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地方电视台农业栏目的几点思考
2020-08-12谷峰
谷峰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关键词】地方台;农业栏目;农味;三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近些年来,随着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电视也成为广大农民朋友消遣娱乐以及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工具。面对数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的信息需求,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也随之应运而生,电视农业栏目自然也成为广大农村电视观众最关注的栏目。
在当前电视栏目及信息传播手段众多的情况下,吸引住农村电视观众的眼球,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必须要把农业栏目办成農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电视观众自己的栏目,笔者以为,在节目的定位和内容设置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内容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
农业类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别,就在于其要有“农味”。过去曾经有一些农业类节目尤其是农业科普类节目,经常会引用一些农业专业术语,让农民观众听后不知所云。比如,对农业种植、养殖中所使用的一些药物采用的是化学用名,没有用农民朋友熟知的一些常用名,农民观众没法购买使用。有的节目内容“城市味”较浓,远离农村实际生活,让农民观众较为反感。所以,农业类节目要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
首先是“让农民说”,就是让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要紧紧把握“农民”这个主体,让农民说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或者他们自己的故事。记者切忌故作百事通,对着镜头说这说那,指手画脚,给人班门弄斧之感。因为一些农民的种植、养殖经验或教训是他们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把他们的经验或教训通过电视介绍给广大农民观众,其借鉴作用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这些人和事都是农民朋友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具有较强的可信性,也有利于增强农民观众对节目的信赖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诉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农村的各种问题也会越来越社会化,所以这就要求从事农村新闻报道的记者编辑要深入农村,深入现场,到农村去感受、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这样我们的报道才更有针对性,更契合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对观众产生说服力和影响力,从而发挥媒体的引领作用。在采访中,记者要学会倾听,要和农民观众交朋友,让农民把他们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和遇到的问题说出来,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作为农业栏目,在让农民说话的同时还要敢于为农民说话,将农民的真实心声,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出来,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样农民观众才会相信栏目,从而说真话、实话;这样才能拉近栏目和农民观众的距离,让农民朋友做栏目最忠实的粉丝。
其次是“让专家说”,就是请专家把农业方面的相关经验和新技术新知识通过电视节目传授给广大农民观众。
随着我国农民的科技意识逐步提高,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在农村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农民朋友接受正规的农技知识培训和指导的机会相对较少,接触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对当前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产品市场信息知之甚少。虽然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手机的普及,农民对外界知识的了解渠道得以拓宽,但是新兴媒体对农业方面知识的传播却少之又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农业电视栏目在节目中可以适时地邀请一些农技、养殖等方面的专家,有针对性地给观众讲解一些当前最新的种植、养殖经验和技术。同时,在栏目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季节或气候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请相关农业专家在电视里向农民观众传授一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比如说春季小麦红蜘蛛的检测和防治办法,夏季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春、秋季养殖户遇到的一些流行性防治知识等。由于这些知识很实用,与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会把农民朋友吸引到电视机前,也使农业栏目真正走进农家,服务农家。
最后是“让政策说”,就是把国家的一些涉农、惠农政策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电视向农民朋友解释清楚,让农民及时了解、掌握。近几年来,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接连出台,加上省市和一些职能部门的相关配套政策先后出台,让农民朋友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也有些农民朋友对一些新出台的政策和法规理解不透,怎样才能让广大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这些优惠政策,更好地服务“三农”,作为农业栏目,我们可以请当地政府或者涉农权威部门的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文件进行解读,使农民观众吃透国家的优惠政策,并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使国家的惠农政策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二、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
我们知道,只有有了一支心里装着农民,了解农村,并且懂得农业专业知识的为“三农”服务的记者编辑队伍,才能采集到满足农民观众需要的有关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新鲜素材,让栏目更好地服务“三农”,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首先,记者编辑要认真学习并掌握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最起码要了解当地基本的农业常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会唱“农业四季歌”。这样在采访中才不会说外行话,才能准确把握新闻的切入点,才能真正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所盼,才能真正做出被农民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
其次,节目主持风格也要“乡土化”,让农民观众喜闻乐见。我们知道,主持人是电视节目最直接的传播者和引导者,电视观众对某档节目是不是感兴趣,除了节目的内容、形式之外,主持人的外在形象、独特的语言以及主持风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农业栏目主持人不仅要个性鲜明、丰满,还要让农民观众有更容易接近,更可亲的感觉,就是要“接地气”。
一段时间里,一些电视台的农业类节目主持人,基本上都是靓女帅哥,衣着华丽,用字正腔圆的语调播报着节目。这样的节目会让农民观众产生疏离感和距离感。
在这一点上,原央视7套的《乡约》栏目就给众多的农业栏目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被称为“中国农民之友”的主持人肖东坡在主持节目时,一般都选择在田间地头、农家的炕头小院等“原生态”环境中,以幽默风趣、平和自然的语言,灵活机敏的主持风格和现场观众进行热烈的互动。这不仅拉近了与场内外观众的距离,同时也放松了参加活动的农民嘉賓的紧张情绪,保证了节目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下顺利进行。肖东坡这独具个性又丰富多样的主持风格,确实给栏目增色不少,他自然也成为农民电视观众最喜爱的电视“乡土明星”。[1]
亳州市广播电视台有一档涉农电视栏目《走进农家》,也曾经凭借着主持人“海峰哥”与“打岔的”轻松活泼的主持风格得到当地农民观众的喜爱。以至于“海峰哥”与“打岔的”随栏目组到乡村举办活动的时候,成了村民眼中的明星,节目自然也一直稳居电视台自办栏目的收视榜首。
三、农业栏目在时间编排上要符合农村观众收视习惯
农村观众作为较特殊的收视群体,收看电视的时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季节的不同,农村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也会因为劳动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所以农业类节目在播出时间上最好考虑到冬季和夏季的差异。在夏季的时候,由于白天的时间较长,晚上7点多的时候,大多数农民朋友还在地里劳作,所以农业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段是农民朋友吃饭和休息前这一段时间。要提高收视率,夏季最好的播出时间段是晚上8点到10点之间。而冬季,由于白天时间较短,加上这个时间段农田里基本没有什么农活了,所以播出时间可以适当调整到晚上6点至8点,这样才能保证栏目不会因为播出时间的原因失去农村固定的收视群体。
四、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质量
农业节目要提高质量,就需要对节目收视群体、节目播出时间、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农民观众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发挥电视的优势,以农民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综合运用人物同期声、记者出镜、字幕、音乐等电视手法,做出生动好看的节目。譬如央视《乡约》栏目就充分调动了多种手段,主持人的现场主持、与被采访者的对话、背景资料的调用、场外拍摄画面的穿插以及字幕、动画、音乐等的配合使用,多层面、多方位的电视元素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感染力。[2]
据调查显示,当前农民普遍关注的是:政府新出台的关于农村方面的一些政策、维护农民权益方面的法律知识、当下种植、养殖方面的科学技术等。这就要求农业类节目在内容上要扩大内涵,切实提高节目质量,通过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寓教于乐。
总的说来,只有真正考虑到栏目的收视群体的特殊性和地域性,让栏目做到“接地气”、 “有鲜气”、 “涨人气”,才能使电视农业栏目长期“有生气”。
注释:
[1]张艳.电视农业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今传媒,2009(05).
[2]郑保章,柴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J].新闻记者,2005(06).
(作者单位:亳州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