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出脱贫路
2020-08-10
“我种了一辈子地,做梦都想不到现在种2亩多的中药材能收入近2万元,还是在我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的情况下。”郝占轻说。
郝占轻60岁,家住河北省安国市西城乡东街村,尽管当地早就有中药材流通、种植的传统,但因为他缺少种植技术,且认为药材价格波动大,此前只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为生。由于儿子先天残疾,为增加收入,几年前郝占轻开始外出打零工。2015年右手被机器弄伤后很难再干重活,家里的担子全落在妻子身上。
2017年郝占轻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国网河北安国市供电公司当时定点帮扶東街村,其工作队队长解雅君邀请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对村周围的土壤进行了检测,发现很适合种植祁菊、丹参等中药材,于是解雅君鼓励郝占轻进行尝试。
因郝占轻需要在家照顾孩子,不能长时间外出学习,解雅君就联系技术员对栽培、浇水、施肥等各个环节进行上门指导。因担心郝占轻记不住,解雅君还将技术员的讲解过程拍了视频,经常看看回放,后来不少问题他就能帮郝占轻解决。
2018年收获后,郝占轻每亩地除去成本净赚近1万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郝占轻深有感慨地说:“刚开始时我还不愿意干,但解雅君经常来和我讨论药材的生长情况,有时比对他自己的事都急,之后我就决心跟着他干。没想到效益这么好!”
不少村民看到郝占轻的收成,也想尝试种植,然而中药材价格不稳定,部分新药农很可能会赚一年亏一年。为扩大推广面积,解雅君联系当地乡政府为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种苗,并先后拜访20多个中药材饮片厂、种植合作社等,反复比较后选出最能给贫困户带来利益的企业,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为了进一步给贫困种植户谋福利,解雅君又多次与企业负责人协商,最终企业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在既定价格的基础上每公斤再多给贫困户支付0.2元。
有了协议,2019年又有300多名村民加入种植中药材的行列,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开始返乡种植中药材。最近不少村民种植的中药材开始收割,有望脱贫的前景令他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谈及未来,解雅君说,中药材种植对土壤有一定要求,多数品种不能连年重复种植,他们打算采取轮茬休耕的方式确保中药材质量和产量,并让周围乡镇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来。(据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