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名枪印象(6)

2020-08-12晓枪老王

兵器知识 2020年8期
关键词:空仓挂机瞄准镜

晓枪老王

在上两节中,我们讲述了AK步枪的诸多优点,本节介绍AK步枪的缺点。

瞄准基线偏短

AK步枪的机匣盖定位不稳、容易晃动,且机匣盖本身太薄,刚度、稳定性不佳。因此,AK步枪的照门无法安装在机匣盖上方,只能安装在节套上方。有托步枪的节套往往位于全枪中前部,比机匣盖更靠近准星。这导致AK步枪的瞄准基线长度偏短,机械瞄具的准确性不佳。

今天的我们普遍把AK47视为突击步枪。然而当年的人们或许并不是这么想的——当时的苏联设计师可能真把AK47当做冲锋枪,而不是步枪看。和AK47同时装备的枪械中,SKS可以视为新一代的步枪,RPD可以视为新一代的轻机枪,那么新一代的冲锋枪哪里去了呢?

如果苏联设计师真把AK47当做冲锋枪,那瞄准基线偏短就不是一个大问题了——对于冲锋枪而言,AK47的瞄准基线长度已经绰绰有余。因此,机匣盖不牢固,对于1947年诞生的AK47“冲锋枪”而言,根本不算一个BUG,反而有着拆装方便、重量轻、排障容易的优点。

然而AK47毕竟不是冲锋枪,苏联设计师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1959年,苏联新推出了AKM和RPK轻机枪组合,开始替代AK47、SKS、RPD组合。没有SKS“分担”步枪工作的AKM,很快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步枪。

PRK轻机枪的枪管更长,准星前移,瞄准基线大大增长,彻底解决了瞄准基线过短的问题。RPK的照门上还增加了风偏调节钮,功能更为完善。AKM步枪的枪管长度和AK47相同,瞄准基线依然偏短。那么,苏联设计师是如何解决瞄准基线偏短的问题呢?

事实上,他们几乎啥也没改。对于机械瞄具,唯一的改动是把表尺从AK47的800米,增加到了AKM的1000米。AKM的枪管没增长、初速没增加、瞄准基线也没加长,表尺射程却增加了20%。这种“强行加射程”的“唯心主义”做法,更像是在10块钱的“10”后面手写一个0,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一直到后来的AK74、AK74M,瞄准基线长度都保持了AK47、AKM的水平。

AK步枪的照门位于节套上方,SKS也采用了同样的设计, 但SKS枪管更长,准星更靠前,瞄准基线也长得多

RPK轻机枪实际上是“步枪Pro”,它的枪管更长,瞄准基线也更长

芬兰人推出的Rk62步枪,它可能是AK 家族中最丑的之一,但在一些设计上却做出了该有的改进,可谓丑而实用

打開机匣盖的AKS74U短步枪,机匣盖是铰接的,能翻开但无法拆下来

2016年定型的AK12步枪,终于加固机匣盖、后移了照门。此前俄罗斯也推出过加固机匣盖的改进型号,但大多是试验型,并没有正式装备

AK74M步枪的枪托上有凹痕,以便在折叠时让开镜架,加装瞄准镜后,枪托就不能折叠

侧置的钢镜架非常结实。AK74配套的夜视瞄准镜体积夸张,重量较大,侧镜架也能“扛得住”

枪械领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外国仿制或者改进的枪械,总有一款比本国的原产品好。换而言之,“山寨机”总有一款比“正版”更有“良心”。比如芬兰人设计的Rk62步枪,是标准的AK步枪血统。芬兰人显然注意到了瞄准基线偏短的问题,对机匣盖的固定方式做了加强,把照门大幅度后移,增长了瞄准基线。受到Rk62影响的以色列伽利尔步枪也采用了相同设计。

相比之下, 等到俄罗斯开始加固机匣盖、后移照门时,都到AK12步枪了。而AK12真正定型时,已是2016年,至今还没有开始大规模装备。

对苏联设计师而言,加固机匣盖并非难事。在AKS74U短步枪上,苏联设计师就把机匣盖改成了铰接结构,并后移了照门。但这种设计仅限于短步枪。从AK47诞生到苏联解体,苏联设计师似乎根本没有增加AK步枪瞄准基线长度的想法。

有人说过,对于苏联/ 俄罗斯而言,AK就是一支大号冲锋枪,他们也不指望使用AK 步枪进行太精准的射击。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对瞄准基线偏短的无动于衷吧。

