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馆藏与阅读空间到活的知识服务平台
——以上海科技大学为例
2020-08-12江彬彬江丽萍
江彬彬,江丽萍,张 晖
(上海科技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上海 201210)
1 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创新空间建设需求和理念
1.1 创新空间建设背景和需求
21世纪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5年来,这一发展趋势更为突出: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图片、音频、文字等信息与个人终端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信息的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人们获取信息、知识、沟通交流和学习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促使现代教育模式、知识资源和知识服务平台都发生了巨大转变。
首先,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逐步转变为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交互式讨论为主的模式。2013年度《地平线报告》揭示慕课、翻转课堂、非正式学习将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1]。在线教学方式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协作学习的需求增强,他们希望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小组讨论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备(如投影仪、书写板、无线网络等)完成讨论学习。
其次,数字时代的知识资源组织和利用及其服务平台也发生了转变。知识资源从单一、孤立地储存信息转变知识资源之间互相关联,使得学生得以从机械地、孤立地、被动接受知识的浅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进而转为主动提取、组合关联以及再创造的主动式、批判式思辨学习[2]。相应地,知识服务平台也由传统银行柜台式的单一的、点对点服务转变为构建一个开放关联,由用户自行创造、创作的多元化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新型教育模式。
图1 理念变革:空间作为资源及服务概念的存在
2013年9月成立的上海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大学,同时也是一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际化高水平原始创新的培育高地。作为上海国家科创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和融汇交流中心,我校针对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聚焦于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先进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物质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领域,建设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性大学。因此,上海科技大学整体校园在建设之初通过引进国际化的校园建设团队和社区理念,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3]。
我校的校园建筑设计由注重可持续性和社区参与的美国MRY建筑事务所在设计竞赛中中标。MRY建筑事务所在设计过程中与学校充分讨论沟通,在校园规划中既要为不同学科之间创作科学研究合作机会,满足当前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科研大背景,又需要遵循满足未来使用功能的变化发展趋势的需求。因此,满足跨学科交流以及富有弹性的建筑空间不仅指导了上海科技大学校园的总体规划,也指导了各建筑单体的设计,并分别应用于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教室、实验室、报告厅和互动空间等校园各功能元素。在整体校园设计规划中,学校通过充分整合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的规模大小不一的互动空间、小组讨论室,各类提供表演/讲座的灵活空间以及非正式交流空间等资源,鼓励在校园内通过跨学科的交流融合产生新的教研方法,从而为不同学科之间创造合作机会[4]。
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信息与知识服务支撑平台,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在跨学科、多专业不断融合和交叉的科学研究大背景和校园国际化社区氛围下,在馆舍空间规划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中外高校图书馆空间规划案例,同时结合学校定位和整体校园规划,以拥抱未来趋势和建设开放、富有弹性的馆舍空间为导向,在分析学校日常教学科研过程中对图书馆的核心需求的同时,积极融入校园整体规划,致力于为以问题驱动、创造驱动、交互式群体化为特征的创新型学习与素质培养,提供知识基础设施、知识工具和知识服务。
