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韧性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创业成功的影响研究

2020-08-12张秀娥李梦莹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韧性创业者个体

张秀娥, 李梦莹

(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一、引 言

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创业人数持续增加,但创业成功率却很低,56.1%的创业企业在5年内死亡(于晓宇和蒲馨莲,2018),如何在当前外部市场变化较快、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实现创业成功,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创业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创业者需要一种在逆境中恢复的能力,特别是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下,例如此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创业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确保创业企业的持续经营与发展,创业者必须快速从不利影响中恢复并积极应对。因此,韧性(resilience,又译为心理弹性、恢复力)对创业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有学者将韧性纳入创业五大精神之一(Duening,2010)。但是韧性在创业领域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创业韧性是心理韧性在创业领域内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适应过程,被定义为创业者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的恢复能力(Bernard和Barbosa,2016)。现有研究逐渐开始重视创业韧性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韧性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创业者能够比其他人更好地应对商业环境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实现创业成功(Fatoki,2018)。

根据心理韧性理论模型,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共同影响心理韧性并产生韧性结果(心理健康、幸福感、成功等)。在影响创业韧性的个体因素中,已有学者们关注到自我效能、乐观和毅力等个体认知和特质因素对韧性的影响(Sun等,2011),却忽略了个体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韧性的过程观认为,韧性可以被视为一个过程的结果,它来自经历,而不是天生的个性特征。已有学者提出危机情境的经历能够提升个体韧性(Dewald和Bowen,2010)。最近的一项研究对八位具有高度韧性能力的成功创业者的传记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在成功之前都有过成功或失败的创业经历(Duchek,2018)。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韧性研究重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是指在个体遇到挫折、压力等消极事件时的支持因素。保护性因素能够削弱个体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韧性的发展,社会支持作为韧性的外部保护性因素逐渐受到关注。社会支持起源于心理学,是由家庭、亲密朋友、邻居、同事社区等关系网络提供的情感性或工具性支持(Klyver等,2018)。社会支持理论提出社会支持能够缓冲压力、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创业活动具有社会嵌入性,社会支持也逐渐被创业领域所重视,已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能够缓和压力和逆境带来的冲击,对保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Ozbay等,2007),在支持性氛围中成长的创业者在逆境面前具有更好的恢复能力(Duchek,2018)。

因此,创业经验、社会支持、创业韧性和创业成功之间必然存在联系。但是,韧性在创业领域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文献探索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创业韧性如何影响创业成功。本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和心理韧性理论,利用成熟量表测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分析创业经验、社会支持、创业韧性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在环境不确定条件下,创业经验和社会支持共同作用于创业韧性进而影响创业成功的作用路径。本研究具有以下贡献:第一,韧性起源与心理学,在多个领域内受到重视,但在创业领域内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将心理韧性模型应用于创业领域内,丰富了心理韧性与创业管理的理论研究。第二,本研究证实了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的积极影响,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实现创业成功提供了有效的建议。第三,创业韧性前因变量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往往从单一层面进行分析,割裂了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从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两方面探索了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补充了创业韧性前因变量的相关研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1.心理韧性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重点由原来的消极视角向积极视角转变,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积极心理学提倡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探索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在积极心理学的推动下,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心理韧性的概念经历了由特质观向过程观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开始把心理韧性作为一种现象来探索。最初研究倾向于将韧性概念化为一种特征(Eicher等,2015;Luthans等,2006),认为韧性是在不利环境下使个体逐渐恢复稳定状态的个人特质,利用个人品质因素的不同组合来描述它,例如乐观、灵活性、自信、足智多谋、创造力及创新(Ayala和Manzano,2014;Sun等,2011)。但是这种方法侧重观察并描述心理韧性,而不是关注其发展,研究结果不能解释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差异(Bonanno,2012)。事实上,韧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通过后天被培育和发展,个体可以学习如何解决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压力和问题(Orr等,2013;Reivich等,2011)。为了更好地探索韧性是如何发展的,以及深入理解韧性的内涵,需要超越对韧性的静态描述。认识到特质论的局限性,学者们对韧性的界定逐渐转化为过程观,目前,韧性已经被概念化为一种可以被鼓励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构念(Fletcher和Sarkar,2013)。尽管定义韧性的方式不同,但大多数定义都基于两个基本点:面对逆境和积极适应。

