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用车临时用,临时用车固定用
2020-08-11冯斌
冯斌
本刊全媒体记者冯彬
公车改革执行至今有些年头了,有时候采访,还是能听到一些吐槽。改革带来的好处,不一而足,不过在有的节骨眼儿上,仍然存在一些尴尬的事。
按规定,只有市和县(区)的党政一把手有固定用车,且不能是越野车,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越野车应用在路况复杂的地方。
对一把手来说,按标准配置的轿车平时使用没问题,但下乡到偏远地方时,这样的车就非常吃力了。所以领导下乡时,有时需要另外调一辆越野车。
而在一些地方,一把手下乡翻山越岭的时候远多于平时开会,当地的越野车本来就少,所以偶尔会遇到一种情况——因其他工作越野车已经在路上,一把手要用时,没有。
解决的办法就是,为保证一把手有动力强劲的车用,就只能让越野车在那候着,即使是其他领导或单位有需要,也不敢派车。长此以往,造成一种现象,下乡多的一把手几乎将越野车作为专车,而其本身配的轿车,成了临时用车。尴尬的是,到时候查看越野车行动轨迹,确實是一把手在用。
不少地方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程中,将脱贫攻坚领域的监督检查整合起来,其实这不仅减轻了基层负担,也让行业部门松了口气,因为其中也涉及公务用车的问题。
对于一些较弱势的部门,下乡的车辆保障就有些难度。有基层干部透露,当地的机关事务管理局派车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而是依据工作的紧急程度和部门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小部门”的督查人员往往只能私车公用,也带来了问题——如果出现违章甚至发生交通事故,谁来负责、怎样界定?
时间一长,客观上影响到需要“跑腿”的工作,有的经常下乡开展工作的干部,因为级别或身份问题没有车补,想用公车几乎没可能。一名年轻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来单位两年多,平均每星期都要下乡,从没见过公车,一般都是到处找同事拼车。
其实车改过后,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被大幅削弱,早些年公车被异化为权力、身份与地位象征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但在基层,改革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解决完善。一方面是有人用不上车的问题;另一方面,就像一名公车司机说的,有的人啊,车补照样拿,车还照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