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梁黑山羊种质特性研究与地方标准制定

2020-08-13梁茂文毛杨毅赵瑞生薛艳蓉李建国杨子森王小平宋照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屠宰率黑山羊吕梁

梁茂文 ,毛杨毅 ,王 呈 ,赵瑞生 ,薛艳蓉 ,田 歌 ,李建国,刘 波,杨子森,王小平,宋照平

(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32;2.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山西太原030001;3.临县农业委员会,山西临县033200;4.柳林县农业委员会,山西柳林033300)

保护地方山羊特有基因,挖掘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推动地方品种资源的创新利用及特色畜牧业发展对调整和优化我国养羊生产的产业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特色羊肉需求具有积极意义[1-5]。农业行业标准是农业依法行政、技术推广、市场监督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技术依据,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6]。吕梁黑山羊是我国北方山区最原始的山羊优良种质资源,具有明显的生产地域性,养殖历史悠久,外貌体型独特,肉质细嫩鲜美,深受当地群众青睐[7-9],但由于其地域及相关科学研究较少,吕梁市这一特色资源利用、发展十分滞后。因此,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吕梁黑山羊选育提高研究课题组于2016 年5 月至2017 年6 月以吕梁黑山羊主产区的临县、柳林等选育点吕梁黑山羊为研究对象,采取形态学和行为学观察、生产性能测定等方法,对吕梁黑山羊种群体型外貌、体质量、体尺、产肉性能、绒毛性能、繁殖性能等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DB14/T 1633—2018 吕梁黑山羊》地方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吕梁黑山羊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选育、开发、规范化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选择在吕梁黑山羊的主产区吕梁市临县、柳林两县。该区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 000~2 000 m,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2%。属半干旱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量通常在450 mm 以下。年平均日照时数2 351~2 871 h,无霜期一般为133~178 d。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

1.2 试验羊来源及规模

试验羊以临县刘家会镇、柳林县柳林镇的核心选育场为主,兼顾部分示范养殖合作社和农户以及少量本单位试验场吕梁黑山羊,总计766 只。其中成年羊 327 只、青年羊 244 只、羔羊 195 只(表 1)。2016 年5 月至2017 年6月进行观察、测定、登记。

表1 吕梁黑山羊试验羊来源及规模统计 只

1.3 饲养管理

吕梁黑山羊以放牧为主,每日放牧采食5~6 h,冬季归牧后补饲少量秸秆和玉米。示范养殖户饲养管理有所提高,在放牧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如残次枣等)合理配制价格低廉、营养丰富的补充饲料,同时做好圈舍消毒、羊只免疫、驱虫等防疫工作。核心选育场饲养管理较科学,能够及时分群管理,抓好羔羊初生、断奶,母羊妊娠、产羔及公羊配种等关键饲养点。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体型外貌鉴定 对70 只成年羊进行肉眼鉴定和评分鉴定[10]。评分鉴定时,按照制定的体型外貌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方法采用百分制,以系数给分法进行评定,根据得分多少定出等级。定级标准为:公羊,一级以上为90 分,80~89 分为二级。母羊,一级以上为85 分,75~84 分为二级。各部位给分标准为:整体结构,公羊30 分,母羊35 分;体躯,公羊 28 分,母羊 25 分;睾丸、乳房,公羊 10 分,母羊 10 分;四肢及蹄,公羊12 分,母羊 10 分;被毛,公羊 20 分,母羊 20 分。

1.4.2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分别对初生、3、6、12 月龄羊和成年羊进行体质量及体尺(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测定。

1.4.3 产肉性能测定 测定20 只周岁和成年羯羊的体质量、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质量和净肉率等屠宰指标。

1.4.4 绒毛性能测定 分别对不同性别的周岁羊(212 只)和成年羊(214 只)的产绒量、剪毛量进行称质量、记录。

1.4.5 繁殖性能测定 测定20 只公羊的射精量和精子密度,40 只母羊的性成熟期、适配期、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平均产羔率等。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 软件整理分析,并对不可信数据进行剔除。

2 结果与分析

2.1 吕梁黑山羊的品种特征

2.1.1 外貌特征 吕梁黑山羊毛色以黑色为主,青色、棕色次之。头清秀,额稍宽、覆盖卷曲状粗毛,耳薄。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壮,母羊角细小,多为撇角。四肢端正,强健有力。体型中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躯呈长方形,后躯高于前躯。公羊的睾丸、母羊的乳房发育良好,乳头大小均匀。

表2 吕梁黑山羊体型外貌评定结果

从表2 可以看出,吕梁黑山羊体型外貌评定达到一级羊标准的公、母羊占比分别为15%和10%,达到二级羊标准的公、母羊占比分别为60%和54%,二级以下的公、母羊占比分别为25%和36%。

2.1.2 适应性 吕梁黑山羊是在吕梁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当地群众的精心选育形成的集肉、绒、毛、皮多用型的优良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吕梁山脉的吕梁市、忻州市和临汾市及周边县区,产区海拔1 300~3 000 m,表现出抗病抗逆性好、采食能力强、耐粗饲等特点。能够适应气温低、春季干旱、夏季多雨潮湿、秋季阴雨冷凉、冬季干燥寒冷的恶劣环境。

