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

2020-08-12朱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处理措施安全隐患

朱丽

摘 要:目的  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2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门急诊输液室要定期分析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原因;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093-02

门急诊最先接待急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强、数量多的特点,而且病情也较为复杂,患者年龄跨度较大,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输液高峰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如输液反应、用药错误等,如果不及时干预就会引发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医院的形象及长远发展[1-2]。因为必须加强护理安全工作,提高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输液安全。本文选取我院门急诊输液室收治的输液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处理对策,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240例作为观察组,男性105例,女性135例,年龄在0.8~20岁,平均年龄为(15.96±2.66)岁;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126例,急性胃肠炎80例,其他34例;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108例,女性132例,年龄在0.9~21岁,平均年龄为(15.69±2.61)岁,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81例,急性胃肠炎128例,其他31例。在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严重心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机体状况等合理调节输液速度,用药前进行药敏测试,告知患者输液注意事项,核对用药信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观察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成立专门的输液安全管理小组,监督输液各个环节,并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和记录,并及时总结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每周定期开会,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定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并制定急救措施。输液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增加输液高峰期护理人员数量,避免超负荷运转。对护理人员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以使护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4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包括静脉炎或药物外渗、过敏反应、输液滴速问题、护士态度不佳、穿刺技术差、输液后处置不规范等。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护理质量,通过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心理护理、环境舒适4个项目对临床護理进行评价,每个项目采用0~100分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类数据采用χ2检验,以[n(%)]的形式描述,计量类数据采用t检验,以(x±s)的形式描述,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上的比较

观察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0.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在护理质量评分上的比较

在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心理护理、环境舒适等指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3.1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护理服务意识差、护理操作技能不达标、操作不规范等会导致穿刺不成功等,增加患者痛苦。此外,护理人员在对待患者时缺乏服务意识,对于患者咨询的问题出现不耐烦的情况,会降低患者的配合度,引发医疗纠纷[3]。②患者因素:因门急诊输液室患者众多,高峰期因声音嘈杂,患者容易出现混淆名字等情况,而且也有可能因患者急躁擅自调节输液速度,从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③医嘱错误:医生在制定医嘱时将相似药品错误使用或者混合使用,或者未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从而导致药物剂量使用错误的情况,引发过敏反应等。

3.2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针对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要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包括以下几点: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培训班,培训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并且定期考核,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加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4-5]。②完善管理制度,弹性排班: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在高峰期弹性排班,使护理人员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工作,避免忙碌和休息不好造成的护理安全事故。③规范输液操作规范:护理人员要遵循三查七对制度,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告知患者输液注意事项,叮嘱患者不能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6-8]。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症护理干预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降低,从原来的10.00%降低到1.67%,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心理护理、环境舒适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这说明门急诊输液室要定期总结分析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门急诊输液室要定期对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俞光梅.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健康之路,2017,16(10):144-145.

[2]林青娥.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在门急诊输液室中的实施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137-139.

[3]刘春菊,虞美娟,童雪燕.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3):161-163.

[4]陶琴.优化护理服务在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3):316-318.

[5]赵美娜.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38):146-146.

[6]丰文悦.“沟通护士”对提高本院门急诊输液室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9):169-170.

[7]王燕霞.门急诊输液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A4):263-263.

[8]乔斐.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8(15):112-113.

猜你喜欢

处理措施安全隐患
浅谈冶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浅析三门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运行失效和处理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