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包公园:从包公读书地到千年正气园
2020-08-11曾勋
曾勋
包公祠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古迹”。
初夏,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松柏森森,绿树掩映。临水处,绿道纵横,老人练着太极,跑步、品茶者的闲情逸致在盈盈莲荷的映衬下几多雅致。这是合肥的“中央公园”,在当地人心中,这座园林虽为传奇清官、合肥老乡包拯而建,但她并不超然出尘,而是藏于烟火、植于民心,犹如包河水润物无声,将包拯的德行化为代代相继的文化。
1062年7月3日,包拯驾鹤西去,宋仁宗敬他是大孝之人且为官严肃、铁面无私,赐谥号“孝肃”。明弘治元年(1488年),时任庐州(今合肥)太守宋克明在包河一个叫香花墩的沙洲上,兴建“包公书院”,传说包拯少年时曾在此地读书格物。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御史杨瞻重修“包公书院”,定名为“包公祠”。
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一天,一群匠人来到因战乱而破败的包公祠,雕梁画栋,瞬间土石横飞。这一年,包拯的同乡也是他的崇拜者李鸿章因母亲去世,返庐州守孝,捐资重修包公祠。两年后,李鸿章在天津撰写《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公之清风介节,举世已奉如神明;其精神气象,至今尚仿佛于村氓、野老、孺子之口”,写到最后,用情至深,不禁潸然泪下。
“包家祠堂李家修”
“孝肃祠边古树森,小桥一曲倚城阴。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清代思想家宋衡拜谒包公祠后,赋诗描述包公祠的环境。今天,时空仿佛达成了无缝对接。步入大门,“忠贤将相,道德名家”八個大字映入眼帘。正堂内,檀香气扑鼻而来,青烟氤氲中,香炉的正面浮雕着“色正芒寒”四个金色大字显得更为肃静。
李鸿章重修包公祠时,本来计划写一匾额放置于祠堂中心位置。不料,因忙于公事,不得不提前结束守制,这时,时任湖广总督、因丧母依旧居家守孝的兄长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自己题写的“色正芒寒”的横匾。
兄长先行李鸿章自然相让,却又不想失去了在偶像祠堂内打卡留念的机会,方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写出《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因此,当地人有个说法,“包家祠堂李家修”。
从包公祠往东,荷莲芬芳中,一座六角亭矗立水边,内有一“廉泉”古井,清泉至今不绝。李鸿章的侄孙、光绪年间举人李国稀撰写的《香花墩井亭记》记载:昔日有一太守游览至此,因天气炎热,喝此井水,即头痛不止。原来这个太守是一贪官,因此,人们称此井水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这口井,寄托着人们对赃官的嫉恨和对包拯清廉品质的敬畏,也见证了包家和李家深厚的文脉渊源。
时光荏苒,到1949年4月2日,渡江战役前夕,邓小平和陈毅在蚌埠火车站登上一节“闷罐车厢”,驶向合肥。在合肥的间隙,他们抽空在时任中共皖北区委书记曾希圣等的陪同下,匆匆游览了包公祠。1960年2月,邓小平再次来到包公祠,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陪同邓小平,详细介绍包公的故事和园区的建设情况。
说起来,邓小平颇有“包公情缘”,上世纪30年代初他出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冒着风险,深入城乡调查研究,查清了李添富乱肃“社会民主党”的真相及恶果,让300多名无辜被关押者幸免于难。干部、群众无不拍手称赞邓小平是“包公再世”。
包公园一名负责人介绍,1979年邓小平说过,“旅游赚了钱可以拿出一些来搞城市建设!”这给了园区打造“包公桑梓地、千年正气园”的品牌诸多启发。1999年,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合肥市重新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新建了清风阁、浮庄等建筑,升级为拜谒先贤、观赏游览的园林。2010年包公园被中央纪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哎,我们那儿的父母官,贪污、不作为!”
