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一阁”园林及“一法多式”现象研究

2020-08-11何嘉丽

中国园林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澜天一阁造园

何嘉丽

王 欣*

林清清

吕东方

范氏天一阁园林坐落在浙江宁波月湖西岸,首创于嘉靖末年,至今已逾450年,自建园以来不曾易主,家族经营深厚。其“高阁凌云,名园点笔”为陈从周先生赞喻“甬人之清福”[1]。天一阁园具文化、历史、艺术多方面价值[2]306,环境设计充分反映文人园之特征内涵[3-4],可谓私家庭园之翘楚。

18世纪,乾隆诏仿天一阁建南北七阁庋藏《四库全书》,可称造园史上最为深刻的写仿之一[5]。皇家基于民间做法创造新的官方范式,“发挥不同的地宜来兴造园林”,“有成法、无定式”,即“一法多式”[6]。

“法式”之说是传统营造理论的重要内容,“掇山有法无式”[7]最早由阚铎先生在《园冶识语》中提出。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提到“造园有法而无式,在于人们的巧妙运用其规律”[8]。“有成法、无定式”是对“有法无式”营建传统的重要理论回应与接续发展[9]。法、式灵活多变且具有丰富的关联性[10]。造园“有法无式”强调了中国园林的价值和多样性,在当代园林发展的语境下,对继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1]。

基于笔者所在江南风景工作室对绍兴东湖[12]等大量浙江园林遗存地的调查与研究,“七阁仿天一”是“一法多式”较为具体的案例,且尚有遗存和翔实的文献记载,典型性较高。本文试以“法式”之辩,窥天一阁“一法”至七阁“多式”之演化中,“园之异宜”的处理和与古为新的创作传承。

1 法之源:藏书楼名园的产生

1.1 造园始末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嘉靖壬辰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创天一阁于嘉靖年间,“凿一池于其下,环植竹木”[13]175,园林与书楼同步建成(图1、2)。曾孙光文(1600—1672)、光燮(1613—1698)先后筑亭叠山,园池格局保留至今[13]4;民国年间照旧修整,并合并宁波古迹;今成天一阁博物馆,总面积约2.3万m2(表1)。

1.2 景象分析

天一阁为2层六楹木结构建筑,占地280m2,通高8.5m,坐北朝南,前后开窗带廊,硬山顶重楼式,白墙黑瓦。藏书楼建筑南北各有两进院落,组成“假山-阁-平台-水池-假山”的格局,占地面积约1 300m2(图3~5)。

南院以池山为主,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水池呈月牙形,称“天一池”,池水暗通月湖,常年盈盈如镜。池中立礁石鳌峰,假山亦选礁石叠“九狮一象”。山巅立东亭,下有洞穴潜藏。池西立茅亭,匍匐水面。二亭对峙,并架二桥于亭前,仰观、俯察、远望皆宜。

北院景致较为简朴。阁北叠海礁石假山一座,院东南有曲池一隅,假山以南、楼阁以北设3层花台,以供立于书阁后廊赏玩。1933年,迁入尊经阁,后又增明州碑林等。

表1 天一阁园林的营造过程

1.3 书园立宗

天一阁藏书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和流布价值[15]。自宋以来,宁波地区藏书“名楼迭出,代有传人”,以天一阁最负盛名[16]。康熙十二年(1673年),范光燮引黄宗羲、李邺嗣等大儒登阁,“悉发其藏”[13]37,开启与学术界的对话。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高宗下令收罗名士,开馆校书,名《四库全书》。范钦八世孙懋柱(1721—1780年)进书641种,高宗誉“藏书之家颇多,而必以浙之范氏天一阁园林为巨擘”[13]1,将“天一文化”推向了高峰。抱经楼主卢址“爱其取之精而藏之久,楼阁内外均仿天一”[17],李宗莲《皕宋楼藏书志序》由其为“天下藏书家人人推服而无异辞者”[18]故使陆氏皕宋楼与比之。天一阁园林“因书而名”。

图1 天一阁园林雪景(林清清摄)

