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雷锋活动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的长效机制构建
2020-08-10贺玲
贺玲
摘要:在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来建设中小学班级文化,是中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优秀接班人的有力保证。近几年,湖南省致力于推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建设,中小学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探索带来了启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级文化;长效机制;学雷锋活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92-03
一、前言
1963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已经持续将近60年。湖南省作为雷锋的故乡,把学雷锋活动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纳入国际文化名城战略,纳入推动科学发展全局。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的长效机制构将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湖南省中小学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的现状 (一)学雷锋活动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2年2月24日,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南省委就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我省教育系统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务实创新、持之以恒,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等原则,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雷锋精神根植于学生之中,成为教育和激励新时代学生的榜样与动力。
2012年3月1日,湖南省“百万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毛主席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隆重启动,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强调,各高校要深入开展“学雷降志愿服务活动”,各中小学要深入开展创建“雷锋号”示范学校、示范班級、评选“学雷锋标兵”、“雷锋式美德好少年”活动,深入推动以雷锋精神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发现、总结、推广我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的先进典型,使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下去,贯穿全年,形成常态,形成品牌。
(二)中小学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建设初见成效
目前,湖南省、市两级“雷锋式中队”、“雷锋章”评选已实现常态化,“雷锋号”示范校的评建活动也已逐步站爱,不少中小学在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建设中已颇见成效。比如:长沙县盼盼小学制定了“学雷锋当志愿者,做文明长沙人”的2019全年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①长沙高新区雷锋小学充分利用雷锋家乡的文化资源,从校园环境布置、校徽、校歌、课间操、校园活动等多处入手,营造了全面学习雷锋精神的优质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了名副其实的雷锋学校品牌;②湘潭市湘潭县天易金霞小学把学雷锋活动落实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点滴中;郴州市三完小把学雷锋活动与常年坚持的“小绅士”“小淑女”培养等特色校园活动相结合、与“小城管”“小交警”等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③以这些学校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小学校,在推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实践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整体教育实效。
(三)中小学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建设亟待加强
尽管湖南中小学在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中收获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从整体上看常态化建设还有很多亟待加强的地方。在学雷锋常态建设方面取得实效的中小学的整体数量不大,大部分学校的学雷锋活动依然乏善可陈。这些学校的学雷锋活动难免落入“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米四月走”的窠臼。究其原因,是缺乏对雷锋精神的全面认识和积极态度,因而停留在做好人好事和简单宣传的老套形式,缺乏创新从而使学雷锋活动失去了内在动力,最终导致学雷锋常态化建设流于形式。
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小学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的建设,以便形成更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的常态化机制。
三、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
(一)学雷锋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④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学习雷锋活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态传承。
《雷锋日记》中写道:“有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是对“爱国”价值观的体现;“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正是“敬业”的体现;雷锋在日记里反复强调“对党和人民要万分忠诚。”⑤“诚信”不仅体现在日记中,还有在大雨滂沱下浑身湿透也要送老大娘回家、大雪纷飞时在火车站等候一夜只为把拾到的钱包交给失主的事迹中;他“对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他的助人为乐正是“友善”的体现。以雷锋精神引领中小学生的成长,能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文化建设的任务。
(二)学雷锋活动是中小学生正确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场域
受当今盛行的娱乐文化影响,不少中小学生崇拜的不再是知识型、道德型人才,而是演艺界的明星,有些青少年因此沉沦、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加上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厉行节约、吃苦耐劳的追求与中小学生日行渐远,这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为当今中小学生树立雷锋形象为成长楷模,以雷锋精神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班级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方式。
(三)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能促进中小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学雷锋活动中或多或少存在走过场以及常态化不够全面等问题,但学雷锋活动在60年的积淀中逐渐成为成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常态建设的经验。一个坚持了60年的全社会的学习活动,在常态化建设方面自然不缺乏长效机制。事实上,今天我们在学雷锋问题上真正是缺乏的不是长效机制,而是把雷锋精神与时代背景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意识和行动。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通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诠释雷锋精神的内涵,是年复一年的学雷锋活动与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米,必将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四、学雷锋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的可行性