基于韧性的过程观,学者构建了心理韧性理论框架。McLarnon和Rothstein(2013)将韧性描述为一系列保护性因素和动态过程的集合。在他们的模型中,他们区分了个人特征、社会支持和自我调节过程,这些过程结合起来帮助个人克服不利情况对自己的影响,保持心理健康、幸福感和绩效。类似地,Cooper等(2013)提出了一个框架,将韧性描述为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包括个体人格与情境之间的互动。个体人格主要由人格的五因素模型(FFM)来描述,而情境则分为工作压力来源、支持来源以及其他情境因素(如家庭)。Duchek(2018)将韧性定义为一个过程,它取决于个人特征,如性格和能力,以及由私人和工作相关因素组成的环境特征,进而导致韧性结果(如心理健康、幸福感等)。这些模型都说明韧性结果是个体因素、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图1)。

图1 心理韧性理论模型

2.组织和管理领域内的韧性研究

Luthans等(2004)提出了心理资本,并分析了心理资本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之间的差异,突出了心理资本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应该从传统的经济、人力和社会资本转移到心理资本。自此之后,韧性作为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之一在组织和管理学领域得到重视。一些学者开始在工作环境中关注韧性,探索了个体韧性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已有研究证实了员工和管理者的个体韧性如何促进组织的成功和变革,以及个体韧性的驱动因素(Lengnick-Hall等,2011;Förster和Duchek,2017)。Moenkemeyer等(2012)探索了组织创业项目成员的韧性对组织创业的重要性。孙鸿飞等(2016)证实了知识型员工个体韧性对工作绩效有正向影响。然而,我们对工作环境中韧性的相关了解不能简单地转移到创业环境中,因为变量之间的影响是与环境相关的(Fletcher和Sarkar,2013)。

3.创业韧性

创业韧性是一个动态的适应过程,是创业者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的恢复能力。创业过程往往伴随着困难和挑战,创业者必须及时调整他们的目标和策略,应对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因而,创业韧性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危机事件背景下。已有研究探索了战区背景(Bullough等,2014)和经济危机背景下(Bullough和Renko,2013)创业韧性的积极作用。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许多创业企业受到冲击,创业韧性愈发重要。在以往的创业研究中,有学者提出创业韧性能够促进创业失败学习,使创业者从失败的消极情绪中复原并再次开展创业活动(Cope,2011;郝喜玲等,2018)。此外,有学者关注韧性与不同创业类型之间的相关性(Sun等,2011),以及韧性对个体创业意愿的影响(Bullough和Renko,2013)。最近,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韧性对创业结果的影响,认为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创业者能够比其他人更好地应对商业环境带来的威胁和挑战(Fatoki,2018)。

在创业韧性的前因变量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创业韧性重要的个人因素上。创业研究中经常描述的一个具体的内部因素是自我效能感,研究认为创业者对自己创业能力的信心能够增强创业韧性(Bullough和Renko,2013)。此外,激情也被认为是创业韧性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Duchek,2018)。还有研究将创业韧性描述为一系列行为特征的集合,认为灵活性、动机、毅力和乐观是增强韧性的因素(Ayala和Manzano,2014)。除了上述个体认知和情感等因素,个体人力资本相关因素也被认为与韧性的培育相关。创业经验是创业者重要的人力资本之一,创业经验能够为未来的创业行为提供有用的指导,增强个体的韧性,尤其是对危险情境的积极体验,能够降低创业者对逆境的恐惧感,增强个体的认知韧性(Dewald和Bowen,2010)。除了个人因素外,外部情境因素也是影响创业韧性的重要因素。虽然一些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社会网络的结构和关系特征及其对创业的影响(Greve和Salaff,2003),但现有研究逐渐开始探索社会网络提供的支持对创业的影响。社会支持理论提出个体通过与他人连结,构建社会整合感,社会支持能够缓冲压力、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个体在逆境面前的恢复能力。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探索创业经验、社会支持通过增强创业韧性进一步影响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假设

1.创业韧性与创业成功

创业者经常面临可能威胁企业生存的突发事件,如金融危机、技术创新或该领域的新竞争者等。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挫折和失败不可避免,这意味着企业家面临永久性和高水平的压力。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压力体验远远高于其他职业(Ahmad和Salim,2009)。为了应对创业过程中的挑战,并长期保持心理和情感的稳定,企业家需要具备一种恢复能力,使他们能够克服失败和危机,甚至摆脱比以往更强大的失败和危机,取得持续成功。创业韧性是个体在逆境中恢复并应对挑战以获得积极结果的能力,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创业者能够比其他人更好地应对商业环境带来的威胁和挑战(Chen和Yang,2009)。