“别怕,你回他一句话吓吓他,‘小心包弹弹你,倍儿管用。”
穿越回北宋市井,有一段时间,这样的对话稀松平常。为何?先从包公祠内的包公全身像石刻说起。
石刻上的包拯头戴乌纱帽,身着紫罗袍,脚蹬粉底靴,白脸长须,神情刚毅。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广东督学徐琪在包家后代的家中看到了这幅画像,于是请工匠以包拯的画像为范本,临摹刻在包公祠的石碑之上,挥毫写下:“岩岩我公,铁中之钢。危言鲠论,烈如秋霜。”
古代穿紫罗袍的人,都是国家三品以上的高官。结合画中评语,这幅肖像显然是做谏官时的包拯。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中进士,却为了尽孝做了十多年宅男。父母去世后,包拯在双亲墓旁筑起草庐,守丧期满仍不肯离去。最后经人劝说下终于出仕,在安徽的天长县当一把手,后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
彼时,端州出现大疫,包拯调查发现,百姓主要饮用的西江和沥湖水质差,是致病源之一。于是,他带领随从和百姓在城内凿出七口水井,缓解市民用水之苦。后人将这七口井称为“包公井”。
包公园中的“廉泉”
端州盛产名砚“端砚”,每年砚民须向皇帝进贡,历任知州总是多加收砚台,以此贿赂京官。包拯上任之后,下令贡品端砚不多收任何一块。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端砚一事让包拯气愤不已,那天晚上,他难以抑制对贪官污吏的憎恶情绪,灯下挥毫奋书作《书端州郡斋壁》,力透纸背,这是包拯生平留下的唯一一首诗。三年后包拯离任,当地砚工私下精心制作了一方端砚赠于包拯,他断然拒绝。
包公墓展览馆中,有一枚高2厘米、长宽约20厘米的灰黑色砚台,出土于合肥市东郊大兴集的包拯家族墓群中,为包拯次子包绶所有。
原来,包拯离世前,留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的家训,并把所有遗产留给包绶。包绶墓中出土的这块砚台质地粗糙,显然不是精致的端砚,这也见证了史料记载的包拯“不带一砚归”的美谈。包拯在端州廉洁有为的故事在京城官民中口耳相传,这段从政经历为他日后晋升朝中枢要起到了关键作用。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出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当时,仁宗皇帝跟张贵妃打得火热。张贵妃的叔父张尧佐无德无能,靠裙带关系从七品县令被火箭式提拔为开封知府,更是以“国丈”自居,作威作福。没过多久,仁宗又在张贵妃的枕边风下,提张尧佐为三司使,掌管国家财政。
一次,朝会结束后,包拯留下百官和仁宗“廷诤”。他黑着一张脸,情绪激动,说话的唾沫星子都溅到仁宗脸上了。仁宗悻悻然退朝后,直奔后宫告诉张贵妃:有包拯在,不仅提拔你叔父为宣徽使的计划泡汤了,这个三司使他也当不下去了。张尧佐就此下课,后被赏了个虚职。
可以说,仁宗与包拯维系起明君贤臣的典范關系,不仅惹李鸿章眼红,宋代以降,天下文士无不推崇之。
司马光在《涑水纪闻》里记载了包拯任庐州知州时的往事。包拯的大儿子叫包繶,二十岁时患上重病不幸去世,包拯思念儿子,请求朝廷调自己到离家乡较近的州郡当官。古时官员回避原籍制度异常严苛,但仁宗对包卿家一万个放心,将其调回老家庐州任知州。
包拯的亲朋故旧以为可得其庇护,仗势欺人。包拯决定大义灭亲,以儆效尤。正好遇到有一从舅犯法,包拯在公堂上依法责挞,自此以后,亲旧皆屏息收敛,不敢胡作非为。
“两个包公传千古”
合肥人有个说法,“两个包公传千古”。一个是有着“黑脸月牙”的超级英雄,另一个是身高一米六的刚烈白面书生。
在包公园工作了十多年的解说员宋晓嘉,幼时跟着长辈看包公戏、听包公故事,那会儿对包公的印象是身材魁梧、黑面长髯。随着对包公的了解,她看到了包拯刚正不阿背后,是对家人、社稷的温暖。
祠内的包公浮雕,蹙眉平视,威严正气,却没有妇孺皆知的黑脸月牙特征。宋晓嘉介绍,关于包拯的面容,史籍上有“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的记载,这个浮雕是按照相关史料记载所制。雕像左边,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分别陈列,其实,《铡美案》等戏剧都是虚构的,包拯也从未做过开封府尹。
当时规定,非亲王负责开封府的,最高职位是权知开封府。权即代理之意,北宋非太子、亲王担任开封府一把手的,均称权知开封府,包拯在开封府仅有一年多,极少审案。包公祠的展出,兼顾了艺术与现实的“两个包公”。
现实版的包青天身边也没有公孙策和展昭这样的文武拱卫,有的只是四书五经和父母的宠爱。其父包令仪耕读传家,先后在朝中和南京等地做官,包拯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
现实中,包拯很可能是因工作积劳成疾,突然病倒了。那是1062年,一年前,63岁的包拯刚被提拔为枢密副使(副宰相职),成为中枢重臣。
宋仁宗到包拯家探视病情,君臣相见,曾经的冲突、成见烟消云散,仁宗安排了最好的御医,却没有能医治好这位令他头痛、害怕、敬畏的诤臣。包拯病逝后,其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故里。“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欧阳修如此评价包拯一生。
如今,包公墓下方的墓室内安放着包拯墓志铭和金丝楠木棺,墓志铭开头便是“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包公”之尊称,由此而来。
生活在合肥的包拯后人俞包淳子,幼时长辈常给她讲包拯诗中的含义: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我们不仅给孩子讲包家故事、包氏家训和包公的诗,看包公园的‘无私藕‘黑背鱼,要义还是在于我们必须照着标准去做,才有资格为孩子做榜样。”
回望包公祠,侧门上“顽廉”“懦立”的大字清晰可见,使贪婪的人廉洁,使懦弱的人立志,这是包公对社会源源不断的感化、教化力量,早已穿越国门,辐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