(一)运用榜样的力量指导中小学生的成长符合教育学理论基础
树立雷锋形象为当今中小学生的道德楷模是以榜样示范法为基础的。榜样示范法是指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此法有明确的学习对象、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以“明示”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易读易记,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具体形象更生动、易于模仿,更利于在成长的关键期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推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所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⑥雷锋形象虽然高大,但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高尚都体现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中,节俭、友善、勤学、助人为乐、专注等都是中小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他们能从雷锋身上了解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长大后的事,而是在自己现在成长的每一步中。
(三)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良好的实施基础
雷锋形象家喻户晓,社会基础牢固;雷锋的事迹易于引起家长的共鸣;即使学雷锋活动趋于形式化,学生也对雷锋并不陌生。推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能获得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高度统一,更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的形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天易金霞小学的特色德育活动——雷锋就在咱身边,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支持和认可。
(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如前所述,以湖南省长沙高新区雷锋小学、郴州市三完小、湘潭市湘潭县天易金霞小学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校,在结合时代主题创兴学雷锋活动的形式,构建中小学生学雷锋活动的长效机制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把这些经验放到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下进行解读,就会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的经验。
五、学雷锋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的举措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雷锋精神
推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在当今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是为了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深挖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以切合当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而价值准则的四个方面,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中,就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找到明确、全面的入口。
此外,还要明确雷锋精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长沙市举办的千所学校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系列活动就是对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的深挖和转变。⑦
(二)重视相关专题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家校写作
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推行,教师先行,家长跟上。教师自身对看雷锋精神的领会和实践对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建设是有力的榜样示范。为保证常态化的效果,需要家校统一目标,合力促进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制定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的班级文化评价机制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后,就不再是短暂的纪念性活动,而是形成班级文化评价中的长效机制。评价机制一旦确立,自然就是学生的一个成长目标,长期的坚持就能取得相应的成效。湖南省长沙高新区雷锋小学的德育成就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他们的坚持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培育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需有序推进
首先,带领学生全而了解雷锋,让学生明白雷锋精神的实质,理解学雷锋活动的成长意义。第二,教导学生传播雷锋精神,营造更好的文化氛围。第三,引领学生学习雷锋的优秀品质,成为雷锋式的好少年。第四,鼓励学生发扬雷锋精神、挖掘自身的潜力,超越雷锋,成为共产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载体
传统的学雷锋活动难以维持当今学生的兴趣,需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拓展不同的活动方式。湖南省长沙高新区雷锋小学针对一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了48项学雷锋的主题活动,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传统项目与拓展项目交替有序进行。该校利用雷锋家乡这个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给学生营造了浓郁的雷锋精神文化氛围,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实践方面的确走在了前列。雷锋歌曲、《雷锋日记》、雷锋故事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演讲、绘画、话剧、朗诵、写作等表现形式及各种资讯平台都能予以合理运用。⑧
(六)为学生树立时代楷模和身边的典型
2018年9月28日,习总书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时说:“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为中小学生树立更多时代楷模,感悟雷锋精神的永恒。在雷锋的家乡湖南长沙望城区一地,就先后成长起姚建刚、郭德高等7名“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时代楷模”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以及多名省市“道德模范”等。身边的雷锋式的人物,校园内、班级中的雷锋式行为更具说服力和示范性。⑨
(七)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加强交流和合作
雷锋说过:“一花开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如何常态化学雷锋活动、如何以学雷锋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多反思、分享,与不同思维碰撞,才能开出满园的雷锋精神之花,结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016BZXX004。
注释:
①⑦李旭林.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湖南学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行与思[J].湖南教育,2012(03):4-7.
②⑧刘丰华,彭玉娜.雷锋精神耀童心——长沙市高新区雷锋小学特色发展掠影[J].换教育,2017(05):54-55.
⑧莫莉.雷锋就在咱身边——湘潭县天易金霞小学特色德育活动侧记[J].湖南教育,2015(05):18-19.
④⑥本刊编辑部.习近平谈雷锋精神[J].工厂党员,2019(04):7-8.
⑤肖云忠.雷锋精神的责任意蕴及其实践意义[J].理论月刊,2017(12):102-106.
⑨刘舸.学雷锋常态化研究[J].经济社会发展,2013(0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