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疫情正面影响 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2020-08-12刘志斌

产权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疫情

刘志斌

1  研究背景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各级政府有效应对,目前已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全国的工作重点已转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上来。与此同时,美、意、西等多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迅速增加。3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冠疫情定义为“全球性大流行”。以疫情为导火索,多国长期货币超发引致的金融、经济、社会脆弱性等累积性深层次矛盾被引爆,股市、债市、汇市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并大幅下跌,倒闭潮、失业潮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涌现,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大有演变为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可能。

如何正確认知此次疫情对我国的全面影响,进而从被动应对换挡至主动作为,实现转“危”为“机”,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夯实基础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负面影响已有诸多分析,那么,此次疫情又有哪些正面影响呢?

2  宏观层面积极影响

2.1  缓解中美贸易战压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

此次疫情爆发前,伴随中国发展壮大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全球战略调整,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后,中国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加之中国自身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定历史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压力明显。随着全球疫情不断蔓延,控制疫情,稳定社会和资本市场成为美国政府头等大事,或也比通过贸易战遏制中国更能影响大选结果。此外,此次疫情及其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动荡,某种程度上类似2008年次贷危机,客观上将再次为中国提供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各国需在应对疫情及金融、社会危机中倾注大量精力和资源,开展互助合作将成为民意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善,将为我国加快实现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提供有利外部环境。

2.2  扮演世界经济稳定器,尽显负责任大国风范

受欧美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中国股市、债市、汇市未能独善其身,但波动幅度明显更小。考虑到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信贷市场和外汇储备,拥有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和人民币的良好表现,为稳定全球金融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较好地兼顾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尤其资本市场在改革开放同时,防范风险工作成效显著。此外,国内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信息公开透明,与世卫组织及相关各国及时通报疫情最新进展,共享新冠病毒信息,协作开展诊疗及疫苗研制工作。在塞尔维亚、意大利等国发出援助请求后,中国立即选派专家团队并运送大量急需物资,分享中国经验做法,支持其救助患者,控制疫情。这些雪中送炭之举,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是可信赖的伙伴,极大地争取到各国民众对中国的支持认可。

2.3  凸显中国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优越性

中国应对疫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效,主要得益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中国为世界争取了6-8周宝贵时间的条件下,美国及欧洲多国在应对危机中仍然顾此失彼,民众极不认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和极强的社会管理效率,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得到很好体现。同时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人民感受到极强的民族自豪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全国人民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2.4  进一步印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须臾不停。新冠疫情这样的世界性大流行,再次突显出世界各国的命运共同体特征,充分表明各国必须目标一致、通力合作,必须将世界人民福祉作为发展和外交的基本考量。唯合作才能战胜困难,若对抗只会损人害己。此次疫情让各国对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认同、推崇,其必将成为国际社会核心理念之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  中观层面积极影响

3.1  证明中国建设完整工业体系的极端正确

当今世界,国际化分工体系日益深化,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产业链往往牵一发动全身。部分国家受自身资源条件限制,无法发展多个产业;但也有国家因过度迷信全球分工体系,放弃了对部分基础性产业、核心产业的主导权,造成其在面对疫情或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极端被动。中国从建国初的自力更生、不选边站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坚持依靠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牢牢掌控自身发展主动权。1-2月,因春节假期与疫情防控叠加产生的用工荒,导致相关物资生产供应阶段性紧缺。但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中国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产能迅速恢复,作为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配套和应急保障硬实力充分体现。目前,中国已从疫情初期的防疫物资进口国,转而成为相关物资出口国。

3.2  带动新基建相关产业和龙头企业快速成长

在需要倚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背景下,预计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近期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接近50万亿。在“房住不炒”和防范金融风险丝毫不放松的既定政策背景下,以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将迎来重大机遇。相关产业龙头、科技型企业将会得到资本市场青睐。预计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上,也会发力受益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成的相关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3  社会治理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得以暴露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部分地区和部门也暴露出在应急管理、物资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执行等方面的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疫情爆发初期饱受质疑的部分地区红会工作等。这些问题的暴露,为国家改善社会治理,进一步回应人民关切指明了方向。

4  微观层面积极影响

4.1  推动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升级

在理念层面,此次疫情将推动企业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完善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加快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手段层面,疫情防控要求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接触,因此无纸化在线办公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其非接触、便捷、高效的优势体现明显。经过此次疫情洗禮,相关现代化手段和工具的应用将更得人心,也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接受,预计将显著加速企业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升级步伐。

4.2  充分彰显国企中流砥柱作用

在防疫物资生产运输,以及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等方面,央企和地方国企均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防疫工作取得阶段胜利后,在有序实现复工复产、保增长稳就业方面,各级国企更是当仁不让,没有辜负党和人民期望,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压仓石。这些实打实的表现,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国企赢得更多社会民众认可,为深化国企改革,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持。

4.3  锻炼了队伍,检验了担当

疫情是一面镜子。关键时刻能否挺身而出,最能考验一名干部的信念、政治、责任、能力、作风是否过硬。疫情初期,各地医疗系统涌现出很多优秀党员和非党员同志,他们冒着巨大风险,舍弃小家,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还有很多干部职工,或是坚守在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一线,或是投身社区防疫等工作。这些平凡的英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但也有少部分人临阵脱逃,或是不顾他人安危和公共利益自私行事。一正一反,两类人谁能经受考验、谁能堪当重任不言自明。

5  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几点建议

5.1  加快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进一步树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管理文化,不断完善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和应急管理响应机制,既包括应急物资储备、响应机制启动与执行,也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及时分析研判,以及对应的高效调整机制,包括人员配置、资金配置(融资)、投资策略调整、绩效考核机制、安全生产、宣传引导等。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增强应急响应能力水平。

5.2  优化资本布局,提高抗风险能力

一是改善资产质量。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资产整体质量,提升经营性资产占比;二是优化资本布局。以天津为例,应聚焦“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大力发展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港口物流等产业;三是优化投资项目。做好固收、股权投资、基金等业务匹配,坚持长短结合,力争投资收益稳定增长,积极捕获独角兽型企业,股权项目实现储备一批、投资一批、退出一批的良性格局;四是加强指标预警。加强对资产负债率、经营性现金流等指标监测预警,多渠道打通境内外资金通道,切实发挥跨境资金池作用。

5.3  选拔任用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员工

对在疫情防控、改革攻坚等重大考验中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切实予以任用选拔,进一步强化选人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壮大担当竞进干部职工队伍,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忠诚之师、钢铁之师。

6  结语

关注疫情的正面影响,绝不是盲目乐观,目的是为了全面分析问题,从危局中寻找机遇,通过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实现“危”“机”转换,赢得发展主动。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眼前的疫情挑战,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把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天津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一定能够加快创新竞进步伐,为服务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中小学学生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中的我
抗击疫情
万众瞩目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