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2020-08-11王珏
大江东去,百折千回。山巅水湄,异彩纷呈。雅俗共赏的戏曲,宛转悠扬的民歌,匠心独运的工艺,共同造就了长江流域波澜壮阔的明媚风景。
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和美洲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其干流经过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流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这个区域幅员广阔,积累深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才荟萃,文脉绵长。因而,长江流域的艺术门类齐全,形式多样、流派纷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雅俗共赏的戏曲
傩,古书解释为驱鬼逐疫的意思。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驱傩活动,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汉代以后,驱傩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1000年前,又增加了民间歌舞和戏剧的元素,逐渐衍变为酬神还愿的傩戏。
今天,傩戏仍然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区。四川和贵州的傩戏融入了花灯的艺术,“两湖”的傩戏吸收了花鼓戏的成分,江西和安徽的傩戏借鉴了徽剧和目连戏的表演,所以不同地区的傩戏又各具地方特色。
川剧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清代“湖广填四川”,昆、高、胡、弹、灯等戏班也汇入到四川各大城镇中,久而久之,众多唱腔互相融合,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清末时出现了“川戏”,后改称为“川剧”。
变脸技艺形成于20世纪,是被国人熟知的一种川剧表演特技。表演时,演员通常会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将脸谱一张一张揭下来。演员的动作要干脆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这样才能掩住观众视线。川剧《白蛇传》中的钵童,可以出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谱,有些演员甚至可以在刹那间变幻出14张脸谱。今天,川剧变脸的变化技术已经成为国家二级机密。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清末传入与之毗邻的安徽省安庆地区,并在此不断地发展壮大。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已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剧剧种”。
黄梅戏以明快抒情见长,唱腔纯朴清新,富有表现力,加之语言以属于江淮官话的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1956年,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一时间黄梅戏风靡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苏州昆山,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京剧、川剧、越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因此昆曲又被称为中国的“百戏之祖”。昆曲是集我国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之大成的艺术形式,其剧本《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进入21世纪,昆曲再次焕发新生,它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昆曲作为我国音乐的最佳典范,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乐”的篇章。今天,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每周都会有大量青年人走进剧场观看昆曲演出。
宛转悠扬的民歌
早在藏文出现之前,藏族民歌作为口头文学已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早期的藏族民歌没有文字传承,无音乐伴奏,只能依靠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传给后辈,为广大农牧民喜闻乐见,男女老少皆适宜的一种歌唱形式。逢年过节、收获嫁娶等喜庆之时,藏族民眾都离不开歌唱,因而藏族民歌极具劳动人民气息。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人民通过藏族民歌,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热烈而朴实的感情歌颂他们的幸福生活,《家乡变换新颜》《毛主席的光辉》《北京的金山上》就是其中的代表,直到今天,这些歌曲依然是西藏地区民歌的代表。2002年,由藏族民歌改编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令人过耳不忘,后屡获大奖。
桑植民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桑植县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传唱、累积起来的民间音乐。桑植民歌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曲调丰富,形式多样。清代桑植民歌已经普及。雍正年间,桑植人张宏创建武庙时特意修了一座歌舞楼,以供当地百姓歌舞之用。
大革命时期,贺龙率领革命志士组织发动了桑植起义,并建立了以桑植为核心的湘鄂革命根据地。周边云、贵、川、滇、桂、赣等地的红军在此集结,同时也带来了各地民歌,和桑植民歌融合在一起,使桑植民歌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贺龙将军到》《当兵就要当红军》等歌曲。2005年,桑植民歌被列为“湖南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长江流域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地,茶歌便是由茶叶采摘、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中国茶文化现象。西晋孙楚《出歌》里的“姜桂茶荈出巴蜀”一句,是最早将茶作为歌咏对象的歌曲,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各省地方志中也有不少茶歌的记载。茶歌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口头歌唱形式,并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所以茶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在这些茶歌的基础上孕育出的“采茶调”,发展成了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
今天,当采茶调变成民歌的一种格调后,其歌唱内容并不仅限于茶事或与茶事有关。以茶为内容的流行歌曲,大多是以茶起兴来表达某种情调或情谊。
江南水乡气候湿润,气质婉约,因而江南民歌具有细腻柔婉、清雅秀丽的风格。抒发个人情思和描绘水乡美景成为江南民歌的惯用题材,《太湖美》《茉莉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太湖美》创作于1978年,这首歌曲吸取了江南城镇小调的特点,曲调优美,婉转流畅,极具江南特色。这首民歌用传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太湖边丰盛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革命传统,成功地将传统音乐与当代题材融为一体。
《茉莉花》在中国传唱度极高,并多次在国家的重要场合作为演出曲目。它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优美的江南风格。它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结构,能被西方的审美习惯所接受,因此在西方国家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匠心独运的工艺
刺绣是傳承千年的中国优秀民族传统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叫丝绣。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中国四大名绣的格局。其中,苏绣、湘绣、蜀绣来自长江流域,诞生在苏州的苏绣最负盛名。
苏绣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色彩清雅,地方特色浓郁。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苏绣以新意运旧法,将西洋画里肖神仿真的特点表现于刺绣之中,创造出富有立体感效果的“仿真绣”针法,又被称为“艺术绣”。随着刺绣工艺不断地发展与创新,苏绣衍生出许多新的刺绣针法,如乱针绣、束绣、双面绣等。如今,苏绣被誉为“有生命的静物”“东方的艺术明珠”,多次被作为国礼馈赠给外国元首。
竹子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和浙江等长江流域。早在原始社会,人类便发现竹子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长江沿岸各地工艺竹编蓬勃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有150余种编织法。浙江嵊州、四川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因而蜡染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民间特色与地域个性。从地域来说,蜡染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从民族来说,蜡染主要使用与流传于苗族、布依族、瑶族、水族、彝族、土家族、白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山有水,适合种植靛蓝和养殖蜜蜂,这些都为蜡染的创造提供了必要条件。蜡染的冰纹类似于瓷釉的“开片”,极具艺术效果。裂纹大小和走向可由人掌握,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描绘对象。今天的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挂、台布等,其概括简练的造型、单纯明朗的色彩、夸张变形的纹样,非常契合现代审美的要求。
紫砂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江苏宜兴的丁蜀镇一带,所以紫砂又被称为宜兴紫砂。紫砂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同时,紫砂器表面在光挺平整之中又具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透气和吸水性能也非常好。
紫砂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发展,造型艺术日臻完美。紫砂特有的红褐色有一种庄重、古雅、质朴之感。它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中国文人气质十分相似,深受文人喜欢。古代文人常以坯为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印章,以此托物寓意。时至今日,紫砂制品以其使用和观赏价值受到收藏家青睐,名人佳作不仅价埒金玉,而且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
王珏,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秘书与写作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