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制造人员持证上岗培训体系研究

2020-08-11高越松张成巍吴凌霞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上岗技能培训

高越松 张成巍 吴凌霞

摘要:航空制造企业对技能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实现持证上岗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推动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对培训体系的系统研究,梳理技能人员培训架构与流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有效提高技能人员个人素质与技能水平,推动实现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技能、培训、上岗

航空产品号称“工业之花”,其生产、装配难度和工艺复杂程度均是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从零件到组件,从组件到部件,从部件到大部件完成部装,进一步完成结构大部件对接和系统安装,完成总装,飞机生产过程中,需要结构、操纵/液压/动力/燃油等机械系统、通讯/导航/指示记录/飞控/电源/电缆等航电电气系统相关专业技能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按照装配指令各司其职、有效协同,才能有效完成飞机生产工作。生产过程中还同时涉及质量、检验、检测、供应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确保航空产品的生产、装配精度及质量和安全,开展岗前培训,实现技能人员100%持证上岗,不断提升生产人员整体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成为航空生产制造企业实现持续改善的重要基础。

一、岗前培训重点工作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应在航空生产制造企业整体规划和培训专项规划指导下开展。该项工作首先应按照岗位职责说明书梳理操作人員和质量、检验人员等培训技能矩阵,明确岗位所对应的人员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和检测人员,应按国家、行业标准等要求取得“专业资格证”后,再由生产制造企业据此转发岗位操作合格证。

根据培训技能矩阵,在开展培训前需编制培训大纲。培训大纲需明确培训的目标、对象和内容,规定考试的方式和通过标准等。培训大纲根据岗位变化、技能提升等知识内容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培训大纲持续更新,能满足岗位技能培训需要。

根据确定的培训大纲和年度培训计划,以及临时增加的培训需求,由技能人员个人提出培训申请。培训申请审批通过后,培训执行部门在讲师库中筛选符合条件的授课讲师或外请的方式协调解决,并需与培训师确定培训范围和培训内容,编制培训课件。培训师按照计划和课件完成培训后通过考试等形式予以认证。

二、上岗证培训内容

依据岗位职责说明书中对各岗位能力要求和型号产品要求,以及知识管理、职业道德和员工发展等需求,分别开展通用类和技能类培训,主要内容如下:

1.基本的本岗位操作技能,包括设备、工装的操作和使用;

2.产品的工艺流程、原材料的鉴别、产品防护;

3.岗位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4.岗位所有的工程技术文件、工艺规范指令、作业指导书、标准、法规等;

5.质量体系文件、记录要求;

6.环保、安全知识教育;

7.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

8.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新。

三、培训达到的目标及要求

一般航空制造技工技术和技能培训应达到能读懂航空产品图样及AO或FO,清楚知道产品零件制造和装配工艺程序和技术要求,清楚并理解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熟练掌握进行本专业岗位工作所需用的设备、工装、工具的操作使用方法;能按照AO或FO规定程序及技术要求加工制造出优质产品。

技师应能够完全读懂航空产品图样及AO或FO,清楚知道飞机产品零件制造和装配工艺程序规定和技术要求,清楚并理解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熟练掌握进行本专业岗位工作所需用的设备、工装、工具的操作使用方法;能按照AO或FO规定程序及技术要求加工制造出优质产品。同时,能自行设计进行工具技术革新、创造,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成为生产线上的技术能手。

高级技师应达到全面掌握航空产品零件制造、装配工艺方法和工作程序及其技术要求,经手生产制造的产品合格率99.8%以上;能参与重大技术攻关和科研课题的研究,懂得工艺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要求,能解决生产中技术关键难题,并创造性掌握1-2项技术诀窍;是本专业生产一线鼎尖能手。

四、岗位操作合格证有效性监督

现场质量检验人员应对操作人员岗位操作合格证的有效性实施监督,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项目的操作人员应予以重点关注。对于无岗位操作合格证或持失效岗位操作合格证的人员,其加工的产品质量检验人员不予验收;发现日常重复出错的、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需将情况及时通报各相关单位处理。

五、存在的问题及关注事项

1.重视不足,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2.未进行定额工时管理,人岗匹配不明晰。

3.未建立培训大纲与培训矩阵,或凭经验及日常操作取代培训,培训缺乏系统性。

4.轻视实际操作考核,用理论考试成绩作为上岗操作合格依据,导致员工实操技能不足,易发生质量问题。

5.培训过程监管操作性不强,培训效果检验衡量标准较低。

6.讲师资质认证与管理缺失,培训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航空制造人员持证上岗,对于生产水平、生产质量的提升及生产安全将提供有力保障。借助于该项工作,还可推动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利于实现科学组织和资源有效调配,可缓解班组生产不均衡等问题,将资源的最大效应充分发挥,为创造高额产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航空制造工程手册》,《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总编委会,1998年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

2.职业(工种)岗位分类及其代码,2013年9月1日

猜你喜欢

上岗技能培训
缉毒犬的一生
会议·培训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拼技能,享丰收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以最佳状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