1.2 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创新空间建设理念
基于以上背景和需求,我馆在馆舍空间规划设计方案中确认了图书馆空间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不仅仅为读者使用藏书而设计,更是作为资源以及服务概念的存在的、围绕用户学习行为建设的规划理念[5]。我馆在将90%以上的资源建设经费用于电子资源以及严格控制纸质馆藏的复本量的同时,把传统的纸质馆藏的物理空间逐步让位于用户的个性化、协作化学习,积极提供新的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将用户看成知识的创造者,引导用户参与实践,开展跨学科学习,促使其挖掘新知识和兴趣,开启新的研究和创业活动,从而将图书馆空间打造成无障碍的协作空间和物理环境。
正如吴建中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15年会上的演讲中预测的,“到2025年,图书馆将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6]。在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知识资源从孤立到互相关联以及文献资源向全面数字化转型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下,高校图书馆逐步从传统的以“藏”到以“用”“开放关联”为中心,相应的服务方式和空间布局在不断地加速变化[7]。
一方面,图书馆为成为教学、求知、小组学习提供创造性的空间及相应的内容分析、处理、重组及重新再创造的工具;另一方面,图书馆还要为馆藏、个人研究以及自主学习开辟空间[8]。
我馆在实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为主的资源服务策略的同时,积极创建适应教学、科研及学习交流的创新空间。因此,最先进的技术访问和支持、灵活的基础设施和家具、广泛的用户可达性、环境友好型等都成为创新空间规划的重要指标。通过融入校园各个部分,在创新空间打造辅导和写作、多媒体制作、数据挖掘、合作学习与研究空间等的无缝的学术支持,为师生提供专业的深度服务。图书馆通过在各楼层设置不同主题类型和功能的阅览和交流空间以支持个人及群组协同学习,同时配置相关基础及专业设备,最大程度上支持不同类型和需求的活动、交流及学习,将整座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共享交流空间和活的知识服务平台。
图2 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创新空间规划
2 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创新空间规划
2.1 打造多样化及多重性信息共享空间
伴随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用户对于纸质图书、期刊的需求逐渐被电子资源所取代,用户也不仅仅满足于依托传统的书库和提供各类安静学习的阅览室空间。为此,图书馆应打造多样化及多重性信息共享空间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首先,信息共享空间不必完全按照纯实用功利的理念进行设计,而要利用各种设计手段和艺术元素,为用户营造出学科的学术氛围,帮助读者建立自己所研究学科的学术社区空间感[9]。我馆根据学校学科布局的特点及用户不同层次的学习以及研究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分别开辟基础教学阅览室、经典悦读区、国际交流培训区以及创新、创管创意研究交流区等多样化信息共享空间。以位于图书馆2楼的经典悦读区为例,该区域主要是围绕着“经典”和“悦”两个定位进行规划。通过错落有致、不同风格的家具形式及格调进行分区软隔离,将契合的经典人文社科类的文献,穿插到各软隔离空间中去,形成空间和文献的相互融合。体现“悦”的休闲阅读区域大比例占据整个空间,加上靠玻璃幕墙正对湖的沿窗休闲阅读区,配合简约美式风格的落地台灯的衬托,“悦”然眼前。同时,通过经典古朴的家具款式和风格营造的两个“写意书房”区域,再结合交融的经典文献,充分将“经典”和“悦”进行了诠释。
其次,信息共享空间不是电子阅览室的简单改造,也不是虚拟资源概念下的数字图书馆,作为以用户为主导的空间规划,需要兼顾用户在资源服务支持以及互动交流协同学习上的需求[10]。我馆信息共享空间是以促进跨学科交流以及团队协同学习为理念,打造了一个基于实体空间、馆藏图书、虚拟电子资源和技术的多重性学习交流空间。
在各信息共享空间的阅览学习区配备方便用户放置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的宽敞桌子以及配套电源插座,满足用户多终端学习的需求,同时通过增加无线AP点等信息设备的方式对无线网络进行了信号增强覆盖。
在全球范围内,学术工作日益成为基于团队的、协作性的跨专业工作。因此,这样的需求也在改变创新空间的规划,使得图书馆从传统的肃静空间转变为可容纳各种活动形式的创新空间。图书馆在各信息共享空间配置了各类小组讨论学习空间,在各类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下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一类是分布各楼层信息共享空间的封闭式小组讨论室,可供8—10人的交流学习。这类小组讨论室采用透明玻璃进行隔断隔音,配备可灵活移动以及拼接的桌椅,方便用户根据群组的规模进行自由搭配和组合。在硬件设置方面,讨论室配备触屏显示、白板一体机,既可外接笔记本,也可以利用白板进行书写,为学术交流、课程讨论、创新团体活动等提供了专门的交流空间。
