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开紫东 香满潞州
——长治市紫东公路小区创建和谐文明幸福家园小记

2020-08-11郭宁虎徐建宏

支部建设 2020年19期
关键词:长治分局公路

□ 本刊记者 郭宁虎 徐建宏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取长治久安之意。自古连年粮食丰稔,人民安居乐业。“廉文化”“孝文化”“善文化”在这里久有传承。有文学艺术家为长治题诗:“蓝宇霓虹疑星落,七彩繁华远缀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追求品质,创建和谐、生态、文明新上党,已成为长治市秉持新高度、创造一流工作成绩、打造新时代新上党的人心所望和炽烈追求。

夏日时节,百卉争妍,万类竞绿。在纪念建党99 周年前夕,我们走进长治市紫东公路小区。叙述中老旧小区那种“脏乱差”的感觉早已不见,迎面扑入眼帘的是一种“生态、和谐、文明”的幸福新风。一排排汽车整齐停放,小区环境整洁干净,路人友爱相见,文化氛围强烈,花草树木随风摆动,洋溢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前那种“黑乎乎”“脏兮兮”到处乱堆乱放、随手乱丢垃圾、随口吐痰、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样子,变成了植花种草、文化上墙、路人文明礼让的道德新风。居民个个心情舒畅、到处都是暖融融的感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每栋楼、每面墙、每个单元,都自成风景。长治市委常委、潞州区委书记胡勇和长治市委书记孙大军先后到这个小区来调研;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最严紧的期间,长治市市长杨勤荣还曾到这个小区来暗访,都高度赞扬紫东公路小区的工作。市委书记孙大军高兴地说:“这个小区是一个有灵魂的小区。”公路人继承公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管在哪里、在任何时候,都要为党为人民争一口气,把工作干好,干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紫东公路小区花开,诠释的是老旧小区也能找到一个支点,催开和谐、生态、文明之花,点燃一支火炬,让星星之火燎原,唱响一曲小区人民都认可、都拥护、都喜欢的模式之歌,让幸福的梦想、幸福的生活变为现实。

让“红细胞”激活“微循环”

“红细胞”,即党的基层组织;“微循环”,即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群众基础。紫东公路小区位于长治市潞州区紫金街道八一社区,共有5 幢住宅楼,162 户568 人,是一个有着30 多年“高龄”的老旧小区,小区工作和小区环境相对比较差。习惯了工作一直走在前面、不愿让人们说三道四的公路建设者们,进入新时代,分局党委也多次强调,公路人不能只会修路,要把各方面的工作都搞上去,实现“全面小康”。小区是公路建设者的后花园,要让公路建设者们走出门能“打仗”,回到家也要有舒适、安乐的环境,要有“港湾”的感觉。

2019 年,长治市大搞“三个文明”建设,潞州区委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城市小区基础功能创建,打造和谐、生态、文明幸福家园。长治公路分局党委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把小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潞州区委深入持续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紫东公路小区党支部成立了。紫东公路小区共有65 名党员,长治公路分局路政支队政委王安民经长治公路分局党委推荐、被小区党员大会民主选举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王安民是一个“铁汉子”,2006 年长治市“治超”时,王安民就全省闻名。长治公路分局党委认为,把王安民派到紫东公路小区,一定能把工作干好。小区党员召开党员大会,他们认为,党支部是带领党员和群众进行和谐文明小区创建的核心和堡垒,用“红细胞”激活“微循环”,能快速打通小区文明创建的通道,走出一条老旧小区创建改造的新路。

他们以楼栋为单元,成立了5 个党小组。党小组内,又以楼层为单位,选择平时上进心比较强、口碑比较好的党员为中心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基本任务是,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帮扶困难群众;带头倡导垃圾分类;主动调处矛盾纠纷;主动维护安全稳定;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党员名字上墙,要求党员要走在群众的前面;中心户党员要走在普通党员的前面;党小组长要走在中心户党员的前面。支部成员是火车头,带领全小区居民向标兵模范小区奋进。他们的目标是,建强一个堡垒,构建小区治理新格局。他们开展了“三亮一争”树形象活动,其具体内容为:亮身份。通过设立党员标牌、党员中心户、设置党员责任区等形式,亮出党员身份,强化党员党性意识,激发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亮岗位。党员在小区选任一定的服务岗位,在小区显著位置进行公示。亮承诺。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长和所选岗位,就本年度服务数量完成时限等情况作出承诺。争当优秀党员。

