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医院”:美国海军“仁慈”级医院船

2020-08-12罗山爱

兵器知识 2020年8期
关键词:仁慈伤员海军

罗山爱

“仁慈”号医院船

过去半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一件“个头最大”的军事卫生勤务装备被“无风三尺浪”的网络狠狠地戏谑了一把,那就是美国海军“仁慈”级医院船。4月份特朗普总统亲自下令动员两艘“仁慈”级医院船支援纽约、洛杉矶抗疫,号称“伟大的船”将给深受新冠病毒折磨的民众带去“7万吨(指该船排水量)的希望”。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讲究真相与真功夫的军事圈,服役经年的“仁慈”级到底管不管用,好不好用,值不值得用,它真的给疫区人民带来“7万吨的希望”了吗?我们不妨拨开的云雾,客观细说这种专用海军医院船的独特价值。

“舒适”号医院船

这玩意有讲究

由于现代海军任务高度专业化,各种专用舰船也随着产生,最特殊的非战斗舰船则非医院船莫属。尽管大中型战斗舰艇基本有合格军医官或医务士官常驻,但顶多只能应付舰内伤亡和疾病,对于大规模战伤救护或重大伤病,基本只能自求多福或依赖僚舰支援,再不济就得设法拼老命赶到附近友好港口,才能获得正规医疗救治。

如果遇上高强度两栖登陆或海空联合作战,瞬间产生的大量重伤员肯定超出随舰医疗系统的负荷,而且战伤急救不是用简单卫生器材就能搞定的,还要各种大型专门医疗器材和手术空间才有机会和死神搏斗。根据实战经验,战伤后送的临界时间仅有15分钟,等待太久就形同判处伤员死刑。而在滩头前线的高危空间里,不可能有安全地点设立野战医院,这也是为什么稍有余力的海军都会设法维持专用医院船的原因。毕竟,医院船可在滩岸直射火力范围外提供相对安全且装备充分的安全医疗点,能显著提升重伤员存活率。这不仅是对有生力量的有效保存利用,更是攸关士气的重要措施。

根据“日内瓦公约”,正规医院船设计受到诸多约束。除了船上不能安装任何武器外,全船还必须采用白色涂装和醒目的红十字标记,夜间或能见度不佳情况下还要主动开灯照明,降低战场上被误击的概率。除了视觉标志,正规医院船还须定时以16号国际紧急频道广播本船所在位置。这些看似把自己当活靶子的措施,其实就是为了确保敌我双方不会为了彻底歼灭有生力量而盲目攻击,同时也避免医院船被当成包藏祸心的“伪装舰艇”而殃及池鱼。

然而条约即便白纸黑字,但战史上攻击医院船的例子仍不胜枚举,即便攻击方多半会找出一堆理由,但就本质而言,就是看准医院船是高价值目标,不惜赔上道义代价也要除之而后快。正规作战尚且如此,在战线高度流动化且敌我犬牙交错的反恐战争中,医疗部队的安全性更是大为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陆军连空降救护队官兵都要全副武装,而以色列国防军干脆用坦克装甲车辆后送伤员的主要考虑。

由于医院船是脆弱的高价值目标,一般来说,它都会停泊在交战区域外的固定地点,至于伤员后送由其它部队负责。由于医院船无交战需要,因此在船身设计上都以安全性和容积量为优先考虑。虽然理论上最理想的设计应单独建造医院船专用船体,不过由于成本不低,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都以现成的油轮船体进行全面改装。除了货轮和油轮外,拥有完善居住设施的邮轮也常被征用为临时医院船,像1982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就把当时在地中海搭载小学生度假的“乌干达”号邮轮改装成医院船,随特混舰队出征南大西洋。

20世纪80年代,随着里根总统提出“600艘海军”的总目标并积极干预世界各地冲突热点,忙于“插旗七海”的美国海军对医院船的需求也较为迫切,遂于1983年购买两艘“圣克莱门”级超级油轮,并借鉴英国皇家海军在马岛战争中的做法,利用模块化技术将两艘油船改装成专业化大型医院船,从而建成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仁慈”级医院船,分别命名“仁慈”号和“舒适”号。在改装过程,美国海军除保留油船原船体和机舱外,其余舱室均按医疗要求彻底改装,把在船外建成的模块整体吊装到船体内,再次验证利用模块化技术发展医院船的可行性。1986~1987年,满载排水量为69360吨的姊妹船“仁慈”号和“舒适”号相继服役,分别配属给大西洋和太平洋舰队,平时分别停靠东海岸诺福克和西海岸圣迭戈,由军事海运司令部掌握。以“舒适”号为例,该船全部投入使用最大可展开1000张床位,第一天最多可收治300多名伤员,第二天可收治200名,以后每天可收治100多名伤员。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该船共收治600名伤病员,进行500多例手术,很好地发挥了医疗救助的功能。