另一类小组讨论学习空间则属于半开放式协作交流区。这些区域并没有进行过多的人为隔断,而是通过各类挡板隔断、半开放圆形或U型多人学习桌等风格迥异但不失统一的家具巧妙实现。半开放式协作交流区的桌椅可根据群组需要灵活组配,同时配备有可支持笔记本输出的外接显示器,方便用户将需要共享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屏上。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在传统的馆藏图书专架、安静阅览学习空间之外开辟出半封闭式的协作演示空间,使得图书馆在支持孤心苦读的同时又促进了群组交互以及跨学科协作学习。
2.2 打造支持用户知识创造实践的创客空间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原《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阐释中认为,“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的工业化,即数字制造和个人制造的合体,数字世界颠覆实体世界的时代正在到来[9]。
为适应教学信息化、多元化的需求,我馆打造了支持用户创建MOOC课程和学生创作多媒体富媒体交互式内容的创客空间——多媒体制作与演练中心。该中心共分三个区域:支持访谈、播报及虚拟演播的录播区;集成多媒体软件及设备工具的后期制作加工区;配置专业声学设计及多元化显示设备的排练演练区。
(1)录播区(含录音室)包括3个演播景别:1个用于综合节目的主景、1个虚拟蓝箱演播景和1个访谈类演播景;音频内容采集区域,支持1组播音室。整体演播区制播系统中全部构建于数字电视技术平台,可用于各类播报、MOOC制作、网络课程直播、访谈、虚拟演播及音频编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内容的制作和输出活动。
(2)多媒体制作编辑区支持6组多媒体制作工区,配置高端硬件和全校开通授权使用Adobe全套软件及部分音视频专门制作软件,支持个人或群组进行后期制作编辑复杂的多媒体内容。媒体制作区可进行多种形式的视音频后期处理,包括3D建模、特效设计、剪辑及调色等。
(3)演练排练区提供16∶9、150寸专业透声幕布和投影设备,经过专业声学设计,通过吸声隔声与扩散结构,控制室内混响,最大化提升各区域的聆听均匀度与清晰度。该区提供可容纳30人左右的个人或群体的多媒体内容的演练、排练交流互动活动。
这些区域可以更好地支持师生制作课件、拍摄新闻、课件编制、剪辑音视频、制作视频论文或科普小视频等,也可利用场地现场独自或带观众的演练或修正。通过打造专业的多媒体制作与演练空间,引进学生课业所需却在家中或寝室中难以接触到的设备,丰富了用户与这些设备及空间的互动体验。在支持及丰富师生教学个性化需要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3 打造支持用户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专属空间
安静学习空间适合读者安静地深入思考、学习钻研。Freeman提出,学生们钟爱阅览室或类似的安静学习空间,甚至衍生出“安静文化”[5]。因此,图书馆对馆舍的动静分区进行了合理规划,尽量将噪音等级不同的空间设置在不同楼层或同一楼层的不同空间内。除了通过家具软性隔离出的相对安静的阅览区域,也专门在远离噪音和人流不太集中的楼层分别开辟了2间用于个人安静学习的安静阅览室以及42个单间个人研习室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空间布局设计上,安静阅览室中没有专门设置提醒读者需要安静学习的指示牌,而是通过统一的稳重、简约格调家具及民国风的个人学习灯,让用户一走进该区就感受到一种静默研习的氛围,满足部分用户对传统图书馆安静阅览环境的偏爱,也便于大家对安静研习以及深入思考的需求。
分布于图书馆5楼顶层的42个单间个人研习室则是学习共享空间的又一创新实践。个人研习室配置电源、网口、空调、台灯及简易桌椅,个人研习室可按天预约,满足了需要对某一课题或某一时期需要长时间进行个人安静研习、深入思考的人群。
2.4 让整座图书馆成为一个创造共享交流的活的知识服务平台
过去图书馆是文献信息存储中心,现在则是动态的知识交流中心,是人与人的交流中心。1989年,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绝对权利》中提出:居住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第一空间,工作空间是第二空间,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阅读、欣赏、交流与休闲的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第三空间[9]。用户到图书馆不仅有对知识的追求,渴望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放松的环境以调节心情,同时对社交、娱乐、休闲服务也有迫切的需要[1]。
除了各楼层分布的小组讨论室和协作交流区,我馆专门在1楼、3楼和5楼打造了大厅长廊、报告厅、学术沙龙区、多功能区等用于举办学术讲座、素质教育报告以及主题展览等活动的共享交流空间,供学校院所部门、课题组、甚至第三方机构使用。
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交流以及教学活动,这类区域提供各类模块式可拼接的多边形桌以及灵活的隔断家具。在硬件支持上,配备有多类型显示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支持多屏同显及远程视频会议等活动。这样的规划既便于馆员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也便于校内外各类用户根据各自的方式组织授课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既便于激发活动组织者的灵感和创造性,也促进参与者与主办方的互动。
