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系处理方式下樟子松造林效果分析
2020-08-12李红
李红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000)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属于常绿乔木。其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抗旱耐寒能力强,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人工造林中应用比较多,取得了较好的防风固沙的效果[1]。辽西地区的气候干旱,在造林中一直积极探索适合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树种,自20世纪60年代当地开始引进樟子松的种植,抗逆能力优于当地的乡土树种油松,在一些瘠薄的土壤上长势好于油松,目前在辽西地区有很多樟子松人工林,且造林面积呈逐步扩大的态势[2,3]。由此可知,开展樟子松生长机理、适生机制的研究,可为樟子松在辽西地区的大面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4]。
在辽西干旱地区,土壤含水量、苗木的质量是影响当地造林效果的2个主要因素,由此可知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技术主要可从2个方面展开:一个是通过蓄水保墒等措施提高造林地土壤的水分状况;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提高苗木的活力水平[5-6]。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在造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化方面开展了不少的研究[7-11],但是在如何提高苗木的活力方面研究相对不足。很多研究表明,苗木的根系经过一些药剂的处理后可以加快根系的再生,提高造林的效果[1,3]。为了提高樟子松苗木在辽西地区造林的效果,特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药剂进行蘸根处理,比较了各处理下苗木的成活、生长等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朝阳市宝国老林场(121°16′ E,41°56′ N),该地气候比较干旱,属辽西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高度278 m左右,土壤类型主要为轻壤、石砾含量多,土壤肥力差。当地年均温7.2 ℃,年均日照时数约2 800 h;降雨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450~500 mm,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无霜期约145 d。
1.2 试验材料
供试的樟子松幼苗为2年生,试验中选择的蘸根药剂包括α-萘乙酸、5406菌根粉、高效催根素、玉米素、磷酸二氢钾、高锰酸钾,均来源于当地园林公司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6种药剂分别设置了3个浓度,共计18个药剂处理,分别为α-萘乙酸 100、200、400 mg·kg-1,5406菌根粉400、600、800倍液,高效催根素 20、40、80倍液,玉米素 50、75、100 mg·kg-1,1%、2%、4%磷酸二氢钾,高锰酸钾 5、10、20倍液,以蘸清水作为空白对照,共计1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小区安排长势基本一致的樟子松苗木30株,即每个处理樟子松苗木共计90株。
1.4 试验方法
2019年3月造林,各处理除了蘸根处理的药剂有区别外,其余管理措施保持一致。造林前各处理按照试验设计的药剂蘸根处理10 min,株行距的规格按照3 m×3 m,栽植的密度为1 100株·hm-2左右。栽植的方法同当地常规造林,为了降低土壤含水量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在栽植结束后立刻浇透水1次,连续浇3~4 d[3,6]。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刚造林时测量统计各处理樟子松苗木的平均苗高(H1)、地径(D1),8月底对各处理下樟子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每木调查,包括苗木成活数、苗高(H2)、地径(D2),并随机选取各处理苗木10株,调查根长、根系数量等,计算出各处理下樟子松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长率、地径生长率[2,3,7,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蘸根处理下樟子松根系再生能力比较
