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的“老票”
2020-08-12宝木
宝木
提要:“老票”目前的尴尬处境在投机氛围消失之后,将重新出现价值回归之路,那种“老”不如新的市场格局,终究不是集藏品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老票”价格下滑
时间已不知不觉地到了2020年,虽然对发行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新中国邮票而言,离现在也仅有30~70年历史,但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些邮票似乎已经变“老”了。事实上,随着编年邮票连续28年的发行,其庞大的队伍已超越了JT票阵容,成为众多集邮者的新宠。在邮市上,经营“老邮”的摊位越来越少,而绝大多数邮商更加青睐编年邮票,毕竟后者的销路更佳,引发市场热点的几率也更高。
但必须看到,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能够体现供不应求的辉煌时代,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蔚为壮观的集邮热潮和3次可圈可点的扬升大行情均出现在这一时期,而且集邮人数也更是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不少邮票因此鹤立鸡群,芳名远扬,连市场交易价格也突飞猛进。当然,连续近20年的不断扬升,也造就了不少邮票的价格泡沫出现,尤其是1997年的大幅度攀升,将此前发行的绝大多数邮票价格推向了一个巅峰。虚假的繁荣是投资风险的凝聚。但是,在经过长达20多年的调整后,无论是老纪特、“文”字邮票和编号邮票,还是不少集邮者津津乐道的JT邮票,都出现了大幅下挫走势,平均跌幅高达6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到位的预期早就出现,以至于从2009年开始老票走出了回升表现。可惜的是,这种回升力度并不强,自2014年开始,回升势头再次遭扼,即便是作为邮市风向标的《庚申年》邮票,也因2018年遭遇抛压而失守万元大关,迄今该票依然在万元关隘徘徊,无法延续其昔日迭创新高的辉煌。
后市潜力犹存
在20世纪新中国发行的各时期邮票中,属于精品荟萃的只有3个时期。第一个精品鼎盛期为上个世纪60年代初出现的,以《梅兰芳》《黄山》《牡丹》《蝴蝶》《菊花》和《金鱼》等为代表的老纪特邮票,是目前新中国邮票中有口皆碑的佳作和强势品种,属于中流砥柱。后2个鼎盛时期均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属于JT邮票板块,其中1979~1982年为第二个精品鼎盛时期,主要的代表邮票品种除了赫赫有名的《庚申年》邮票外,还包括《齐白石》《京剧脸谱》《风筝》《童话-咕咚》《桂林山水》《荷花》《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桂林山水》《西游记》《留园》《庐山》和《中国古代科学家(三)》等设计精美、题材脍炙人口的邮票。在經过2年的沉寂之后,从1986年开始又出现了第三个精品鼎盛期,其中《水浒》《三国演义》《敦煌壁画》《徐霞客》《猛禽》和《风筝(二)》等邮票脱颖而出,在3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新的精品时代。因此,集藏者和市场投资者热衷收集JT邮票,不仅在于其时代气息的呼唤,而且也是由于精品迭现的吸引力所致。
当然,在集藏领域是金子永远存在着发光的机会,目前邮市投机氛围浓烈,各种新邮成了风光八面的主流炒作品种,但这种行为虽在短期内还会大行其道,却不会长久。基于此因,以集藏为主流的市场毕竟会再现,“老票”目前的尴尬处境在投机氛围消失之后,将重新出现价值回归之路,那种“老”不如新的市场格局,终究不是集藏品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最为经典的邮票——清代“大龙”邮票不断刷新历史最高成交纪录,或许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因此,近几年“老票”价格走低,有志于集藏或投资“老票”的朋友,不妨乘机适时拾遗补缺。但需要提醒的是,购买“老邮”时,除了要提防赝品外,品相也至关重要,千万不要购买存有瑕疵的邮票,哪怕是小瑕疵,也将对今后交易带来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价格上的,还包括成功交易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