积极心理学认为韧性是心理资本之一,有学者提出企业竞争优势应该从传统的经济、人力和社会资本转移到心理资本(Luthans和Youssef,2004)。韧性已经在多个领域证实对成功有积极影响(Reinmoeller和Van,2005;Cooper等,2014),创业领域内的研究也逐渐开始重视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的影响。创业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创业者可获得的信息往往模糊不清且不断变化,而富有韧性的创业者一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高,他们积极应对而不是抵制变革,能够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Fatoki,2018)。另外,在面临挫折与失败时,富有韧性的创业者并不会感到恐惧与绝望,而是能够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采取适当的行动,努力克服挑战实现目标。由此可知,创业往往伴随着高压力、多重障碍和对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创业者在困难和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经营,创业韧性能够使创业者积极适应并努力解决当前的困难,进而推动创业成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创业韧性能够有效促进创业成功。

2.创业经验、创业韧性与创业成功

创业韧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来自于经历,是一种可以培养和获取的能力,本研究认为创业经验能够通过提升创业韧性进而促进创业成功。以过程为导向的创业观认为,创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创业者在职业生涯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能力。企业家的巨大成功并非突然出现,在此之前有一段长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过程。学术界一致认为,成功的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张秀娥和赵敏慧,2017)。创业学习的很大一部分是基于经验的(Rae和Carswell,2000),以往的创业经验能够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使创业者更好地处理问题、了解顾客需求、识别并抓住市场机会等(张玉利和王晓文,2011),这些创业能力使创业者能够更好地克服创业过程中的挑战,增强创业者的韧性。创业经验可以分为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如果过去的经验是积极的,也就是说,如果过去的创业活动是成功的,创业者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学习,为未来的创业行为提供有用的指导(Dewald和Bowen,2010)。尤其是对危险情境的积极体验,能够降低创业者对逆境的恐惧感,增强个体的认知韧性,从而促进创业成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失败的创业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家可能从失败、破坏性事件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常规的活动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失败可以刺激更高层次的学习,这些学习尤其来自批判性的自我反思,旨在调整现有的规范和标准(Cope,2003)。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成功的创业经验还是失败的创业经验,创业者都可以从中学习,提高创业技能,对未来的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增强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情况的适应力,进而实现创业成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创业韧性在创业经验与创业成功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3.社会支持、创业韧性和创业成功

社会支持是影响创业韧性的重要情境因素,指的是社会关系网络(家人、朋友、同事等)给予个人财物和情感等方面支持的行为(Barrera,1986)。社会支持在创业活动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创业活动涉及风险和压力,在其他领域内,类似的风险和压力倾向已被证明能够被社会支持缓解。

我们认为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创业韧性的发展进而影响创业成功。首先,社会支持能够影响创业者对外界的感知,获得较高社会支持的创业者会认为他人对自己的想法更积极(Isen,2002),因而会对自己的创业能力更具有信心(张秀娥和李梦莹,2019),这种信心使创业者更好地适应创业过程带来的压力,积极调整心态,应对困难和挑战,在逆境中茁壮成长(Hayward,2010)。另外,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机制使用的增加有关。也就是说,较高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重新定义困难和压力,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地看待困难和压力,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消极情绪中,因此更容易在困境中恢复并实现创业成功。社会支持对韧性的积极影响已经在许多领域内被证实。已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能够增强个体应对痛苦和压力时的韧性,缓和压力带来的影响,对个体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Horton和Wallander,2001;Ozbay等,2007)。Duchek(2018)运用传记分析提出,来自父母的支持能够增强创业者韧性,有助于创业者实现创业成功。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创业过程中的挫折和挑战对创业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创业韧性,进而实现创业成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创业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创业成功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4.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其结果不仅受到创业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Begley和Tan,2001)。环境不确定性是企业外部环境最显著的特点。环境不确定性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概念,用来描述对即将发生的事件或变化难以预测的情况,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挑战(Brouthers等,2002)。当可用信息和需要信息之间存在差异时,创业者感知到环境的不确定性(Milliken,1987),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和客户需求不断变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在面对高度的环境不确定性时,创业者需要积极了解客户需求,更加灵活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决策,而富有韧性的创业者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些(Duchek,2018)。也就是说,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就越重要。当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市场变动较快,创业者获得的信息往往模糊不清,想要实现创业成功,创业者就必须及时调整目标和策略,跟上不断变动的市场的步伐(Bullough和Renko,2013)。创业韧性是一种抵御逆境,快速适应变化,以及克服逆境的能力。具有韧性的创业者不畏惧困难和挑战,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高,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成功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当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虽然创业韧性依然对创业成功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其重要性远不如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环境不确定性对创业韧性和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综上,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模型图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创业企业主,大多数研究都通过时间维度界定创业企业,本文依据Zahra(1996)的研究,将创业企业界定为成立时间在8年以下的企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采用网络调研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主要向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高校MBA学员进行发放,发放时间从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在进行大规模样本调研之前,先对长春地区的50名创业者进行了预调研,并对问卷进行最终的调整。预调研之后对问卷展开大规模发放,调研地区主要在上海、广州、郑州、北京和长春等。本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共229份,有效回收率为45.8%。在229位样本中,男性占54.6%,女性占45.4%;年龄在21—30岁的样本占比最多,为43.7,其次是31—30岁,占31.0%;大部分样本都是本科学历,占53.7%。