图2 清道光天一阁石刻(天一阁博物馆提供)

2 法之立:写仿与模本

2.1 七阁仿天一

“阁有书卷,园存雅趣”[13]30,高宗仰赖天一阁造园的哲思,谕杭州织造寅著亲往宁波询察①,因建避暑山庄文津、圆明园文源、紫禁城文渊、盛京文溯、镇江文宗、扬州文汇和杭州文澜曰七阁,十年竣工(表2),高宗御题诗记[19-20]。

“七阁仿天一”不仅是南北传统造园风格的碰撞,更是以浙东学派为代表的士族文化与清朝政权的交锋[5]。在此过程中,天一阁得立文宗,成为传统藏书文化的代表,园林建制亦成书园典型。

2.2 立意与建阁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天一阁造园的主要意象[4],七阁写仿首先取意。“天一生水”与“太乙生水”同出一源②。嘉靖年间,术数盛行。范钦任工部员外郎,主兴建之事,奉旨添建钦安殿院墙,建“天一门”,即取此意,可谓防火[22]。后修天一阁水池,迁想龙虎山“天一池”③,因悟移为阁名④。

天一阁面阔6间,共约23m,各间不等,西起第四间为明间,约4.5m;通深六架椽,约11.2m;面宽进深合明尺分别约为2.4和1.2m(中国市制长度单位72尺和36尺,均为6的整倍数);二楼通间样式,仅以书橱分隔,谓“天一地六”。

乾隆阅范氏进书,御题魏了翁纂《周易要义》,对范钦术数典籍的收藏深感认同,后建七阁,“阁之制一如范氏”⑤,阁名亦皆出自水。第一阶段,乾隆预先拟名,较早建成的北方四阁以“源”“津”“渊”“溯”分别对应水之源头、水中渡口、积水深处和循水之径⑥,体现了以“津”为始,寻“源”探“渊”,往而“溯”之⑦的治学理想,旨在深入解读与模仿。第二阶段,乾隆奏准两淮盐政寅著之请,建江苏二阁,分取“宗”“汇”之名⑧,表现出文汇天下的决心,是异质文化对主流文化主动地吸收与融贯。

文澜阁是“一法多式”的收官之作,亦是建设耗时最长的书园。基址位于浙江杭州,与天一阁咫尺之遥,高宗有“范家天一于斯近,幸也文澜乃得双”(《题文澜阁》[20])之咏,似乎认为文澜阁是对母本的最佳诠释,可以一争高下。“澜”喻波澜壮阔,象征着动态的发展与变化。此时,高宗的写仿由学习内化到融合创新,欲将前人的智慧包揽其中,天下文统。

图3 天一阁营建年代平面示意图(作者根据天一阁博物馆测绘图改绘)

图4 天一阁A-A’剖面示意图(作者根据天一阁博物馆测绘图改绘)

图5 天一阁B-B’剖面示意图(作者根据天一阁博物馆测绘图改绘)

3 式之变:异宜与变式

《园冶》之云:“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七阁分布南北,湖山迥然,乃地之异宜;高宗皇家藏书,改天一阁形制为官式,书阁使用者亦不同,乃人之异宜。异宜深刻影响了造园布局,更有假山、水池、置石等一系列的园景变化(表3)。据此,七阁主要可以分为内廷、别苑和行宫三式(图6)。

3.1 内廷式·都城宫苑

文渊阁与文溯阁为内廷二阁,营园于宫苑组群中,与天一阁最不相似。文渊阁位居紫禁城东轴线文华殿序列最北端,“乃岁时经筵讲学所必临” (《文渊阁记》) 。文溯阁是陪都盛京皇宫中最大的藏书楼,与嘉荫堂、芍药圃、仰熙斋一组建筑形成西路轴线。文渊阁“引金水东绕……叠石植树,逾嫌偪仄”[23],阁前架桥于矩形水池之中。文溯阁不设水池,实则皇宫原址并无水系经营,仅以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用地所限,两阁均因地取景,重院落序列相融而轻庭院经营。