加装瞄准镜不便

这个缺点同样和机匣盖有关。对于枪械而言,机匣上方是最理想的瞄准镜安装位置。受制于出瞳距,瞄准镜离眼睛太远、太近都不行。对于有托步枪而言,射手脸部在枪托处贴腮,把瞄准镜安装在机匣上方,出瞳距恰好合适。因此自二战时期,把瞄准镜安装在机匣上方,就成了世界各国的一个共识。

AK步枪的机匣盖并不牢固,无法“撑得住”沉重的瞄准镜。作为弥补手段,AK步枪采用了类似于SVD狙击步枪的侧置镜架,瞄准镜实际的安装位置在机匣左侧,镜筒“绕”到机匣上方实现瞄准。

侧置镜架有很大的缺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很不聪明的设计。AK步枪的拉机柄和快慢机都在右侧,如果采用侧折叠枪托,往往选择左侧折叠,以免枪托和拉机柄、快慢机干涉。然而,左侧又偏偏有个镜架,如果安装了瞄准镜,枪托就无法折叠了,AK74M就是如此。

更要命的事情在于,AK步枪不完全分解时需要拆卸机匣盖,自动机需要向后、向上取出,而瞄准镜刚好“停”在机匣盖正上方。如果不拆掉瞄准镜,不完全分解时会十分麻烦,甚至无法分解。如果拆掉瞄准镜,不完全分解倒是不麻烦了,但瞄准镜却需要重复拆装。相比之下,美国的M16/M4、我国的03式、瑞士的SG550系列,都采用了上下机匣布局,枪管、瞄准镜都装在上机匣,不仅安装稳定可靠,不完全分解时,射手也无需拆卸瞄准镜。

那么,我们能不能加固机匣盖,直接把瞄准镜安装在机匣盖上呢?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现在的AK12步枪就采用了这样的加固设计。加固之后,机匣盖上安装无放大倍率的轻质瞄准镜并无问题。但是,机匣盖毕竟是个容易变形的薄壁件,论起稳定程度,不仅不如上机匣,甚至还不如侧镜架。如果是沉重的、高放大倍率的瞄准镜,AK12的机匣盖还能撑得住吗?更何况机匣盖还要经常拆装,身为活动件,本身也不可能做到异常稳固。

维护保养的M4步枪,得益于上下机匣设计,即使不拆下瞄准镜,维护保养也不会受到影响

桥夹状态的Vz58步枪。我国一度认为空仓挂机是过时的设计,可能就是基于“空仓挂机= 桥夹装填”的印象

安装新弹匣后,射手用左手绕过枪身拉动拉机柄,动作非常帅气迅速。但如果能设计一个合理的空挂释放钮,换弹匣这个动作更快更趁手

缺少空仓挂机

空仓挂机原本是桥夹装填的附属产物。对于栓动步枪(比如毛瑟98)、半自动步枪(比如SKS)而言,射手使用桥夹装填时,必须设计一个“锁住”枪机/自动机的机构,以方便装填,这个机构就是空仓挂机。对于使用桥夹装填的步枪,空仓挂机是必须的,以至于很多设计师都产生了“空仓挂机=桥夹装填”的刻板印象。二战后的诸多步枪,比如M14、Vz58,往往是既有空仓挂机,也有桥夹装填,两者是共同诞生的。

对于Stg44、AK47而言,它们的容弹量达到了30发,使用桥夹装填不方便,也不现实。于是,Stg44、AK47都取消了空仓挂机,也取消了桥夹装填。Stg44、AK47一枪配备多个弹匣,射手打空弹匣后,直接更换装满枪弹的新弹匣进行再装填。与之类似的是,当年的冲锋枪、轻机枪,往往也是没有空仓挂机、桥夹装填的。

突击步枪世界很快就迎来了一个例外——M16步枪。它不使用桥夹装填,却设计了空仓挂机,还额外设计了空仓挂机释放钮。射手打空弹匣时,自动机被挂在后方,枪械右侧有敞开的抛壳窗,左侧有翘起的空仓释放钮,能很好地提醒士兵枪弹已经打完。更换新弹匣之后,射手只需要按压下空挂释放钮,就能释放自动机推弹入膛,动作十分迅速。

M16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空仓挂机=桥夹装填”的刻板印象。后续的一些步枪,比如奥地利的AUG、我国的81式、德国的G36都設计了空仓挂机。在今天,空仓挂机和空挂释放钮更成了一款步枪的标配。然而苏联/俄罗斯的设计师在改进AK步枪时,似乎完全忘了空仓挂机和空挂释放钮这回事,直到研发AK12步枪时,才一度增加了空仓挂机和释放钮,但最终又通通取消了。

