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妹子吴碧霞 喉癌父亲将他的歌喉给了我

2020-08-10

北广人物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华安花鼓戏

吴碧霞是一个地道的湘妹子,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曾获得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的第一名。她的嗓音清澈、纯净、甜美,极富艺术感染力,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来自东方的音乐天使”,深受歌迷的爱戴。

吴碧霞能走到今天,与她的父母对她呕心沥血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吴碧霞,1975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她的父亲王华安是当地花鼓戏剧团的团长,母亲吴秀英是一名花鼓戏演员。她姓吴是随的母亲的姓,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叫王碧琼。

在家庭的熏陶下,吴碧霞自幼就显露出了出众的音乐天赋,很多歌曲,她只要听上一两遍,就能哼唱。据她自己说,小时候,她只要听见一个声音,就能想象出它的形象和色彩。女儿的音乐记忆力、模仿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是如此的出众,王华安夫妇自然是对她进行了一番大力的培养,他们不光教女儿唱花鼓戏,还给女儿请了教她唱民歌和流行歌曲的老师。

1986年,11岁的吴碧霞在常德电视台举办的一个晚会上,演唱的是著名歌唱家柳石明的代表作《木鱼石的传说》;同年10月,她又获得了湖南省首届“重阳节广播歌曲大奖赛”的一等奖,成为了常德家喻户晓的小童星。1987年,她又随湖南省少儿艺术团,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少儿文艺调演。

1990年,吴碧霞初中毕业后,以全国专业课、文化课都是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15岁的她,独自来北京求学,王华安不放心女儿,经常来京看望吴碧霞。他每次来,为了省钱,住的都是最便宜的小旅馆,吃的都是最廉价的盒饭,但他却舍得花钱给女儿买磁带和书。

在附中求学期间,吴碧霞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是师生公认的优等生。1992年,她被太平洋影音公司看中,录制并出版了盒带《中国妞妞》。

1993年,吴碧霞以全科成绩第一名的身份,被保送进了中国音乐学院。她在本科学习期间,还自学了京剧和昆曲。1996年,她报名参加了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声乐大赛,获得了民族唱法一等奖。1997年,她又获得了“国际青年艺术节”的金奖。

在大学里,吴碧霞一直是老师最喜爱的学生,她虽然学习的是民族唱法,但老师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也给他们布置了很多外国音乐作品的作业,大学毕业时,美国马里兰大学声乐系的一位教授来中国音乐学院讲学,女教授在听了她唱的一首《茶花女》咏叹调后,惊呆了,一把抱住她,称她天生就是一块唱歌剧的料,还说愿意为她提供全额奖学金,让她赴美读硕士。

但是吴碧霞并不想彻底放弃自己的民族唱法,也许从那时起,她就已经萌生了做将民族和美声唱法融于一身的第一人。所以她放弃了留学机会,在拜在金铁霖教授门下读研究生的同时,又在金教授的支持下,跨院校拜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郭淑珍为师。

中西唱法兼修,这在过去,还没有过成功的先例。因为一个学了多年民族唱法的人,再来学习美声,会比“一张白纸”的人来学,困难得多得多,而且十分危险,万一“走火入魔”了,轻则会变得“四不像”,重则则会唱废嗓子。

但吴碧霞却成功了。在学习美声唱法半年以后,就已能在民族和美声唱法之间,灵活地转换了。当时,她又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三年之内参加一次国际声乐比赛。

2000年,参加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的全国选拔赛在上海举行,郭老师鼓励她去试试,但也对她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要参加国际声乐比赛,选手必须要能演唱多种语言的外国作品,虽然她虽已掌握了一些意大利、拉丁和俄语作品,但还差德语和法语作品,而此时距离比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她还要拿下德语、法语的8首作品

但吴碧霞竟又做到了,而且还拿了比赛的第一名,顺利地取得第八届西班牙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的入场券。之后,她又一举获得了畢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的第一名。

那以后,吴碧霞又先后在西班牙,参加了歌剧《弄臣》(扮演吉尔达)的演出;在新加坡,参加了清唱剧《马可波罗与布鲁汗公主》(扮演布鲁汗公主)的演出;在法国,首演了陈其刚的作品《蝶恋花》;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出演了郭文景的歌剧《狂人日记》和《夜宴》;在慕尼黑国际双年歌剧节上,出演了瞿小松的歌剧《试妻》(扮演扇坟女和田氏);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演了陈其刚的《一个法国女人的梦》和徐景新的《蝴蝶双飞》;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主演了由邹静之编剧、雷蕾作曲、曹其敬导演的歌剧《西施》(扮演郑旦),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和普契尼的歌剧《贾尼斯基》……

2017年9月,吴碧霞又被母校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歌剧系聘为了博士生导师。2019年6月,她又被北京多所高校共同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聘为了“名家领读经典”的授课老师,还获得了教育部的“全国优秀模范教师”证书和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

现在,吴碧霞已经45岁了。人到中年的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称职的教师,还扮演着好女儿、好妻子和好妈妈的多种人生角色。

尤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也就是她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那一年,王华安就被查出了喉癌。虽然手术十分成功,但他还是再也不能登台演唱了。

父亲罹患癌症,也让吴碧霞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为不辜负父亲对她的期望,她学习得更加刻苦。身边的人都说:“王华安不能唱花鼓戏了,他把自己的嗓子都给了女儿。”每次听到人家这么讲,她就会忍不住地流眼泪。大学期间,她有了一些演出收入,也是自己舍不得花,几乎全都用来给父亲买药了。

成名以后,吴碧霞依然朴实、低调。她的丈夫邵琼是她的大学校友,现正经营着一家文化公司。她推出的每一张光碟,都是丈夫的公司为她精心打造的。

2014年,吴碧霞生下女儿“小春天”。在做了妈妈以后,她生活得更加淡定从容。让她最为欣慰的是:父亲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癌症再没有复发。现在除了嗓子不能出声外,身体的其他方面都与正常人相差无几。

吴碧霞深知父亲心里有痛,经常对他说:“爸爸,您别难过。您不能唱了,我代你唱。”这些年,王华安也彻底地释然了。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女儿承截着他的理想的歌声已然传遍了祖国大地、传遍了全世界,他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据快资讯

猜你喜欢

中国音乐学院华安花鼓戏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
慧眼独具 神韵天成
—— 九龙璧(华安玉)鉴赏心得
古雅意韵华安玉
温润华安玉 多姿九龙璧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敖丽芳 达斡尔的歌声在中国音乐学院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