经过1个生长季的生长,对不同处理下樟子松根系再生能力开展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药剂蘸根处理后,樟子松根系的长度、数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各药剂蘸根处理的平均根长均长于蘸清水对照;根长平均超过31 cm的处理有α-萘乙酸 200 mg·kg-1(31.2 cm)、高效催根素20倍液(32.5 cm)、高效催根素40倍液(31.0 cm)、玉米素 100 mg·kg-1(31.2 cm)、高锰酸钾10倍液(31.5 cm),比蘸清水的对照处理分别增加45.79%、51.87%、44.86%、45.79%、47.20%,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0.4 mm以上根系数量≥30 条的处理有α-萘乙酸 100 mg·kg-1(33条)、α-萘乙酸 200 mg·kg-1(36条)、α-萘乙酸 400 mg·kg-1(31条)、高效催根素 20倍液(33条)、高效催根素 40倍液(31条)、玉米素 100 mg·kg-1(30条)、高锰酸钾 10倍液(32条)、高锰酸钾 20倍液(31条),均比蘸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1倍以上,差异极显著;1 mm以上根系的数量≥13条的处理有α-萘乙酸 200 mg·kg-1(14条)、高效催根素 20倍液(15条)、高效催根素 40倍液(13条)、玉米素 100 mg·kg-1(13条)、高锰酸钾 5倍液(14条)、高锰酸钾 10倍液(15条),比蘸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85.71%以上,差异极显著。结合根长、大规格根径的数量分析,对樟子松根系促再生能力效果较好的药剂有α-萘乙酸 200 mg·kg-1、高效催根素20~40倍液、玉米素100 mg·kg-1、高锰酸钾10倍液。
表1 各处理对樟子松根系再生能力的影响
2.2 不同药剂蘸根处理下樟子松成活率比较
由表2可知,不同的药剂处理可对成活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个生长季后成活率超过75%的处理有高效催根素40倍液、高锰酸钾5~20倍液,比蘸清水的对照增加77.88%以上,差异极显著,其中高锰酸钾10倍液的处理增幅达到了98.35%;比蘸清水对照的成活率增加50%以上的处理有α-萘乙酸100~200 mg·kg-1,高效催根素20~40倍液、玉米素100 mg·kg-1、高锰酸钾5~20倍液,α-萘乙酸400 mg·kg-1的处理比蘸清水的对照处理成活率降低24.71%。由此可知α-萘乙酸100~200 mg·kg-1、高效催根素 20~80倍液、玉米素100 mg·kg-1、高锰酸钾 5~20倍液等蘸根处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可大大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
表2 各处理对樟子松成活率的影响
2.3 不同药剂蘸根处理下樟子松苗木生长量比较
根据表3可知,不同的药剂处理可对樟子松树高、地径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各蘸药剂处理的高生长率均大幅度高于清水的蘸根处理,以高锰酸钾的各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高效催根素处理,之后是5406生根粉、α-萘乙酸的处理;地径生长率比蘸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50%以上的处理有α-萘乙酸100~200 mg·kg-1、高效催根素20~80倍液、高锰酸钾 5~20倍液几个处理,其中以高锰酸钾的各浓度处理的促地径生长效果更明显。综合樟子松苗木的高生长率、地径生长率2个因素考虑,蘸根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α-萘乙酸100~200 mg·kg-1、高效催根素20~80倍液、高锰酸钾5~20倍液。
表3 各处理对樟子松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樟子松针叶具有更强的旱生特点,与辽西地区当地的油松等乡土树种进行比较,其在抗旱方面的生理特性更加明显,抗逆能力更强,庞大的根系营养空间较大,可以对地力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这些都是其适合在辽西干旱地区稳定生长的基础[1-3]。樟子松的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且树干长势笔直,在辽西土壤瘠薄的干旱地区作为造林先锋树种、水土保持林非常适合[1]。试验中选择了多种药剂进行蘸根处理,比较樟子松的造林成活、生长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药剂蘸根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根系再生能力、苗木生长的速度;α-萘乙酸 200 mg·kg-1、高效催根素20~40倍液、玉米素100 mg·kg-1、高锰酸钾 0倍液对促发樟子松根系再生能力有较好的效果;α-萘乙酸100~200 mg·kg-1、高效催根素20~80倍液、玉米素100 mg·kg-1、高锰酸钾5~20倍液等蘸根处理可大大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的成活率;α-萘乙酸100~200 mg·kg-1、高效催根素20~80倍液、高锰酸钾5~20倍液可有效促进樟子松幼苗的高及地径生长。建议在辽西地区进行樟子松造林时,造林前可先用药剂进行蘸根处理,以提高林分整体的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