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会惊涛不觉? 运营商的2020年半年考
2020-08-12
之前我们多次聊过,从运营商角度看,目前5G消费级的应用没有突出的代表,换句话说,5G技术先进性凸显,但是其他方面明显创新不够。比如直播各地风土人情,这个不能体现5G的优势;直播带货,效果也没有显现出来。不过,作为对新风口的探路,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业内普遍认为,运营商5G应用的最大发力点在去管道化,一方面努力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自己尝试探索新方向,比如智能家居、物联网等,这些都是有望取得突破的点。
而更多观点则认为,在4G甚至3G时代运营商尽管很努力,但最终沦为“管道”。5G时代,运营商的努力必须要摆脱“管道”命运。现在,机会来了,一切构筑在新基建考虑下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5G创新业务已经发展成为三大运营商业绩增长主要动力。现在,运营商要做的就是对目标客户进行精确细分,要丰富产品体系,创新5G套餐模式,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把握好难得的机遇,解决好要面对的挑战。那么,2020年这半年多以来,运营商们面对了那些具体情况,值得聊一聊。
营销数据触底反弹是喜是忧?
在五月份的时候·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四个月,三大运营商的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562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较前三个月的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为4608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较前三个月提高1.3个百分点。从发展走势上看,电信业务收入在经历长期筑底和疫情影响考验之后,已经开始了明显的触底反弹。然而,这种来之不易的增长反弹能持续多久,业内的观点也不统一。
可以肯定的是,传统业务已经进入黄昏期,新兴业务前景也不容过分乐观。如果这还不算不力因素的话,那么新一轮的提速降费绝对给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增长造成了较大承压。最新的消息显示,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这是在宽带和专线经历多轮降费之后的再次降费。当前固网宽带的平均价在38元/月左右,其中中国移动的宽带价格仅为33元/月左右,中国联通最高为43元/月左右。
流量是运营商当前最大的收入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前四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479亿GB,同比增长36.6%;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462亿GB,同比增长32.4%,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6.5%。从增长趋势上看,流量业务量的增速处于直线型下滑过程中,虽然还不至于增速为0,但是当前的这点增速以及未来的持续增长降速走势,不可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如此一来,支撑运营商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最大动能将处于真正的乏力状态中。2019年运营商的业绩增长就已经收到了流量收入动能发力的影响。
实际上,在流量增长乏力的背后,我们还要看到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和用户DOU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这两者是影响流量业务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除了流量业务量增速的持续下降之外,2019年的数据显示,流量单价也处于不断下调过程中。根据流量收入和业务量初步计算得知的流量单价已经从2019年年初的7元/GB左右将至2019年年底的4.9元/GB左右。这种降幅如果在2020年持续下去的话,流量收入或将大概率进入负增长通道。如果真如此,真正的支柱已经再现语音当年的颓废表现,那么流量收入减损必将拉低整体业务收入增长的幅度。
需要注意,这段时间虽然流量业务量增长和流量收入增长之间的“量收剪刀差”在不断拉大,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但是,因为“薄利多销”效应,刺激了运营商流量收入的较快增长,为业务收入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量收剪刀差”矛盾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传统业务量增速受限,导致了收入增长乏力,虽然当前的宏观经济复苏有助于业务量的增长,但是各种有利因素综合之后,维持现状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挖掘新兴业务收入早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必然选择。虽然运营商早已认清这个现实,但是新兴业务之所以是新兴,这本身就说明了市场还处于接受期,远未到业务量和收入增速的爆发期。实际上,2019年三大运营商的财报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新兴业务量大都有接近甚至超过100%的增速,业务收入的增长也仅仅有40%左右。而且这还是仅仅是从起点向高点发展过程中,本该出现的业务量爆发式增速。
运营商所处的通信行业早已不是垄断行业,既不存在垄断暴利的问题,也不存在红利过多可以随便释放的情况。在5G大规模建设需要的天量建设资金需求面前,运营商早已经是捉襟见肘,亟需用业务收入增长来支撑并不宽裕的现金流。
