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2020-08-12时惠敏

广州化工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育人思政

时惠敏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课程是达成教育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那么,如何把育人目标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即实施课程思政。

《生物化学》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与医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素质密切相关,在立德树人中也肩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责任。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对于培养既有扎实学识又有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要求

当前,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健康服务人才必须不断增强健康服务意识,更加关爱他人,珍爱生命,救死扶伤。这就迫使健康服务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医学生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要始终贯彻实施“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不断强化医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精湛医术又有高尚品德的健康服务人才。以专业技能和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实施课程思政,比纯粹的思政类课程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扭转专业课程重智轻德的情况,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1.2 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应有之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但“价值引领”绝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和学工部门教师的任务和责任,专业课程的教师同样责任重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溶盐于汤,润物无声,引导学生内化人文知识、提升道德情操[1],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将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转化。

1.3 医学生塑造正确“三观”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正确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目前,“00后”是高校的主力军,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网络和社交媒体伴其成长,思想活跃、多元,认知事物的渠道广泛。虽然接受文化知识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一定程度上也缺乏对错误思潮的辨别能力,极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2]。此外,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大多往往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而忽视医生职业道德、人际(患者及家属)沟通交往技能、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3]。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发挥生物化学课程作为隐性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学生易于接受,容易认同,有利于医学生增强医德,提升职业素养[4],形成正确的“三观”,成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健康服务人才。

2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2.1 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践行者。针对任课教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注重加强党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带领非党员教师参与其中,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在思想上达成全员育人的共识,在专业发展上夯实有效育人的能力。

此外,“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教师对待教学、课程、课堂的态度,既是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更是最直接的课程思政。如充分备课,按时上课,不随意调课等。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课堂讲授有纪律,言论行为有底线,避免在课堂上传递负能量。

2.2 提炼思政元素

生物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教师可根据生物化学教学的自身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挖掘生物化学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使思政教育与生物化学教学有机结合,将生物化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如在学习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微量元素等内容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可以向学生介绍150年前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发表元素周期表的有关内容。门捷列夫打开了物质世界的奥秘之门,开辟了化学研究的一个崭新时代,他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为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树立了一个标杆。通过这一内容,启发学生科学是一项恒久的事业,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表1列举了《生物化学》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的融合点。

表1 《生物化学》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的融合点

2.3 修订教学文件

修订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变二维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三维的能力、知识、思政目标,使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既要开展科学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的培养,也要开展人文关怀教育等。将思政内容与对应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认真编写《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案,融入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发展服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理,与实际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4 创新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策略,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并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借助雨课堂的信息化载体[6],通过课堂主讲、网上互动、实践教学等,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创设情境、案例剖析、微课等教学方式,提升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静下心,抬起头,学得好”。

2.5 改变教学评价模式[7]

教师层面,要加强督导听课和教学纪律约束,深入了解教情、学情,帮助教师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效。调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增加育德观测点,实施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检验育德效果。学生层面,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如可在期末考卷上用一定的卷面分数考查本学科领域重要人物的贡献,贯彻课程思政内容,注重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性。

3 结 语

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自身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找到二者的共同点,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提炼生物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修订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思政教案,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把生物化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以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