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家战略 探索软件学院特色化办学新模式
2020-08-10冯光升
冯光升
软件工程人才在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指南》的出台,将推动人才定位与企业发展同步迭代。
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促进和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发展,将影响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软件技术及专业人才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承载体,已经成为推动传统I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数字“芯”。目前我国在软件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在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近期,教育部和工信部发布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我国软件学院在办学方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软件工程人才
当前,软件行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软件定义一切”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支撑各行业迈人智能时代的数字“芯”。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完成软件业务收人35609亿元,同比增长6.7%。随着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我国在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和嵌人式软件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
《指南》的出台,势必推动各高校将软件学院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主动服务于传统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这为解决工业软件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重要引领作用。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尤其是部属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势学科方向和行业特色。因此,各高校借助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契机,立足国家战略,找准定位,找好方向,以培养行业所需的软件工程人才为己任,探索软件学院特色化办学的新模式。
哈尔滨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依托学校“船海"特色与优势学科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大型船舶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为切入点,促进船舶领域的软件生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软件人才培养对船舶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服务社会需求
实现协同育人
自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和新增软件工程专业目录以来,诸多高等院校积极设立软件工程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软件工程人才,推动了我国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说,软件工程人才在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不少软件学院在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上具有趋同性,侧重于通用化、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毕业生更多流向了互联网行业,传统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受到通用化、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影响,具有行业背景的软件工程人才极端匮乏,产学研用脱节、生态体系脆弱。新形势下,软件学院如何服务于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企业资源如何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对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指南)》将校企协同育人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为新形势下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为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深度融合提供了新平台,为构建具有高校人才优势和企业实践优势的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指南》将推动软件学院与传统工业发展紧密结合,产教融合和学科融合的程度进一步深人,人才定位与企业发展同步迭代,软件技术与企业产品同步更替,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共享共融,这也是软件学院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服务社会需求、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必由之路。
哈尔滨工程大学软件学院依托学校“船海”特色和行业优势,面向船舶领域的大型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以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为宗旨,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深人的多方位合作,包括学生人企.实习实训、实践资源共享、校企导师合作等,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培育人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
服务智能化转型升级
为国育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在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将面临乃至长期面临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芯”的困境,从教育抓起,人才培养抓起,无疑是解决“芯”的关键。作为部属高校,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学院建设须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承担起为传统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培养可靠顶用软件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哈尔滨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将坚持践行“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按照《指南》要求,在软件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定位,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致力于解决船舶工业软件、船舶应用软件短板,努力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软件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