这些活跃的工作空间,从大中庭到私密的讨论环境加上馆内随处可见的光亮舒适的开放式共享交流平台,为用户各类非正式交流与协作创造机会的空间,使得整座图书馆成为一个为用户创造共享交流的活的知识服务平台。
除了看得见的空间设施外,图书馆利用人流量较大的大厅开放式长廊通道定期开展各类主题展览以及师生科研成果展示等活动,既吸引了对活动感兴趣的特定用户群体参与,也可以让短时间驻足或路过的读者参与进来,起到了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以及弘扬校园文化的作用。
3 上海科技大学知识服务平台运营机制和实践
在上述创新空间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我馆积极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优势、在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知识服务新机制、新流程、新方法。我校知识服务平台运营依托资源、服务、空间的三融合,以服务为核心,融合资源、机制、空间,在人员有限的条件下,能快速响应服务需求、快速组合服务维度,快速适应服务的多样性,并敢于在实战中演练和提升,发掘和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图书馆知识服务及公共文化交流空间服务品牌。
3.1 空间管理机制流程化及服务内容模板化
创新需要理念先行,理念之后才有行动,而行动则需要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我馆的组织架构具有小规模和人员扁平化的特点,因此在空间运营机制上狠抓制度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通过流程化和模板化的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1)梳理服务相关人员、信息、设备、设施保障响应人员及机制,确认服务支持保障分工、责任及配合人员,建立服务保障人员AB待命状态及脚本,实现服务快速、及时及补位。
(2)协调图书馆团队、学校信息化技术团队、设备厂商人员,建立不同空间及多元化设备保障服务团队,如基本常规活动设备保障服务团队、非常规设备保障、应急故障设备保障、多人替补保障等服务机制,同时梳理设备常见问题及故障处理方式,让替补人员能够按照说明迅速补位。
(3)梳理建立内外服务相关标准及模板文件,如参观接待手册模板、设施设备外借使用模板、空间设施设备管理及使用规定等。以共享空间场馆借用流程为例,图书馆可借用的场馆共有7处,一楼有大厅、西大厅休闲区、书卷区,二楼有小型研讨区,三楼有报告厅、视听鉴赏室,五楼有学术沙龙区。它们风格各异,相得益彰。场馆里配备灵活便捷,功能性和实用性强的家具和设备,为定制化服务创造条件。图书馆将选择权交给用户,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保障。首先,将共享空间场地纳入学校场馆预定总平台。管理人员接到用户场地使用申请后,主动与用户沟通,明确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图片和设备清单进行参考。用户可以根据图片挑选桌椅和布局样式,根据设备清单,挑选多媒体播放设备。如果没有特殊需求,也提供比较省时的常规场馆标配模式供用户选择使用。需求确认后,管理人员再将场地布置,设备保障、网络保障和物业保障人的信息和对应的任务拟成保障手册,请用户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保障任务落实后,请用户到现场检查、确认。
3.2 引入项目管理概念的空间运营
项目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指出,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其临时性是指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项目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它分为5大过程和9个知识领域,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5大过程[11]。
我馆结合自身特点及功能,采用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技术、人员、经费等相对有限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呈现动态化管理特征,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空间服务。
以展览为例,我馆把各类展览看成若干个项目,按照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这五个步骤来进行。具体来说,在项目启动之初,明确展览目标和筹备组成员。如2016年首次和《自然》杂志社合办的“《自然》封面故事展”。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将目标定位于通过可视化传播的方式,每年举办一期,定期向广大师生展示国际顶级科技期刊追踪前沿研究进展。筹备组成员则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高层次的“领导小组”,由馆领导组成,主要抓原则和方向,同时和帮助协调研究解决具体展览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另一个是项目执行小组,主要负责执行上级决策。执行小组需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负责实施和现场管理。这就要求提前搭配项目团队,确定好展览项目总负责人以及选配好展览项目的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布展实施等子项负责人。