“仁慈”级医院船是由大型油轮结合模块化改装而成

现代医院船作战需求

医院船强调航海稳定性,就是为了让医疗团队抢救伤员时能获得最接近陆地医院的环境,同时也进一步降低登船伤员的不适感。虽然多数医院船接收伤员抢救时多半会选择相对平静的海域下锚,甚至在情况许可时直接利用残存港口设施靠泊,但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医院船诊疗和手术设施都考虑到在海况惡劣时持续进行高难度手术的需求。像手术台和病床都装有额外固定绑带,让伤员在船体不稳时仍能安全躺卧,而各式医疗器械也全都有专用固定器,满足医疗小组实施外科手术的最低安全需求。为了让战伤官兵登船后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治疗,医院船检伤区设计往往与现代综合医院急诊区别无二致,目的是让送进来的伤员尽快分检受助。除了战伤救护,医院船也都比照陆地医院备有各项专科与次专科所需医疗装备和卫生器材,连化验室和药房都一应俱全。

在这方面,“仁慈”级颇具代表性。该船以应付战伤为主,特别强调优化检伤流程及设施,位于船体中段前方的大型直升机甲板前方就有3台直通急诊检伤区(CASREC)的大型电梯,让所有紧急后送的官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检伤急救,避免多次换床搬运和移动等待时间。而且“仁慈”级设计时就考虑到大规模战伤救护需要,因此初诊检伤区的标准床位就有50床,而如果连应急的担架区都纳入,必要时可一次接收近70名的各类伤员进行检伤分类或转送轻伤区接受后续治疗。检伤区内,配有5台移动式X光机和3台超声波扫描仪,军医可直接对重伤员进行快速检查。

为缩短各类精密检查扫描时间,“仁慈”级的放射科室直接设在急诊检傷区隔壁,包括4台X光机和一台CT机,其中CT机在2018年4月更换为加强型,能更精确地判读伤员胸腔内部和血管的情况。同样的考虑,外科手术室也直接设在放射科室隔壁,能直接传达判读结果或在必要时进行术中紧急检查。另外,在12间手术室中有一间还配备能够实施血管造影术的专用器材。换言之,“仁慈”级名为医院船,其实和陆地大型医学中心所能提供的医疗能力相去无几,船内不仅有外科,还有牙科、眼科、康复科和相关设备。也就是说一艘“仁慈”级医院船就能够包办绝大部分官兵的医疗需求。

“仁慈”号医院船上的直升机起降区域

除了治疗检查,“仁慈”级船内还有带20张床位的术后观察室、带80张床位的加护病房和1000张床位的普通病房。为满足战伤救护的特殊需求,还专设烧烫伤治疗病房,让皮肤大面积烧烧烫伤的官兵能直接进行救治。为了野战救治需要,“仁慈”级能自制医用氧气、氮气和其它特殊气体,船上的海水淡化机每天还能产出30万加仑(约113万升)淡水。

抗疫之战,只能是“配角”

有句话说的好,“病急乱投医”。既然“仁慈”级医院船堪称“海上方舟”,2020年3月开始在美国泛滥的新冠疫情,缺乏专业知识的民众、媒体加上政客们,自然对其寄予厚望,而真正知道内情的美国海军却有口难辩。据美国“第一防务”网站称,出于选情考虑,总统特朗普多次催促五角大楼出动“仁慈”号和“舒适”号,“快把王牌打出去”。无奈之下,美国海军匆忙安排“舒适”号前往纽约,“仁慈”号去洛杉矶。由于两艘船服役超过35年,且前身是油轮,因此机械可靠性不高,以至于接到驰援命令后,美国海军不得不紧急安排修理船保障,进而耽误了行程。

“仁慈”级医院船上的诊疗设施

“仁慈”级医院船上的CT 检查设备

“仁慈”级虽说是现代化的“海上医院”,但“对付”新冠肺炎只能说“看上去很美”。《纽约时报》称,纽约和洛杉矶市民本指望这两个“大块头”去收治大量新冠肺炎患者,因为电视里天天宣传它们每艘都有多达千张病床,还有一个隔离病房。但真相是这些医院船都为战争伤员尤其创伤患者准备,旨在为美军远征作战提供一种海上移动外科医疗平台,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都侧重于创伤护理和外科手术,而不是传染病防治,船上也没有负压病房,因此并不适合新冠肺炎等呼吸类传染病的治疗和护理。