严格说来,缺乏空仓挂机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缺点,它像是一个选做题,不做不会扣分,但做好了能够加分。AK步枪的确很优秀,但完全可以更优秀。俄国人对此无动于衷,实在是让人费解。

人机功效略差

在AK步枪诞生之初,它的人机功效并不算差。无论是前卡后挂弹匣、手感一流的随动拉机柄,还是集成保险和“二合一”快慢机,都算得上是很经典、成熟的设计。

如果把枪械分班,那AK步枪和FAL、Vz58一样,在人机功效这门“功课”上,都算得上是成绩靠前的优秀学生,大家都在第一梯队,差距并不大。然而,随着M16这位人机功效特长生入班,第一梯队瞬间被分成了第一名和第二等。

相比之下,AK步枪的人机功效,就显得没那么好了。比如AK步枪的拉机柄位于枪身右侧,射手更换弹匣后,必须使用左手,从上方或者下方,绕过枪身拉动拉机柄,操作略显麻烦。相比之下,射手使用M16步枪时,只需要左手按压空挂释放钮,就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动作更为迅速,难度也更小。

再比如AK的大拨片快慢机,射手必须使用右手手掌操作,不如M16的拇指快慢机方便。还有AK步枪节套上的转销,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拨动,且边缘锋利,拨动多了手指生疼。总之,在人机功效上,AK步枪存在一些不算严重、但同样惹人厌的小BUG。

枪械设计中有这么一个说法:人机功效和使用习惯是高度关联的,如果大家用得习惯了,即使一支枪的人机功效没那么好,实际使用中也能达到相当不错的效果,不必刻意堆砌一些时髦概念。言外之意,AK的这些小BUG,俄国人早就用惯了,根本不在乎。

笔者承认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完全认同。枪械人机功效的好坏,其实是一件很显眼的事情——好用就是好用,不好用就是不好用。95式步枪的熟练射手在接触M4之后,往往对M4的空挂释放钮、快慢机青睐有加,但大多不喜欢M4拉机柄。总之,用惯了95式的人,根本不会对M4的优点产生抵触。

如果把枪械的技能按照难度分层,那么学会使用瞄具进行射击算第二层,学会排除故障与维护算第三层,掌握完善的射击技巧算第四层。而熟悉枪械的基本操作,也就是与人机功效相关的内容只是第一层,是最简单的一层,并没有强烈的使用惯性。更何况,人机功效的改进,并不会伤筋动骨,更不会剧烈冲击使用习惯。“用惯了不在乎”这种说法,在人机功效方面并不成立。

话说回来,从1947年的AK47到2016年的AK12,中间长达69年的时间跨度,在人机功效上,AK步枪成功做到了“不动如山”。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思议。难道俄国人真的认为AK步枪的人机功效尽善尽美了吗?

为进一步提供点射精度,AK74在枪口处设计制退防跳器,绝大多数小口径步枪都只配备消焰器。这很可能是俄国人对精度的过度反应

不完全分解后的AN94步枪,零件不算多,但安装不容易,诸如钢索、滑轮,都是枪械中非常冷门的结构

高速点射对枪械的布局造成了很大影响,AN94的弹匣是“歪在一边”的,设计十分的古怪

从左到右依次为5.56×45毫米 M193/M855枪弹、斯太尔ACR埋头塑料壳箭形弹、G11无壳弹。后两者在今天看来仍然很科幻

高速点射模式下,AN94步枪在100米上的2发点射散布。图中一大格代表5厘米

精度问题

AK步枪的精度问题可以分为“大精度”和“小精度”两个方面。

小精度

上一节中我们提到,AK步枪的单发精度并不差,只是算不上一流而已。AK步枪的精度问题出在点射、连发精度上。

对于AK47、AKM步枪而言,7.62×39毫米枪弹是点射、连发精度不佳的“罪魁祸首”。这是一种诞生在二战中的中间威力枪弹,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把弹头减轻、把发射药减少,以降低后坐,换取更好的点射、连发精度。作为代价,7.62×39毫米枪弹的威力、初速、存速能力都“打折”了不少,中远距离表现远不如“大哥”7.62×54毫米R枪弹给力。