(二)变量测量

本研究选取被广泛采用的成熟量表进行变量测量,为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对题项进行了反复翻译。本文参照Zhao和Seibert(2005)的研究测量创业经验,共3个题项;社会支持的测量借鉴Zimet等(1988)的研究,共12个题项;创业韧性的测量借鉴Fatoki(2018)的研究,共10个题项;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采用Sharma等(2007)提出的量表,共4个题项;经济、绩效相关的结果通常被认为是衡量创业成功的最合适的标准,我们借鉴Biggadike(1979)提出的量表测量创业成功,该量表共5个题项,所有题项都采用Likert 5点量表进行测量。具体测量题项见表1。另外,除了上述研究变量以外,创业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对研究结果可能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创业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纳入研究,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表1 量表的结构、信度和效度

四、实证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和共线性检验

由于研究变量的测量都是从同一来源收集的,因此可能会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从而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为了确保共同方法偏差对结果不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利用事前控制和事后检验两种方式。首先,本研究通过在问卷中设计反向计分题目、打乱题项顺序、匿名填写等方式控制共同方法偏差。其次,利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测量题项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5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为68.805%,首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0.758%,小于总方差贡献率的一半,由此可知共同方法偏差未对结果造成显著影响。多重共线性问题使用方差膨胀因素和各变量间的容忍度检验,结果显示VIF全部小于2,变量之间的容忍度全部大于0.6,因此多重共线性也得到了控制。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利用Cronbach’s α系数来判别,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本研究所有被测构念中最小Cronbach’s α值为0.865,因子载荷最小值为0.662,均大于临界值,由此可知量表整体的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较好。

随后,本研究对变量量表的效度进行了检验,由表1可知AVE最小为0.589,大于所要求的临界值的0.5,CR值最小为0.855,大于所要求临界值0.8。由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变量的相关系数表(表1)可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小于该变量AVE值的平方根(斜对角线上的值即AVE的平方根)。另外,本研究对比了几个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由表2可知,5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最好。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较高。

表2 因子模型对比

(三)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其中,创业经验与创业韧性呈正相关(β=0.310,p<0.01);社会支持与创业韧性呈正相关(β=0.316,p<0.01);创业韧性与创业成功呈正相关(β=0.316,p<0.01)。

表3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变量的相关系数

(四)假设检验

1.创业经验、创业韧性和创业成功间关系检验

本文采用层次回归法检验中介作用,结果如表4所示。由模型2可知,创业经验对创业韧性的正向影响显著(β=0.258,p<0.01),由模型5可知创业经验对创业成功的正向影响显著(β=0.211,p<0.01)。同时,从模型7可以看出,创业韧性显著影响创业成功(β=0.326,p<0.01),假设1得到支持。最后,我们将创业经验和创业韧性同时作为自变量对创业成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模型8,创业经验(β=0.136,p<0.05)和创业韧性(β=0.287,p<0.01)对创业成功依然具有正向影响,但创业经验对创业成功的回归系数发生变化,由0.211下降为0.136,由此可知,创业韧性在创业经验和创业成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假设2得到支持。

表4 创业韧性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2.社会支持、创业韧性和创业成功间关系检验

创业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创业成功间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见表4。由模型3可知,社会支持能够显著影响创业韧性(β=0.280,p<0.01),由模型6可知社会支持能够显著影响创业成功(β=0.233,p<0.01)。同时,从模型7可以看出,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的正向影响显著(β=0.326,p<0.01)。最后,将社会支持和创业韧性同时作为自变量对创业成功进行回归,结果见模型9,社会支持(β=0.156,p<0.05)和创业韧性(β=0.277,p<0.01)对创业成功依然具有正向影响,但社会支持对创业成功的回归系数发生了变化,由0.233下降为0.156,由此可知,创业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创业成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假设3得到支持。