小区党支部自成立以来,按照“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要求”,坚持“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小区治理,建设幸福家园”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小区多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延伸党建触角,填补党建空白,让党旗在小区飘扬,让红色元素在小区楼栋展现,用党心温暖民心,促进了和谐幸福小区创建。

用“善文化”激发“正能量”

“善文化”指平时在人际间开展的“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相处”等。“善”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便对“善”这一价值观进行了阐释。新时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大力倡导践行民族价值观,以引领我们的思想意志,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正能量”是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我们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用“善文化”激发“正能量”,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良好的人际生活环境。

长治市委书记孙大军(左二)到紫东公路小区考察调研

长治公路分局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创业历史。1951 年,长治第一条砂砾路建设,拉开了长治公路人创业历史。他们的理念是:主要干线,优先发展。太大公路,北起太原市,南至晋城大口村,全长172 公里,建设任务重,他们保质保量按期完成。1964 年,长治有了第一条油路。“一根扁担一个筐,一把铁镐肩上扛”是他们的创业工具。他们顶着风雨筑路,1969 年72 座桥梁横空出世。15 米7 孔钢筋混凝土北寨大桥,全长132.8 米;13 米7 孔圆弧石拱黎城大寺桥,全长119 米;山西当时最大的双曲潘庄拱桥,单孔跨径90 米,桥长125 米。靠艰苦奋斗、科学施工,他们摘金夺银,全国县社公路现场会在长治召开;省政府授予长治公路分局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他们在全省公路系统总分评比中,多次被评为第一和被树立为“标兵模范单位”称号。进入新时代,他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趁势而进、勇攀高峰,又多次荣获了“王牌军”“先进集体”“功臣单位”“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公路人与天同党,宁折不弯,写下了上党壮歌和太行传奇。他们认为,用这些创业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教育,能够打造小区居民新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灵魂。

他们通过开展“善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正能量”,抵制各种“不文明现象”,形成一种社会之风,自觉维护和遵守小区的各项规章制度,用自己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创造一块“净土”,创造现实中的幸福生活。今年春节前夕,他们根据居民的要求,与八一社区党委和公路分局党委联系,组织善写毛笔字的能人为居民免费写春联。他们制作了20块宣传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展板,并创造性地开展了多项邻里之间讲团结、讲文明活动。小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条件比较差,比如缺少场所、缺乏设施、缺乏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指导等,他们就与公路分局党委联系,同意把设在紫东公路小区的老干科办公楼和以前只允许退离休老干部活动的场所、器材、设备拿出来,与小区居民共享。居民非常高兴,更加积极主动拥护和支持公路分局党委倡导和开展的各项工作。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紫东公路小区在上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开展行动,第一时间开展了宣传、消毒、排查、登记、24 小时值班等措施,但由于党支部和业委会人手比较少,除一人回太原过春节以外,其他7 人全部上岗也忙不过来。且年龄偏大,65 岁以上的老人就占了5人。经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研究,决定在小区内招募志愿者,小区居民纷纷报名。马先棠,人称“马姨”,年近八旬,平时就很支持小区的工作,刨冰雪、修剪树枝总是走在前面,防控疫情时又主动要求安排她值班。“马姨,您这么大了,怎么能安排您值班?”但倔强的马姨却说:“时间长了我可能不行,但替大家换个班、让大家回家吃个饭还行。我是一个有着50 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不干谁干?”“袁丁、田艳、兰姐、张红旗等纷纷报名,那场面令人感动”。

小区的景观树木长年无人管护,共产党员、退休干部李瑞庭、王林山、李路平、王京林等同志自购工具,义务修剪树木。他们不顾年龄大,踩着很高的木梯和木凳爬上爬下,对小区的景观树木进行修剪。龙爪槐是名贵树种,经过修剪的龙爪槐树冠从杆顶往四下蓬松下垂,像少女的秀发阿娜多姿。经常有老人、老汉躲在树底下乘凉谈论问题,生活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他们感到很舒心。

靠“大治理”带来“大变化”

“大治理”既包括环境治理,也包括思想治理。环境治理就是尽可能地根据居民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改善居住生活环境面貌,如植花种草、文化上墙、整修脏乱环境、施划停车位、明确行车路线等。思想治理重点就是唤醒居民的思想意识,共同维护自己的家园。