3.2 别苑式·远郊形胜

文津阁与文渊阁为别苑式。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湖区西北部,“曲水荷香”以北,“山庄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 (《文津阁记》) , 强调山林野趣。文源阁位于圆明园西北部,南接“水木明瑟”,西临“柳浪闻莺”,有水乡风情。

两阁选址与十洲成胜的宁波月湖酷似,所谓“山地旷秀,适合范家景物”[23]。前者依山成胜,园景幽奥,后者妙循洲渚,地势旷远;造园延用天一阁南北院设计,具有写仿初期精确写形的特征,基本再现了母本景象。

3.3 行宫式·近郊湖山

南三阁依托江南行宫改建而成,因借江南形胜地景而生新意,最富天一阁神韵。

文宗阁建自镇江金山江天寺行宫,下临江水,上倚峭壁,险峻秀美。文汇阁建自江苏扬州天宁寺行宫大观园,“阁下碧水环之,为卍字河”[20],不远便有瘦西湖及其周边的诸多名园。两阁均依行宫原有形制改建,庭院布局与天一阁大相径庭。文澜阁建自杭州西湖孤山圣因寺行宫,与江苏二阁由不同机构所建[21]304。阁“在孤山之阳,左为白堤,右为西泠桥,地势高敞,揽西湖全胜”[29]。行宫三阁建于人文形胜之地,书园园境为山水所渗透,同时亦成山水之精灵。

4 式之创:仿中有创,与古为新

4.1 融合:园景与体验

天一阁假山以石峰欣赏和动物象形为主,配合九狮置石和亭台营构强化透视感,以“横披画”式的视角摹写山水。水池层次丰富,洞桥相映,潭溪萦回,三远特征明显(图7)。

七阁写仿则更强调对自然山林趣味体验的再现。文津阁背倚承德群山,叠石宛若真山一脚,乾隆誉其“以灵境胜,较之司马迁所云名山之藏,不啻霄壤之分”(《文津阁记》);文澜阁山水入园,光绪改建后特征更甚:曲池与“狮虎”假山分置两进院落,假山拟为孤山余脉。七阁凡凿山池者,均有月台、趣亭等山中经营,暗示主人招云揽月、湖山真趣的自然追求。

置石方面,天一阁鳌峰以假山作衬与建筑对景,七阁则强调山石自身之趣,亦提供了多样的观赏方式。文源阁“玲峰石”号称当时圆明园各景中最大的一块花石纲,雕御制《文源阁诗》。文澜阁“仙人峰”形态秀美、独立池中,四周均设视点。文津阁园中不置石峰,作穴石漏光如月,构成“日月同辉”之景掩映池中,极富自然情趣。

总的来说,天一阁山池浓缩诸景,较小的尺度、固定的视线及多层次设计,暗示以神游为主的山水体验。七阁则以多样的回游路线和视点(又以假山回游最为明显),配合自由曲折的水岸和开合明晦的空间,强调引导置身其中的游览。

图6 天一阁与文津阁、文源阁、文渊阁、文溯阁、文澜阁的平面布局对比(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4-28])

图7 天一阁南院全景(林清清摄,作者拼绘)

表2 《四库》七阁位置分布及造园情况[21]134-195

4.2 变革:意图与形式

明末清初,顺应17世纪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重要转折,社会审美的风潮被反思和重构,以董其昌为代表的、蕴含深刻人文价值的所谓中国传统派山水画风格,代替了强调以理性和严谨的笔墨忠实再现视觉经验的绘画旧时髦[30]。

绘画史的变迁与消长,反映了社会欣赏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成为其最有利的助推。园林欣赏的变革自明代已开始酝酿,造园著作的问世引申出园匠对旧有风格的批判,为新风格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条件[31]。

