深厚的天然优势、民间基础和文化底蕴。2020年,中国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主办国,如果能将西部地区人民心中的神鸟黑颈鹤确定为国鸟,将会产生更加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亮点,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洪:建议建设长江上游川渝“两岸青山?千里林带”
川渝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尤其是成渝地区聚集了该地区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水土流失和污染防治是这一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长江上游川渝地区两岸水土流失治理难、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难、造林绿化质量不高、城乡生态修复困难多、生态屏障功能弱等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府参事张洪建议建设川渝“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
张洪委员指出,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总面积56.84万平方千米,占整个长江流域面积的57%。截至2018年末,川渝地区总人口规模超过1.14亿人,约占长江上游人口规模的67%;根据我国2014年颁布的城市规模分类标准,川渝地区包括2个超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17个大城市和1个中等城市。人口密度约为200人/每平方千米,远高于长江上游其他区域的人口密度(其他区域约130人/每平方千米);地方生产总值为5.65万亿元,约占长江上游生产总值的71%。川渝地区主要的河流包括长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大渡河,主要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量约为3.7亿吨/每年,其中雅砻江段水土流失量为1.07亿吨/每年,岷江段水土流失量为3410万吨/每年,嘉陵江段水土流失量为2787万吨/每年,大渡河段水土流失量为6311万吨/每年。水土流失严重,这与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干扰有关。川渝地区主要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其中林地15521平方千米,占整个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34.47%,其次是耕地,面积为14208平方千米,占整个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31.56%,而草地面积为10897平方千米,占整个河流两岸3千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24.20%。
张洪委员说,长江上游川渝地区虽然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占比超过58%,但是由于沿河分布的林地和草地分布零散,未沿河流呈带状分布,林地和草地发挥水土保持的能力未被最大化的利用。长江上游川渝地区生态脆弱,同时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尤其是三峡库区最为脆弱。对整个长江下游区域起到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川渝地区在“自然-人工”二元干扰下,其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
为此,张洪委员建议建设长江上游川渝“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他提出五项具体举措:
一是设立国家级生态建设项目。像建设三北防护林、京津冀防沙带一样,建设长江上游川渝“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争取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走廊建设的重点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进行规划、建设。
二是加大川渝长江两岸营造林支持力度。围绕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资源利用、开发保护和空间治理,科学合理确定规划区造林绿化用地。建议国家核减长江两岸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植树造林空间,充分利用好各类园区土地和农村“四旁”土地,挖掘造林绿化空间,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提升森林覆盖率。
三是按照“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支持川渝地区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长江两岸第一层山脊线,嘉陵江、涪江、渠江和三峡库区回水区范围内营造林工作,建设沿江美丽风景线,积极推进宜林地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一体化推进华蓥山、明月山、铜锣山、四面山、大巴山、大梁山等主要山脉的生态修复,消灭荒山荒坡和林中“天窗”。加强川渝地区湿地建设,开展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流域湿地保护和退化河湖湿地修复,加强小型溪河、沟渠、塘堰、稻田等小微湿地建设,构建川渝地区湿地连绵带。
四是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修复与民生保障。加大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搬迁补偿力度,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改革试点,增加农民生态财产性收入。完善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展沿水岸100米范围内非国有土地、林地生态赎买造林建设生态拦截带。
五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中央加大“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投入。一是设立林业重点项目,加大长江川渝两岸营造林力度。二是三峡后续扶持资金继续支持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和消落带建设。三是加大横向生态补偿和纵向转移支付的力度。
李建安:建议实施农林大学生定向招生培养计划
长期以来,高校农林类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招不上,下不去,留不住”现象,导致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普及难、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难,急需加快农村本、专科专门人才培养步伐。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李建安建议,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农林大学生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实现农村地区专业人才本土化培养,破解当前农村人才的瓶颈制约。
李建安代表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人力资源科技文化水平是乡村振兴的瓶颈制约。据 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91.7%,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 7.1%,大专及以上的仅占1.2%,绝大多数乡镇农技站、林技站、种植企业没有正规本科生。
李建安介绍说,针对农村地区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和农林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现状,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面向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在农林高校等较大规模实施了定向招生培养计划,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操作不规范、违规违约等不良现象,2005年教育部发文基本叫停。2012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学〔2012〕2号),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源,定向招收公费师范生和公费医学生,极少数省区还实施了农技特岗生定向招生计划,如湖南省自2019年起用4年时间定向招收2500名基层农技特岗生,均受到社会欢迎。目前,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专业覆盖面和招生规模很小,紧缺急需的林业类专业未纳入,基本采用单一的“公费生”方式,扩大招生规模的财政压力大,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战略的需要。
“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农林大学生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实现农村地区专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是破解当前农村人才瓶颈制约的最有效办法,客观上还可显著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解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压力和保障教育公平。” 李建安说。
为此,他建议:
一是全面实施定向招生培养计划。面向农村地区生源和农林类专业,单列农林定向生和农林特岗生招生指标,研究制订降分录取、减免学费、财政支持、企业资助等多元化激励政策,鼓励学生从农村来、到农村去,实现农村人才本土化培养。
二是改革定向培养模式。培养单位要改革定向培养模式,培养实用新型农林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定向培养工作的评估管理;支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定向培养工作。
三是优化定向就业创业环境。鼓励面向农村多渠道就业创业,做到人尽其才;设立自主择业专项人才津贴,支持本土农林企业定单培养和定向招聘;人社部门在入岗入编、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制订特殊优惠政策;教育主管部門相应调整高校就业质量评定标准,将定向回农村就业的视为高质量就业。
四是加强招生就业监督管理。研究制订针对培养单位、用人单位、毕业生的监督管理和约束办法,防止和整治定向招生就业工作中的违规、违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