枪弹的“降级”往往伴随着口径的再优化。比如美国的6.5毫米、6.8毫米中间威力枪弹,都采用了全新的口径,而不是沿用此前的7.62毫米、5.56毫米口径。沿用7.62毫米口径的7.62×39毫米枪弹存在弹头短粗、弹形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毕竟,7.62×39毫米是在战争中诞生的,能沿用一些7.62×54毫米R槍弹的技术,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然而最尴尬的是,7.62×39毫米的后坐虽然比7.62×54毫米R小很多,但依然偏大,步枪的点射、连发精度还是不理想。相比之下,美国人推出5.56×45毫米枪弹,是一个真正的理性选择——虽然5.56×45毫米枪弹打不了太远,但后坐力非常低,初速非常高,近距离的弹道异常平直,中近距离表现实在亮眼。

在7.62×54毫米R、7.62×51毫米枪弹面前,7.62×39毫米算得上是彻底的倒退,是一种真正的“阉割”弹。而专攻中近距离的5.56×45毫米枪弹虽然不全能,但算得上独树一格。7.62×39毫米近距离不如5.56×45毫米,远距离不如7.62×54毫米R、7.62×51毫米,成了一个两面不讨好的尴尬枪弹。

苏联在1974年就推出了自家的小口径枪弹——5.45×39毫米枪弹和配套的AK74步枪,研发速度堪称光速。如果说小口径是美国人掀起的潮流,那苏联就是跟风最快的那个。光速跟风的背后,恐怕还是苏联设计师对7.62×39毫米枪弹了解太深。

得益于低后坐的5.45×39毫米枪弹,AK74步枪的点射、连发精度有了很大提升。至此,AK步枪的“小精度”问题只剩下了一些未能妥善解决的小细节,剩下的就是“大精度”问题了。

大精度

从理论上说,步枪点射的效率是要高于单发射击的,毕竟打出的弹头更多,多打几发枪弹,命中的概率就更高一些,多发枪弹还能形成面杀伤效果,也更易于命中——不追求全部命中,只要有一发枪弹命中目标,枪械就算合格完成任务了。

但实际上,点射的效率远不如单发射击。尤其是立姿、跪姿无依托条件下,步枪点射精度之差,远远超出大家的想像。记得有一次,我们需要用步枪对胸环靶做立姿无依托3发点射,以进行某项试验。我们这一群射击水平不怎么样的人,哪怕是在10米距离,都很难做到3发枪弹全部上靶。

但试验硬性要求3发必须上靶。不得已之下,我们邀请了几位技术精湛的校枪员进行试验,他们都成功做到了10米3发点射上靶。但从靶纸的弹孔散布来看,如果是在50米距离上,3发点射的第三发必然会脱靶,100米距离上,可能就只有1发枪弹能够上靶。

在立姿、跪姿、无依托射击100米外的目标时,各国的士兵都只能老老实实地单发射击,连发、点射只有在非常近的距离才能发挥作用。笔者在自己写作的《一本书看懂枪械百年史》书中,曾经明确提出过一个概念——对于枪械而言,目前最大的限制,恰恰是人类本身。

对于使用三脚架的机枪而言,根本不存在单发射击这回事。但人体很不稳定,控枪能力根本无法和三脚架、两脚架相比。因此,如何提升步枪在立姿、跪姿等无依托条件下的点射命中率,就成了世界各国共同的研究方向,也就是“大精度”的研究核心所在。

对此,苏联设计师推出了著名的“阿巴甘”计划,目标就是设计出一款(点射)精度远远好于AK74的步枪。这个计划的最终结果就是著名的AN94和AEK971步枪。其中AN94步枪能够以1800发/分的速度进行两发点射,据说两发点射甚至能打进同一个弹孔,可以依此有效击穿防弹衣。

笔者没进入枪械专业之前,对AN94的“两发一孔”深信不疑,进入枪械专业之后就越来越怀疑。后来看了俄罗斯卡拉什尼柯夫集团发布的测试视频,感觉大跌眼镜:在100米距离上,AN94的两发高速点射,两个弹着点相距30厘米左右,和“两发一孔”相差甚远。在400米上,如果按照简易的等比例放大(当然并不能这么放大),两个弹着点相距就会达到120厘米了。

AN94的高速点射精度有多“高”呢?相比之下,机枪在三脚架状态,进行10发连续射击,最常见的要求是至少8发枪弹能落入14厘米×12厘米的矩形内。换而言之,俄国人费尽心力搞出来的AN94步枪,最得意的两发高速点射精度,還不如三脚架状态的机枪。

坦白而言,AN94的点射精度已经很高了,我们不能苛责AN94,只能感慨人类的稳定性实在太差。在同样的立姿无依托条件下,普通步枪100米2发点射精度只会更差。AN94的核心理念,是利用1800发/分的高射速制造齐射效果。但是AN94的点射精度,似乎距离理想依然太远,同时结构更为复杂、造价飙升、可靠性也大打折扣。这恐怕才是AN94最终也没装备的核心原因。