在“《自然》封面故事展”这一项目规划和执行过程中,项目执行小组成员不局限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进一步拓展到合作出版社对接人员、展具采购供应商以及广告公司,由项目总负责人根据多方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具体子项负责人。每次展览项目执行小组人员都有所不同,我馆结合自身的定位,重点挖掘自身在校内、图书馆界(本地图书馆展览联盟以及其他公共及科研图书馆)、出版商以及艺术家等方面的合作资源,从而确认展览目标和筹备组成员。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求项目总负责人具有整体性思维,需要对内容授权状态、项目进度、费用、人员等进行跟踪,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在收尾阶段总结的基础上,我馆就展览内容的自控程度、内容的知识产权授权状态、活动本身的公开交互程度等进行评估和监控,有效把控风险,营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环境。
3.3 创客空间的服务机制和实践
3.3.1 创客空间嵌入式服务的探索和尝试。我馆多媒体制作与演练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内容创客中心”这一定位,以学校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加强与学校各学院、研究所、职能部门以及学生社团沟通,深入挖掘需求,不断梳理完成业务流程及服务保障机制,为师生多媒体制作与演练活动提供场地、设备以及空间服务支持。
一方面,结合调研学校教学科研需求,与院所老师积极交流探讨,持续推进中心与学校教学科研的融合。目前已开展信息素养课程以及学院专业课程等MOOC课程、学校科研进展视频及其他各类学校活动推广等视频录制。同时,该中心积极参与并支持学院前沿技术的探索及实践创新,如参与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前沿多视角直播项目测试及实施。
另一方面,与学生社团活动持续交流,挖掘需求,支持并丰富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及内容:如支持学生社团访谈及各类社团活动宣传推广视频等的录制。同时,该中心通过与学校学生处、书院等部门合作,与新生军训、学生暑期实践以及产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相融合开展各类多媒体作品征集及提供场地进行原创多媒体作品展示活动。通过这一系列多媒体创作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学生各种创新创业活动素材,延伸了多媒体中心支持创新创客素质的服务内涵,同时也起到了促进学生使用多媒体软硬件的数字信息素养能力、增加学生实践过程的参与感与获得感的作用。
3.3.2 组建“小核心、大网络”创客空间服务团队。我馆多媒体制作与演练中心敢于探索新机制,通过梳理业务流程、服务模块,生成快速服务菜单的同时,组建跨部门人员参与服务保障,建立起“小核心、大网络”创客空间服务团队。
在技术人员保障方面,中心协调学校信息化技术团队,发挥学生的力量,打造一支“专业”学生团队。该团队由拥有多媒体特长的学生助管及学生社团组成,在厂商设备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联合中科院网络中心等支持力量,不断总结积累拍摄及制作经验,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课程录制及视频制作流程。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实现多媒体资源海量云存储、备份及使用管理,从而保障媒体原始素材、成品素材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便捷性。通过以上服务机制,使得中心得以在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体系下能逐步有效地开展多媒体实践活动及各类课程、活动的录制工作。
4 结 语
国际图联曾在2017年趋势报告前言中指出:没有图书馆存在于真空之中。作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实体,图书馆具有帮助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使命,既塑造外部力量,又由外部力量塑造。如果我们不花时间去理解新技术和趋势,就有可能措手不及,错失机会。如果我们花时间去评估这些新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做出有效反应,就可以成为先锋,领导建立一个更强大、更公平以及更具参与性的社会[12]。
作为高校的知识服务中心的图书馆,需要前瞻适应科研、教育、创新和决策模式的发展趋势,主动嵌入教育、科研、创新和决策过程,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化、计算化的先进能力致力于支撑、推动、激发数据到情报到智慧到解决方案的高效转换[2]。
我馆通过对以教师指导转向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式讨论为主的当代教育趋势的把握,对现代知识资源互相关联的特性以及知识服务平台向用户自行创造、创作内容等趋势进行前瞻分析,主动转变高校空间规划理念,把最先进的技术访问和支持、各类分析和创造工具支撑、灵活的设施设备、广泛的用户可达性、环境友好型等作为图书馆创新空间规划的重要指标进行评估和规划,同时通过一系列新机制、新流程、新方法进行空间运营,实现从馆藏与阅读空间到活的知识服务平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