3.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环境不确定性在创业韧性和成功之间的调节作用利用以下步骤进行检验。我们将控制变量、创业韧性、环境不确定性、创业韧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交乘项逐层作为自变量,创业成功作为因变量放入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见表5。由模型4可知创业韧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交乘项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成功(β=0.303,p<0.05),假设4成立。另外,本研究绘制了调节效应图,以便更直观地理解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见图3)。

表5 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创业成功)

(五)稳健性检验

本研究利用通过改变创业成功的测量方法检验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使用销售收入测量创业成功,并对假设模型再一次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回归系数的大小虽然发生变化,但是显著性不变,本文假设依旧成立,结果具有稳健性。具体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图3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图

表6 稳健性检验(因变量:创业成功)

五、研究结论、贡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和心理韧性理论出发,探索了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通过提升创业韧性进而促进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创业韧性能够直接影响创业成功,即创业者面对困难和挑战的适应力越强,越有可能取得创业成功。第二,创业经验能够通过提升创业韧性间接促进创业成功。具有经验的创业者能够从经验中进行学习,创建对未来创业活动有用的知识基础,这种知识和技能提升了创业者对创业的信心,增强面对挑战和不确定情况的适应力,进而促进创业成功。第三,社会支持能够通过提升创业韧性间接促进创业成功。社会支持为创业者提供情感、信息和财务方面的支持,可以缓冲创业过程中挫折对创业者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支持还充当了社会接收者的角色,使创业者对创业活动具有更强的认同感,提升创业者对意外事件的适应力,促进创业成功。第四,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创业韧性与创业成功的关系。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动越快,创业者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及时调整目标和策略,适应不断变动的市场环境,才能取得创业成功。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1.理论贡献

本研究具有以下三点理论贡献:第一,本研究突出了在当前不确定性较强的环境中,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的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学术界对韧性概念的兴趣逐渐增强,但在创业领域内对韧性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创业韧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对创业者行为和创业结果有什么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本研究对创业韧性的构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创业领域内研究韧性这一变量,证明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扩宽了创业韧性结果变量相关研究。第二,本研究将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结合,探索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创业韧性不是不变的个人特质,而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它来自于经历,能够被学习和培育。探索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对于培育创业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创业韧性前因变量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只从单一层面进行分析,割裂了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将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结合在一起研究,以综合视角探索创业韧性的前因变量。第三,本研究基于心理韧性理论模型,建立了包括创业经验、社会支持、创业韧性以及创业成功的整合研究模型,明确了创业者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通过提升创业韧性进而促进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创业经验和社会支持都被认为对绩效有积极影响(Nicpon等,2006;易朝辉等,2019),但是其作用机制尚需研究,尤其是社会支持对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创业活动伴随着风险和压力,类似的风险和压力被证明能够从社会支持中收益,因此创业内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支持对创业者行为和创业结果的影响(张秀娥和李梦莹,2019),但此类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探索了创业经验、社会支持对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补充了相关研究。

2.实践启示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研究认为提升创业成功可能性的核心路径是正确看待先前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完善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者韧性能力。具体可从下述三方面入手:第一,从创业者的角度考虑,创业者应该正视先前创业经验,胜不骄败不馁,从创业经验中汲取知识,以提升应对挫折的能力。另外,参加社交活动、讲座、培训等有助于提高创业者韧性(Bullough和Renko,2013),因此创业者应该积极参加商业社交活动与业务培训,以建立对创业能力的积极自我认知,从而增强创业韧性。第二,从政府的角度考虑,政府应该完善创业支持体系,对失败的企业进行一定补贴,对处在危机中的创业企业制定专项创业优惠政策,例如:提供专项项目贷款。积极引导和鼓励创业者,使创业者更积极地面对挫折与挑战。有学者指出创业教育能够增强个体韧性(Shepherd,2004),大学生是创业的生力军,政府应积极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其创业韧性。第三,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应该积极宣传支持创业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不论是成功创业者还是失败创业者都受到包容与尊重,提升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情感。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第一,本研究主要依靠作者关系网发放问卷,造成样本地区受限且分布不均,虽然样本是有代表性的,但研究结果仍可能存在偏差,未来的研究可以适当扩展样本调研范围,使研究结果更加严谨可信。第二,本研究的数据是从焦点创业者的角度收集的,不包括来自其他人(如家人、朋友或商业伙伴)的数据,因此我们所测量的社会支持是创业者的感知社会支持,而不是实际社会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收集焦点创业者和其他重要人物的数据来更明确地探索实际得到的社会支持对创业韧性和创业成功的影响。第三,本文将创业经验和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但是创业韧性在个体层面和情境层面上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前因变量,如创业自我效能、家庭亲密度等,未来可以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猜你喜欢

韧性创业者个体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