与此类似,在1980年代美国人推出了ACR计划,试图搞出一款比M16A2精度更好的步枪并替代它。德国HK的G11无壳弹步枪、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的ACR箭形弹步枪都参与了竞赛。然而美国人最终啥也没搞出来,ACR计划和阿巴甘计划同样不了了之,而M16至今还在美国服役,已经成为了美国“连任”最久的步枪。

总结一下,苏联、美国这两个枪械技术最雄厚的国家,在试图打破人类体能枷锁、提高“大精度”的努力中,耗费了无数钱财、时间以及设计人员脑细胞,最终全部失败。

AK步枪的枪机框后方和机匣的配合面很短

81式步枪的枪机框,配合长度要长得多

VSS微声步枪的枪机非常精巧,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真正兼容了AK和M16的优点

81式步枪和AK47(上)的节套。81式步枪的节套脱胎于AK,但“补平”了左右两侧,并优化了撞击结构

81式步枪的气体调节器。俄国人在AK12时才正式增加了气体调节器

81式步枪的活塞高度明显比AK更低

小精度的小细节

“大精度”走不通,“小精度”的小细节猛然就变得十分重要。很多受AK步枪影响的国家,针对AK步枪的缺点,对小细节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改动。

枪机框引导稳定性不足。AK步枪的枪机框活塞杆和活塞筒配合,引导关系并不紧密,且活塞杆较细,刚度较低,引导稳定性也不太好。枪机框后半部分与机匣导轨配合紧密,但配合距离过短。换而言之,AK步枪的枪机框引导距离够长,运动也非常灵活,但并不稳定,运动过程简直堪称“放飞自我”,对精度极为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81式步枪放弃了长活塞导气式自动方式,大幅度加长了枪机框与导轨的配合长度,实现精确、稳定引导。

双闭锁凸笋不对称且面积不相等。美国M16步枪采用小而均布的闭锁凸笋,虽然强度储备略低,但分布均匀,受力较好,对枪械的射击精度很有好处。我国的79式冲锋枪采用AK风格的双闭锁凸笋设计,但尽可能将闭锁凸笋设计得对称。苏联的SVD狙击枪则把双凸笋改成了三闭锁,受力相对均匀平衡。苏联的VSS微声步枪沿用了AK的平面带动和预转,并采用了M16风格的多齿闭锁,受力更加平衡。

枪机框的撞击点不对称。AK的枪机框前方并不平整,在复进到位时,枪机框的两边会分别与节套相撞,两个撞击点一前一后,会让自动机产生侧向偏转趋势,进而影响射击精度。我国81式步枪优化了节套外形,把两个撞击点改为节套上方的单个撞击面,减小了翻转力矩。比利时FNC步枪侧置了开闭锁导柱,枪机框前方“平平整整”,用大撞击面替代了撞击点,同时还大幅度增强了节套刚度。

过量导气。为了保证可靠性,苏聯设计师在AK步枪上采用了过量导气设计,导气孔导出的气流很多,自动机能量澎湃,自动动作十分有力。但高速运动的自动机后坐到位时会猛烈撞击机匣,导致巨大的枪口上跳,严重降低精度。我国的81式步枪彻底放弃了过量导气,降低了自动机能量和速度,同时设计了气体调节器,能实现导气量高-低两档可调,兼容了可靠性和精度。

过高的活塞轴线。AK步枪采用了长活塞,活塞行程和自动机相同,且不完全分解时活塞为向后取出。枪管是前细后粗的,导气孔虽然处于枪管前方、较细的位置,但活塞要运动到枪管较粗的后方。为了不让活塞和枪管干涉,AK步枪的活塞轴线不得不大幅度垫高。我国的81式步枪采用了短活塞,活塞后坐距离很短,且活塞向前取出,活塞轴线得以大幅度降低。

FNC、81式、79式、SVD受AK步枪影响很深,对于AK步枪影响精度的小细节都做出了自己的改进。请注意,这些都是“外人”的改进,AK步枪本身什么都没改!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空仓挂机瞄准镜
空中课堂防止学生“挂机”的有效方法
俄罗斯推出首款重机枪用红点瞄准镜
红点瞄准镜PK全总瞄准镜
全自动挂机直播赚钱手机
脉冲星迹XP38热成像瞄准镜
基于老旧电梯对讲系统两种拨号方式的可靠性分析
空号等2则
形形色色的轻武器瞄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