2.2 生产性能

2.2.1 体质量、体尺 由表3 可知,2 个选育点羔羊平均初生质量:公羔(2.12±0.24)kg,母羔(2.01±0.28)kg;3 月龄羊平均体质量:公羊 (11.58±0.76)kg,母羊(11.2±0.56)kg;6 月龄羊平均体质量:公羊(15.84±1.30)kg,母羊(14.7±1.34)kg;周岁羊平均体质量:公羊(24.27±2.26)kg,母羊(22.46±2.30)kg;成年羊平均体质量:公羊(36.22±3.037)kg,母羊(30.07±3.56)kg。

表3 各龄吕梁黑山羊体质量、体尺测定值

2.2.2 产肉性能 由表4 可知,对临县、柳林2 个选育点20 只羯羊屠宰测定统计,临县选育点成年羯羊屠宰率为52.20%,净肉率为32.40%;周岁羯羊屠宰率为45.82%,净肉率为31.05%。柳林选育点成年羯羊屠宰率为52.38%,净肉率为32.67%;周岁羯羊屠宰率为45.88%,净肉率为31.13%。两地成年羯羊屠宰率平均为52.81%,净肉率平均为32.54%;周岁羯羊屠宰率平均为45.85%,净肉率平均为31.09%。

表4 各龄吕梁黑山羊屠宰试验结果

2.2.3 绒毛性能 由表5 可知,吕梁黑山羊绒、毛产量变动范围较大,由于其常年放牧,喜钻灌木丛林之中,掉绒、脱绒现象较严重。

表5 吕梁黑山羊的绒毛产量统计

2.2.4 繁殖性能 吕梁黑山羊公羊3 月龄左右有性行为,一般在6 月龄性成熟,适宜的配种年龄为1.5 岁以后。公羊平均每次射精量1 mL 以上,精子活力0.8 以上。母羊5 月龄性成熟,发情周期一般18 d 左右,适宜配种年龄为1.5 岁以后。母羊配种多集中在秋末冬初霜降前后,此时发情集中并且旺盛,配种期1 个月左右结束。产羔期在翌年春季清明前后,产羔率为105%,羔羊成活率85%左右。

3 结论与讨论

3.1 体型外貌

毛色、角型是重要的经济性状,是选育的主要表型性状之一[11-12]。吕梁黑山羊同许多地方山羊品种一样,在保护和选育前都存在品种纯度不高、后代毛色分离等现象[13]。因此,制定出体型外貌鉴定评分标准和评分等级,将为吕梁黑山羊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对吕梁黑山羊体型外貌特征详细观测的基础上,参考高晋生等[14-15]所观测的吕梁黑山羊外貌特征,量化出吕梁黑山羊体型外貌等级评分,可较方便、快捷地对吕梁黑山羊体型外貌评定。

3.2 生长发育规律

家畜的生长发育是其遗传素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畜种由于长期的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的差异,形成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和掌握这些特征,对于挖掘其生产潜力、提高精准饲喂水平,提升养殖效益,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6-18]。从各龄吕梁黑山羊体质量可知,吕梁黑山羊周岁前发育较快,特别是从初生到3 月龄羔羊断乳前,公、母羔羊生长强度最大,平均日增质量分别达到了105.17、102.17 g/d;6 月龄前公、母羊平均日增质量分别为76.2、70.5 g/d。周岁时公、母羊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24.3、22.5 kg。12 月龄之后公、母羊的体质量增加减缓,尤其在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在吕梁黑山羊太原基地舍饲条件下,12~24 月龄吕梁黑山羊仍然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公羊的体质量标准差都较母羊大,说明公(羯羊)羊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体质量增长还有较大潜力。所以,充分利用12 月龄前羔羊生长发育快、日增质量高的特点,抓好此期吕梁黑山羊的饲养管理,供给均衡丰富的营养,对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3.3 产肉性能

通过本品种选育,在适当的育肥条件下,吕梁黑山羊具有较好的屠宰性能。成年羯羊屠宰率平均为52.81%,净肉率平均为32.54%;周岁羯羊屠宰率平均为45.85%,净肉率平均为31.09%。成年羯羊屠宰率超过了太行黑山羊[9],也可与山西省其他地方山羊品种如灵丘青背山羊媲美[19]。

3.4 繁殖性能

由于吕梁黑山羊特殊的养殖条件和遗传因素,吕梁黑山羊的产羔率较低,与山西省内其他地方山羊品种相似[20]。通过本品种内的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可以改善吕梁黑山羊繁殖性能低的缺点。

3.5 绒毛性能

吕梁黑山羊产绒量低,除本身遗传因素影响外,与吕梁黑山羊常年放牧,喜钻灌木丛林,掉绒、脱绒现象较严重有关。因此,应加强放牧管理,提倡在春季脱绒季节前进行舍饲养殖。

4 建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吕梁黑山羊选育提高研究课题组制定出山西省首部本地山羊地方标准《吕梁黑山羊》(DB14/T 1633—2018)。本标准规定了吕梁黑山羊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和等级评定等内容,适用于吕梁黑山羊的品种鉴别和等级评定。建议吕梁黑山羊主产地相关职能部门及广大养殖场(户),从思想上和经营理念上,高度重视吕梁黑山羊这一宝贵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市场需求,加强种羊的鉴定与培育、三级育种体系的建设、规模化舍饲养殖的示范等,使具有区域资源、产品品牌和产业经济等优势,同时又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吕梁黑山羊养殖业,逐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猜你喜欢

屠宰率黑山羊吕梁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专注于遗传选育以提高商品猪的获利能力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腾达肉兔”屠宰性状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