更要命的是,船内密封性很强,而且很多病床是上下铺甚至是叠成四层,病患之间空间很小,隔离条件难以达标,再加上船内多数地方通道狭窄,有的地方需扶着金属栏杆通过,新冠病毒可在上面存活数小时,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比发生新冠肺炎病毒群体性感染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的情况还要差。另外,还存在医疗垃圾和病患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难怪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和海军领导人屡次明确表态,海军医院船不会用于新冠患者的治疗。

“仁慈”号医院船上的眼科诊疗设备

此次抗疫大战中,这两艘医院船均已“开门营业”,不过只能屈尊“配角”,作为普通患者的转诊医院起辅助作用。据悉,“舒适”号和“仁慈”号医院船医护人员最高可达1200人,多数来自海军医疗中心,涵盖普通外科、骨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和眼科等多个专业,但独独缺少传染科。美军联合参谋部军医主任弗里德里希斯准将在5月份给公众上“科普课”,“不要高估医院船救治新冠肺炎的能力”。后来的实践证明,医院船有船员被确诊感染,导致收治能力进一步“腰斩”。弗里德里希斯承认,哪怕是陆地医院,美军没有“500张床位以上的传染病医院”,也没有“1000张床位的医疗中心”,规模最大的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总床位数才278张,野战医院展开床位数也不过250张。果然,在纽约帮忙的“舒适”号医院船尽管带去880名医护人员,但军方规定送诊病患必须没有确诊新冠肺炎,导致“开业”前三天只接收了27名病人,被纽约诺思韦尔医疗中心负责人迈克尔·道林怒斥为“一个笑话”。直到4月30日该船离开纽约,收治病人也仅182人。

直升机的运输速度快,但机舱内很难容纳大量重伤员

任务变化与展望

虽说抗疫铩羽而归,但医院船之于美国海军的价值却没打折扣,毕竟具有强大独立救护能力的“仁慈”级除了满足作战,也非常适合执行大规模人道救援任务或应付紧急医疗情况。“仁慈”级曾在2015年前往牙买加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人道救援,由于此类任务敏感性较低,因此派遣以医院船为核心的特遣舰队,进入冲突水域实施强行人道救援任务就变成拓展地区影响力的另类方式,既不引起地区紧张,又能积累宝贵的远航操作经验,还可以强化对相关地区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今天拥有正规医院船的国家屈指可数的情况下,运用医院船实施另类军事外交,就成为别国难以杯葛的绝佳方式。

即便在经费紧张的当下,鉴于医院船在平战交汇的灰色状态中能发挥强大影响力,美国海军在性能要求方面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髙。2020年6月12日,美国海军部官员透露,现役“仁慈”级医院船航速太慢,对于今天进展快速的冲突节奏来说往往缓不济急。况且对不照规矩来的非国家武装集团来说,毫无自卫能力却满载高价值有生力量和各式医疗器材的“仁慈”级绝对是“薄皮大馅包子”,不咬一口才怪呢。再者,由于“仁慈”级设计时并未考虑到船艇换乘需求,因此只能用直升机接送伤员,导致单位时间吞吐量无法大幅提升。因此在未来医院船设计中将比照两栖登陆舰设计,让医院船能同时接受海空后送。这种设计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把宝贵的空中后送能力保留给命在旦夕的重伤员,至于轻伤员则可统一由运力大但速度较慢的交通船或登陆艇接驳。

小型救生艇也可运输一般病人或战时的轻伤员

总之,现代海军医院船的角色横跨平战时期,而且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国家交战实体的共同协议保证安全。这意味着下一代医院船设计中将会引进更多被动防御要素,甚至在船体设计上也会逐步比照军标,不像现役医院船多半用退役民船改装。由于大型医院船建造和操作成本过于高昂,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仁慈”级仍将是美国海军实施远海救援的“独门利器”。

猜你喜欢

仁慈伤员海军
幻境
母爱随行,“独腿女孩”成长路上逆风飞翔
穿短裙的假肢女孩:我妈和她给我的四条命
“独腿女孩”谢仁慈: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平等相待
军医教你战场上如何自救互救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
蓝色生命线
蓝色生命线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