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晋升的“非任务型因素”,你具备几条?
2020-08-11尚虎平
廉政瞭望 2020年6期
尚虎平
作为影响干部晋升的关键因素,“非任务型因素”以“非成文法”的柔性方式存在,笔者研究发现,我国干部晋升的“非任务型因素”主要有以下类型:
“好人因素”。众所周知,传统认为的绩效就是“显绩”,是干部实际上产生的工作效果,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测评出来的成绩,比如GDP提升、财政收入提升、PM2.5值降低等,这种成绩无论何种类型的干部经过努力都能够实现。好人因素,即德与绩相匹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指向的内容,需要每个干部在取得“显绩”的同时认真、扎实地去培养。
“表达因素”。是指要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首先,能够将国家政策向群众表达清楚;其次,能将群众众说纷纭的意见综合、分类精炼,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让领导、上级把握民意走向;第三,能够将政府为群众的服务事项、服务效果向群众沟通清楚;第四,能够向单位领导、主管领导言简意赅地阐明自己的工作进度;第五,在上班期间,能与同事在短时间内沟通清楚工作需要配合的内容,且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等。
“非绩效因素”。如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会有大量的公共事务、突发事务、非程序事務、应急事务等无人问津。不少既能做好本职工作,又能够兼顾其他事务的干部脱颖而出,这就源于他们具备了“非绩效因素”。这要求他们时时关心单位,关心他人,热心参与。
“道德补偿因素”。干部在犯错(并非违法乱纪)后,能够产生心理愧疚、歉疚等道德自责感,并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尽力补偿。对错误进行修正,这就证明他们适合在更高的职位、更大的平台上为更多的群众服务。因为只有具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才能够具备“道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