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对农物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2020-08-11唐瑜娟
唐瑜娟
摘 要:雷电会产生很大电流与冲击波、高温等效应,因此,雷电活动会直接影响农物。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稳定性,有必要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基于此,文章就雷电对农物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农物生长带来帮助。
关键词:雷电活动;农物生长;影响;防范措施
前言: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的产生,其对人们生命财产构成较大威胁期间,也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国内农业生产期间,气象灾害作为常见问题,灾害发生后,会严重影响国内农业生产,且每年由于气象灾害引发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多。雷电身为常见极端天气,其不仅会引发作物绝产,还会增加农民经济损失。
1 雷电对农物产生的影响
雷电身为自然中的常见天气,短期内会在云层内释放较大电能,受到雷电的影响,农物常常会受到一定影响。雷电在农物方面产生的影响,包含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其不仅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会对农物安全构成威胁。
1.1积极影响
一,随着闪电的增加,农物生长越来越好。南方水田种植期间,在雷电经常出现的年月,水稻多会丰收,颗粒状态更好。南方与北方植物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其对光照需求各不相同,闪电对南方植物而言,作用较大。北方日照充足,农物生长只要依靠光照就行。南方潮湿多雨,缺少光照,闪电强光会对南方植物生长产生较大影响。闪电温度范围在 17000℃~28000℃,这一温度约为太阳温度的3倍左右,闪电会释放很多紫外线,其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与此同时,该过程还能加速光合作用,辅助植物呼吸。此外,对于仙人掌植物,将表层角质层当做保护层,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散失,光照的出现可以让这层角质层变厚。但普通光照作用小,随着闪电的发生,很多紫外线可帮助增加植物光合作用,与系统是,角质层也会随之变厚。南方植物在这一方面更加敏感,尤其是水稻,若闪电越严重,水稻长势越好。再者,雷电还会产生二氧化氮,为植物生长提供肥料。雷电的发生,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强光,还能增加植物内养分。雷电还会合成二氧化氮,这种物质在水的作用下溶解,继而变成农物生长所需氮肥。结合实际调查显示,每年由于雷电产生的氮肥近4吨。若上述氮肥都散落到陆地,则相当于每年在地面施加二公斤氮素,即十公斤硫酸铵。在雷电常发区域,作物生长十分繁茂, 这是雷电制肥的主要依据。科学还证实,雷电能释放较大电压,随着该电压的增加,植物光合与呼吸作用越强。曾经有人员对比分析国,雷电过后2天内,植物生长与代谢更加旺盛,若农物生长阶段发生5次左右雷电,农物成熟期会提前近一周。该过程,还有人员利用闪电刺激农物生长,该过程豌豆分枝提前了,分枝数量逐渐增加,开花期提前了半个月。玉米穗来临提前7天;白菜增产15%~20%。非但如此,若作物生长阶段碰到5场雷雨,成熟期也会提前近一周。近年来,雷电作用逐渐被科学人员认证。物理学家发现,闪电和地球生命间关系密切。实验室研究表明,较强电击是组成洪荒时代的重要气体,该过程还会产生生命所需的氨基酸。加上闪电自身还能生产植物所需氮化物。
1.2负面影响
自雷电发生后,其携带较强电荷进到空气中,一般来讲,上述电荷在空气摩擦下会被吸收,但若雷电携带电荷没有完全吸收,很容易对地面产生影响,若雷击中农物,很容易使农作物大面积烧焦,最终导致农作物绝产。再者,雷电灾害的出现多伴有强降雨产生,雨水会增加田间湿度,严重的还会使得农作物出现倒伏,与此同时,该过程还会再次产生雷击,进而使得农物绝产,雷电与降雨的出现还会伴随大风,上述三种因素的结合,会危及农物生长。
2 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农业将人与地关系作为核心,衍生出的一种生态互动过程,在农业持续发展中,其不仅可以确保自然环境,提升实际生产力,还能让农业产业良性发展,努力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行。面对这一形式,应在农业经济发展期间,合理预防雷电灾害,提高防雷减灾力度,便于在提升雷电灾害抵御水平中,促进农业朝着可持续方向不断发展。
2.1 拓宽防雷减灾服务
将科技运送到乡下,便于在乡村开展雷电防御安全教育,确保农民可以充分掌握防雷避险措施,全面提升群众自救与减灾能力。此外,还应该借助农业网、手机短信、警报网等媒体,及时发布雷电预报预警信息,设立防雷服务电话,在构建防雷服务网络系统中,便于及时解决雷电灾害。
2.2 完善组织建设
提升领导管理力度,提高雷电灾害管理水平,社会、政府等机关单位组织工作期间,应制定多种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同时做好协调工作。灾害管理期间,应全面观察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在长期灾害治理中,完善组织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统一力度。
2.3 培训防雷技术
在社会建设发展中,国内科技迅速发展,为了促进农物健康生长,有必要加强防雷技术培训,积极培训农业生产人员,雷电保护與天气物理等方面知识,健全防雷科技体系,便于为农物生长提供最佳服务。
2.4 规划防雷减灾工程
雷电防护的核心,主要是将雷电灾害分布、特点、风险当做依据,采取针对性防灾减灾措施,便于实施最佳解决方案。针对符合条件的区域,可遵照国家标准落实防雷设施,认真规范农村防雷设施,全面降低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
2.5 健全本地雷电监测网
在雷电常发的农物地区,本地政府与雷电防护中心,应加强雷电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借助多普勒雷达与闪电定位仪等技术,全面监测雷电天气,同时认真分析雷电落实点,研究雷电危害等级。另外,还要向农业生产人员传达雷电灾害信息,便于为农物生长制定科学方案,确保农物顺利生产。
2.6 加强防雷系统顶层设计
为提高农物保护效率,应做好农物防雷顶层设计,确保防雷工作顺利开展。1)合理应用当前防雷系统与基础设施,借助技术改善完善相关设备,增加设备功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建立综合气象网络,便于为防雷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还应创建全网监控系统,全面监测国内气象情况,同时联合雷达与气象站等采集数据,便于对天气情况进行合理判断。就防雷工作而言,实际工作期间可使用激光雷达、遥感技术、电位检测网等技术,保证防雷效果最佳。另外,还应联合智能技术,对后续防雷工作进行分析,确保实际工作效率。
2.7 增加技术投入
为了全面提高防雷效率,有必要合理应用科学技术,增加科技方面资金投入,便于提高农物防雷水平。比如,增加直击雷保护技术等应用,做好农业气象防雷技术应用机制。在防雷技术研发,还应增加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确保技术研发科学有效。比如,加强防雷基地、观测台、观象台等方面建设,努力开展研发工作,全面提高防雷技术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雷电活动会对农物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合理采取防雷措施,有助于推动农物生产全面开展。随着农业建设的快速发展,防雷措施也将更加完善。当前,建立完善的农业防雷机制,增加科技投入,开展防雷系统顶层设计,提高基层人员防雷意识,可以防止雷电活动在农物中产生的影响,最终促进国内农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乙,王石立,霍治国,郭建平,李君. 近 10 年来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 2015(05)
[2]冯明,陈正洪,刘可群,吴义城,毛飞,黄永平. 湖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04)
[3]郑国光 . 主 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J]. 时事报告 ,2016(09):14-21.
[4] 黄瑞英 , 梁燮凡 , 王焯杰 . 优化农业气象防雷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