天一阁作为明末清初的庭园遗存,保留着一些江南核心地区少见的早期做法[2]303,隔山望水的欣赏方式在艺圃等明代园林中亦多见。七阁则巧妙发挥了各地基址的不同特色,诸园主题鲜明,尤其注重借景外部环境。这一点在江南行宫的营建中则更为明显:因山构园、八景题名等做法,使自然山水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32]。文宗阁有2层连廊环绕,“阁中文气与烟云相辉映,山水亦为之生色”[21]189。文汇阁借扬州大观园西路原有亭台山石的多进院落造景,与囿于城市宅邸一进偏院中的天一阁相比,动线得以拓展。文澜阁地处人文形胜之地,园境为西湖山水渗透,亦成为孤山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

七阁对天一的写仿从模仿到创新,展现了园之异宜的具体内容及对其巧妙处理再创作[20]的过程,折射出明末清初造园传统与社会欣赏思潮的变革与融合。尤其是文澜阁,在光绪年间重修后,格局展现出更强的清代园林特征,从中似乎可窥明清园林风格之流变。

5 结语

藏书楼作为典籍保藏的物质载体,其园林高度象征着文人造园的情志所寄。天一阁因书而名,由园而盛,兼为典范,历史价值与文化影响并重;藏书楼园林以素药艳,流传七阁,人文精神与园境相得益彰。

览观乾隆帝写仿民间的众多名景,“一法多式”实践最为丰富和直观。七阁的“一法多式”成就了一系列“仿中有创”的藏书楼园林,将藏书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融入造园活动中,丰富了传统园林的功能与类型,体现了中国园林继承发扬过程中“与古为新”的重要特征。这不仅是传承造园之法的必由之路,更是造园者与游园者对话古今、以园养志的真趣所在。

致谢:感谢浙江农林大学江南风景工作室李烨、张娇娇、钱吟柠、雷梦宇、刘影、王祎洁、邹怡蕾及浙江师范大学傅玉欣参与材料整理工作;特别感谢浙江农林大学张蕊老师和天一阁博物馆多方面的支持!

表3 天一阁与文津阁、文源阁、文渊阁、文溯阁、文澜阁庭院要素对比

注释:

① 《弘历谕军机大臣传谕寅著亲往天一阁看其房间制造之法及寅著覆奏文》有载:“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自前明相传至今,并无损坏,其法甚精。着传谕寅著亲往该处,看其房间制造之法若何,……烫成准样,开明丈尺呈览。[13]1”

② “太乙”乃是北斗星辰之名,为主水之神。《汉书》称:“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锐,若见若不见,或曰阴德,或曰天一。[22]”

③ 道教名山江西鹰潭龙虎山有天一池,在“上清宫门外二十步”,范钦曾多次游历此山,并收藏了多种龙虎山碑帖[22]。

④ 全祖望《揭文安公天一池记跋》载:“张真人龙虎山天池,揭文安公为之记并为之书,别有‘天一池’三大字。[13]175”《天一碑目记》载:“阁之初建也,……然尚未署名也,而有记于阴,大喜,意味适与是阁凿池之意相合,因即移以名阁。[13]175”

⑤ 引自《文溯阁记》。乾隆御题《文津阁记》《文源阁记》《文渊阁记》《文溯阁记》,均收录于参考文献[19]。

⑥ 《文溯阁记》载:“若夫海,源也,众水各有源,而同归于海,似海为其尾而非源,不知尾闾何泄,则仍运而为源。原始反终,大易所以示其端也。津则穷源之经而溯之,是则溯也、津也,实则迨源之渊也。水之体用如是,文之体用顾独不如是乎?[19]”

⑦ 《文渊阁记》载:“经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也,子者文之支也,集者文之派也。流也,支也,派也,皆自经而生……以水喻文,愿溯其源。[19]”

⑧ 《再题文宗阁》诗云:“今古英华率全荟,百川于此朝宗海。[20]”《再题文汇阁》诗云:“烟花三月扬州地,莫谓无资汇此文。[20]”

猜你喜欢

文澜天一阁造园
《天一阁文丛》稿约
冯登府与天一阁
天一阁知见录
解放军守护天一阁史料辑注
壹 造园·纳瑞集祥
Reflections on American Society
“文澜杯”全国诗词大奖赛获奖作品
二手婚姻,一手爱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