老旧小区环境面貌改造,最大的难题是“账上无钱、帐下缺兵”。小区所收的物业费很有限,不可能大规模、高标准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他们就集中人力、财力,尽可能办居民最想办的事。

进出小区的路,很能彰显公路人的“精气神”。因为筑路人,给自己筑不成一条很像样的路,感情上和道理上都讲不过去。以前通往小区的路坑洼不平,有人开玩笑笑话公路分局领导:“一点也不像公路人修的路。”小区大门也显破旧,标识不明显,不能彰显公路人的气质。他们就多方进行协调,高质量、高标准俢了一条通往小区的油路。长治县段段长申旭雅多次亲临现场指挥,80 多岁的老共产党员、原公路分局工程处处长秦前文负责现场施工。路修好后,全小区居民都赞不绝口。

以前,小区内乱堆乱放很严重。你在这里放一个筐,框里填满土,种上菜。我在那里放几件旧家具,如骑坏的旧自行车等。其实这些旧家具、旧自行车、旧坛坛罐罐等早已没什么用,但又舍不得扔。院子里为了晾衣服,东家拉一根铁丝,西家拴一根绳子,院子里显得很零乱。有些装修房子的建筑垃圾也没有及时清除,长期堆积在公共场地,很不雅观,居民也很有意见。

对于这些情况,他们没有将问题简单化处理,而是“变堵为疏”。首先说服居民要有公德意识,能不要的东西尽量自行处理。对于老弱病残处理有困难的居民,党支部和业委会找人帮助处理。其次,从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没有晾衣服的地方不行,他们就统一架设晾衣绳。还考虑到铁丝时间长了会生锈,在架设晾衣绳时特意在铁丝外加了塑料管,既实用、又美观、又整洁,很受居民欢迎。

考虑到住户安全,他们联系长治公路分局公安科科长梁俊青和武峰,为小区更换了数字高清监控系统,消除了监控盲区;新建了瓷砖贴面大门,新制了小区标识铜字。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小区内车辆越来越多。以前车辆停放无序,乱停乱放很严重。他们统一规划,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对小区环境进行美化。首先是畅通了行车路线,在小区内施划了停车位,小区车辆有序停放。其次是开展义务劳动,自己动手整修自己的家园,如植花种草种树等。参加义务劳动的人,少则十几人,多则达四五十人。上有七八十岁的老者,下有二三十岁的时髦年轻人。他们通过义务劳动,栽植各种乔灌树木60 余种,使小区内四季有绿,走出楼就能见到草、树、花。

以前在居民经常活动的地方有一个公共厕所,无人打扫,很不雅观,卫生环境也很差;厕所边还有人乱丢垃圾。根据居民的意愿,他们将厕所拆除、填平,改造成了居民可以锻炼、休闲、跳舞的场所。

地下室通道内以前堆积物已严重影响到了小区的环境整洁,党支部、业委会成员挺身而出投入到环境整治当中,用自身的脏和累换来了小区的洁和净,用党心捂热了民心。

小区党支部建立了党群服务站,设立了7 个岗位,即“敲门问帮岗”“文明监督岗”“民事调解岗”“文体娱乐岗”“安全信息岗”“便民服务岗”“移风易俗岗”,党员纷纷报名上岗,40 多名党员参加到了活动当中。

小区居民魏秋付的家中因管道老化漏水,魏秋付很烦心。“便民服务岗”的党员们了解到情况后,就主动上门服务。魏秋付说:“我前天说了,昨天就有人看了,今天又来了,挺及时的。”

紫东公路小区的老人多,年龄都在七八十岁,有的90 多岁,行动很不方便。包岗党员就主动经常到他们家里嘘寒问暖。小区医生还主动深入到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家里,为他们量血压。老人们感觉很暖心。

小区党支部已把未来的发展提到议事日程,准备依托后勤服务中心开展更多的便民服务,包括搭建车棚、内墙粉刷、外墙保温、便民超市、便民食堂、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

《人民日报》记者到这里采访调研,中央电视台和省市多家媒体报道了他们“党建引领、业主自治、共建家园”和抗击疫情、联防联控的事迹。

猜你喜欢

长治分局公路
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培训班在长治举办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长治实现乡镇(社区)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全覆盖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2022.5上榜派出所名录
上榜派出所
2019.10上榜派出所名录
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在长治成立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