疫情的影响不可忽略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各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极有可能”或“很可能”在三个月内,为了获得更为低廉的移动资费套餐而更换移动运营商。而且,在2020年四月份的调研数据显示,在相对高价值的客户群中(愿意购买售价高于2100元人民币的智能手机的受访者),这一比例高达47%。
相对而言,英美市场有意更换移动运营商的消费者比例均低于中国。五月的调研中,分别有19%的英国消费者和25%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他们“极有可能”或“很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更换移动运营商。这一差异可能与不同市场上不同的移动通信服务签约模式以及消费者对移动运营商不同的满意度有關。
显然,这些消费者调研数据向我们展现了未来业务发展的机遇与希望所在。虽然有约40%的受访者表示将取消或推迟升级到5G服务或购买新款智能手机的计划,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五月调研中,仅有15%和13%的受访者仍没有升级到5G或购买新智能手机的计划。而且这一比例在过去几个月中逐月下降,仍未有升级到5G计划的受访者比例已从三月的24%下降到了五月的15%。这反映出5G市场推广工作的成效,5G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消费者向5G迁移的意愿长期看好。
另外,调研数据也显示,为了加速消费者向5G的升级,电信运营商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中(在未来三个月“完全不可能”或“不太可能”更换移动服务提供商的受访者),仍有23%的受访者表示还没有升级到5G的计划。而在忠诚度较低的客户群体中(在未来三个月“极有可能”或“很可能”更换移动服务提供商的受访者),有35%的受访者表示推迟了升级到5G的计划。可见,电信运营商可一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忠诚用户对5G的兴趣和矣注度,另一方面需加大对存在离网风险的客户的保有力度,并针对有离网意向以及从竞争运营商转入的用户,加大5G推广力度,制定针对性的促销计划,吸引他们选用5G服务。
要知道,在流量消费水平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如果再要求流量资费水平继续一定幅度的下降,手机流量收入或将进入负增长的通道,这势必拉低运营商整体业务的增长,使得运营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更有意思的是,对比不同市场可以发现,较之中国市场,英美消费者在信息通信领域的消费意愿,并未受到如此显著的影响。例如,在五月的调研中,英国和美国分别仅有18%和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取消或推迟升级到5G服务的计划。但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没有影响到英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而仅仅是由于主流英美消费者尚未计划购买新款手机或升级到5G服务。例如,在五月的机构调查数据中,英美分别有56%和44%的受访者表示,尚没有计划升级到5G服务。这一差异应该反映了不同市场在5G网络部署和市场宣传方面的差距。
5G用户增量是重点
长远看,随着5G时代的到来,4G业务已经不是运营商竞争的焦点。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加快4G用户向5G迁移,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数已经超过了5000万户,中国电信4月5G套餐用户净增509万,5G套餐用户也累计2170万户。中国移动的目标是:2020年协同产业链合作伙伴发展5G套餐用户突破1亿户,中国电信则计划发展6000万至8000万户。
显然,流量收入仍是电信运营商的收入支柱,在新兴业务没有真正扛起“大梁”之前,如果一味要求降低流量资费,一旦這根“支柱”倒下或者摇摇欲坠,不仅是对电信运营商行业整体不利,更重要的是对加快5G发展和“新基建”进度带来不利影响,毕竟,运营商在5G和“新基建”领域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5G用户的增长,三大运营商在5G方面动作频频。4月8日,三家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对运营商短信业务进行了创新体验升级,与此同时,运营商也在积极创新5G产品应用。5G视频彩铃业务以及5G直播等正在走进人们生活。
要知道,现实情况是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保持稳定,4G用户占比为八成,成为当前我国移动用户的绝对主流。在移动用户数方面中国移动依然遥遥领先,截至4月底,中国移动用户数达9.46727亿户,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用户数分别为3.3852亿户和3.09亿户。
在移动用户净增上,中国电信居三家之首。牛国电信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净增197万户,与之对比,4月份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净增43.2万户,而中国联通则净减172.4万户。在4G用户净增上,4月份中国联通净增181.1万户,超过了中国移动的177.2万户。值得一提的是,牛国电信指出,为配合公司移动业务发展战略,不再披露4G用户数据。在固网宽带用户净增上,4月份,牛国移动宽带用户的净增数为204.2万户,是另外两家运营商之和的三倍,领先优势明显。根据此前公开财报显示,中国移动计划在2020年发展1200万宽带用户。
需要注意的是,蜂窝物联网和IPTV用户规模快速扩大。综合来看,三大运营商在2020年前四个月的运营情况较为稳定,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漫游费取消、携号转网等等原因,在传统业务上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在物联网和IPTV用户的发展上仍然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