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
2020-08-13管世该
管世该
摘 要:供应商管理属于供应链环境下的重要环节,对于供应链的应用质量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实现对供应商的科学分类管理,强化跟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成为了企业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分析,因此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还要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工作,为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商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6(a)-0181-02
1 供应商质量管理概述
在供应链环境下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力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满足消费者们的具体需求,还要促进供应商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跟科学化的方向不断进行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进行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供应链体系中一般会以零售商或者生产商或者核心企业。因此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在结合了供应链完整性基础上进行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确保供应商质量控制措施的可行性跟有效性。企业还要对自身生产产品的使用期限以及目前所处的生产阶段进行监督,实现供应商质量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质量管理系统的合理构建,来为供应商质量评估以及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工作中,需要将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以及产品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保障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合理性跟科学性。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工作并非是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督与管理,而是需要选择几个关键节点来进行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难度以及工作量,对于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2 供應链环境下供应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我国很多企业多是将管理重心放置在产品的生产质量上面,对于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供应商作为对企业提供原材料以及其它服务的供应链上游主体,如果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还会直接影响到下游企业的生产,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最终还会导致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失。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都缺乏规范化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很多检验程序都流于形式,也就难以获得 预期的管理效果。
2.2 供应商质量管理环节缺乏准确性
对于部分生产型企业,其产品质量也是保障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就需要企业能够加强对产品原材料以及中间服务的质量管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还存在有对供应商管理概念认知不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充分落实供应商管理工作内容,并没有构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一形式下,很多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工作多是进行原材料的检查跟评估,对于供应商经营资质的评估环节多是一带而过,这样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供应商质量评估效果,对于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2.3 缺乏供应商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供应商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也已经构成了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但是目前依旧缺乏对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机制以及改善措施。很多企业在进行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将工作重心放置在材料质量上面,但是因为质量管理评价机制的欠缺,对于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也难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解决,直接影响到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效果。很多企业在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私人关系或者采购部门的以往工作经验来进行,导致了效果评价机制的效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3 供应链环境下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的几点策略
3.1 完善现有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
在供应商管理体系的构建跟完善过程中,需要就管理流程以及管理机制两方面入手,提升企业自身的供应商管理水平。目前我国一些供应商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具体包含有发现产品问题后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处理以及反馈意见主体不明确等等,直接影响到了供应商质量管理效果。对于这些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企业能够强化自身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当企业在产品材料质量检查后发现了问题,需要立即对质量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汇报,在经过进一步的审核之后及时跟供应商进行联系,查询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严格避免有问题的原材料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借此来保障产品的生产质量。
3.2 构建双向质量控制机制
为了强化企业跟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力度,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效果,需要企业进行双向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双向管理机制中需要供应商积极加入到企业的生产环节内,加强跟供应商的沟通力度,这样也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各种原材料以及设备的使用规则,对于施工企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企业可以跟设备供应商进行双向质量控制机制的构建,针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跟供应商进行沟通,这样就可以在出现了设备生产故障之后,第一时间内跟供应商们进行沟通,进行设备问题的及时解决,确保产品生产环节的可靠性跟效率,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双向质量控制机制的应用,能够强化企业跟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给与企业更加专业的材料知识指导,对于企业生产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3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效果评价机制
为了达到预期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效果,还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健全现有的管理效果评价机制,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效果,为企业的正常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的供应链质量管理部门还要联合技术部门来进行网络评估平台的构建,针对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平台中录入供应商的基本信息、提供的材料名称、数量以及供应商的产地等等,这样也能够对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企业在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解决,保障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效果。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供应链经营模式进行发展。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体系的上游部分,供应商管理效果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也就需要企业能够加强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强化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储威.复杂供应网络下的次级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0(6):157-158.
[2] 王迎春,王雷,姜彤.基于精益供应链供应商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8(10):147-150.
[3] 李建利.S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