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2020-08-11王佳卉

消费电子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构建

王佳卉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但是,不少学校的创新创造创业教育模式还沿袭了过去的模式,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其核心就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创业理念的培养,这就需要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构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构建

自从中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面临了非常严峻的考验。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优势的地位只有充分的发挥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够提高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当中从事创新创业教学的师资队伍不是专业性的,

往往这类教师都是属于半路出家来从事这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而言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当然不少学校从企业和政府等机构引进了专家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但是因为自己学校的专业和课程与兼职教师的课程结合不够紧密。从教研室组建和师资队伍的组建来看有没有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往往使得当前高职院校的双创新创业教育浮于表面,只是一种形式,同时从使用的教材来看高职院校当前使用的创新创业的教材是非常混乱的。有自己编写的,也有一些出版部門的教材,在很多理论以及缺点是非常混乱的。在这样的情形下,需要有统一的部门来进行一个全面的教材的梳理。各个学校在进行使用教材的时候要结合各个学院校存在的自己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够吸引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但是,不少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同社会的实际没有多少关联,没有结合实际发展,有的甚至非常的脱离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教学内容非常的局限,仅仅限于书本。从当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过程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其中。这样的话对于教学内容也要不断的变化和更新才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将市场需求作为办学模式的驱动力

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看,已经慢慢的走向了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方向。其中包含了非常多方面的一些培训,如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素质教育、就业技巧、订单培训等等。高职院校需要不断的增强同政府、企业、人才需求市场的联系,了解各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才能将市场需求作为办学的驱动力。

组成专门的专业委员会,根据当前所了解的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分解,从而确定要从事该行业,应聘该岗位所需要必备的能力。这样确定了培养目标,学校在针对这样的需求来组织相关的教育教学人员,并遵循教学规律来对需要的各种能力和技能进行培养,制定出对应的教学大纲。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业务能力作为本位的人才,必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3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模式可以通过竞赛和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推动。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同竞赛进行结合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竞赛和项目平台。每学期都开设一门课程作为选修课,以技能大赛培训课程为主旨,紧扣这个主题来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培训,然后固定每年的某个时段开展活动中来进行的一个比赛。这个比赛的流程参照上一级的技能竞赛的流程来提供对应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任务,然后将竞赛的获奖情况和一些成绩做这门选修课的成绩评定的标准。竞赛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推荐参加对应的上一级的技能比赛,并指派对应的老师来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技能指导。

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当中,通过教师的指导申报项目来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个申报过程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选题,教师从旁进行指导。那么申报的这个选题内容既可以是个人项目也可以是集体项目。首先学生选题并上报课题名称,然后指导教师来对它的题目进行初步的审核,从中选择出相对比较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然后学生通过选定的课题以后,向教师提供方案。其中要包含很多的内容,如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等等,这样就由专家和专业教师来对这个方案进行科学的评定。那么其中的优胜者就能够通过并参与到项目的申报当中,而项目的申报及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同实践技能进行融合的一个过程。学生的一些对应的能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项目来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如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方案撰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指导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项目进行了解以后,利用创新创业的这个实践平台能够来培养学生的思维问题处理能力。将学生的这些项目成果结合学生的创业能力来探索一些公司化的运行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融入到更多的实践,将理论逐渐的转化成实际的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打造一支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基础

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来看除了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至少有三年在企业的相关工作经验到学校任职以后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学校还要逐步的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工作,然后请企业的专家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学习的新技术和一些实践方面的知识传递给教师,然后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将教师的能力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的。笔者在教学中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对每个内容的技能点都根据《考试大纲》的评分细则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如元器件焊接工艺:焊点光滑圆润、大小均匀,没有虚、假焊,线路板清洁干净给满90焊点虚、假焊,大小明显不均,不光滑圆润的,每个扣1分,线路板不清洁扣290元器件装配:正解放置元器件,元器件位置准确,元器件处理符合工艺要求,焊点引脚长度符合工世要求给满90错焊元器件每个扣1分,元器件位置歪斜每个扣0.5分,焊点引脚过长(大于1mm)扣0.5分。每个模块都有对应的量化考核评价表,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在每个模块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学生没有学会,还有哪些内容需要重复讲解等。这些在每个环节的量化考核中都能体现出来,反馈到教学中去,这样更有利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考证等级有大幅度提高,基本所有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都在85分以上。坚持以考促学,将课程考证与相关的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基础,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5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中

高职院校通过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办学。这样的模式能够将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限度、实现双方的共赢。同时高职院校通过这样的产学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同市场的接轨。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学校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企业通过和学校的校企合作,给学校修建实训室、实验室。学校就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车间或者是购置相应的设备,对于学校而言,经济负担降低了同时教师和学生实习承担了一些企业的开发项目。然后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给学校提供一些毕业设计方面的选题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学校和企业之间通过技术、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的不断交流和合作能够促使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对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理念不断的更新。这样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能够让企业得到更多的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能给学校培养出既有综合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构建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