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地方美食为载体的视觉形象设计

2020-08-10李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美食

摘要:俗话说,“要想吃好饭,围着淄博转”,淄博菜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既有一般鲁菜成鲜脆嫩的特点,又独具特色,自成一派。《有淄有味》是以淄博菜为载体进行形象设计,选取了淄博菜中最具特色的五道美食——王村醋、周村烧饼、豆腐箱子、烧烤卷小饼、酥锅,分别对应了“酸、甜、香、辣、成”五种口味,将食物的形象用插画形式表现出来,配以生动有趣的字体,传统朴实中又不失活泼。以柔和的线条,动感的构图,生动的形象展示了淄博菜,引起观者对于淄博这座城市的向往。

关键词:美食;淄博菜;形象设计;形象衍生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42-02

一、前言

当今社会,旅游热风潮席卷全国,向往着诗和远方的人们纷纷踏上寻梦的旅途;当今中国,所谓远方的城市看上去都很相似,城市之间被用来区分的似乎只有饮食习惯和弥漫在城市上空的气味了。当今城市,随着现代化越来越快速的发展,人们少了一份归属感,但是当熟悉的味道刺激你味蕾的那一刻,总能温暖你的心。地方特色的美食是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毕竟“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于追求美食的热情,自古以来从未消减。笔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淄博人,生在淄博,长在淄博,吃在淄博,在没有离开家乡之前并没有发觉淄博菜有何特色,直到来济南生活后才发觉许多从小吃到大的食物在淄博以外的地界竟然没有,“酥锅”、“周村烧饼”等美食更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然而淄博的美食又是何其之多,宣传淄博美食,这是作为一个淄博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笔者该套作品的初衷。

二、概念来源与设计构思

鲁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对中国的各大菜系有着深远影响。淄博作为鲁菜的发源地,随着齐鲁文化的发祥而日渐兴盛,伴着锅碗瓢盆和砧板菜刀的叮当声响,淄博味道流传千年,不改其本味。淄博菜既有一般鲁菜咸鲜脆嫩的特点,又独具特色,自成一派。在汲取了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所阐述的关于食品烹饪的选材、加工、储藏等理念之后,极大地丰富了淄博菜的烹调饮馔之法。

当确定主题为淄博美食后,脑子中便蹦出了四个字——“有淄有味”,将成语“有滋有味”中的“滋”替换为“淄博”的“淄”,言简意赅的表达了此套作品是表现淄博食物的。然而淄博的美食不计其数,不可能将其一一展现,怎样能较为全面的概括呢?食客通常最在意的是食物的口味,而食物的口味大致可用“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概括,淄博菜同理,选取淄博菜中“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的代表美食,因为淄博菜中“苦”味菜肴极少,所以用“香”来代替“苦”,最终选取了五道美食,分别是酸——王村醋,甜——周村烧饼,香——豆腐箱子,辣——烧烤卷小饼,咸——酥锅。笔者认为美食能够慰藉人心,因此采用手绘插画的表现形式,马克笔的压力感使得线条有粗细变化,这比起尖锐冰冷的线条更能给人温度,而且此次选取的五种食物又大多是传统美食,配色不宜太过花哨,希望能传达出一种市井风情。在字体设计上,将厨具、食材等与食物有关的形象融入字体中,做到字中见图,图中有字。

三、表现形式

首先,将这五种美食形象插画化,笔者尝试了多种插画风格,彩铅写实、马克笔卡通、中性笔勾边彩铅上色、卡纸拼贴等等,与导师交流后,认为彩铅勾线的风格更加贴近淄博菜系的感觉,鲁菜大多是咸口的,浓重的酱油色是它的基调,因此,导师建议使用牛皮纸进行手绘。笔者浏览了大量美食图片资料,发现相比静态图片,食物的动态形式更能引起观者的食欲,可是如何在静态的画面上表现出食物的动态呢,那便是依靠构图,仔细的观察这道美食从制作到食用的每道工序,捕捉其最能使人垂涎欲滴的那个瞬间。

“酥锅”选取了其在出锅前“咕嘟咕嘟”的状态,各种各样的食材将整个锅撑满,画面中的“鱼”好似要冲出锅的束缚,将锅盖项到一边,奔腾的浪花表现了汤汁沸腾的时刻。“豆腐箱子”这道菜的惊艳之处在于端上桌前的是一盘其貌不扬的炸豆腐,但当筷子掀起了它盖头的那一刻,食客才惊讶于其内有乾坤,画面正是选取了这一瞬间,小巧的豆腐箱子像一只闪着金灿灿光芒的宝箱一般被打开,浓郁的汤汁流淌下来,盘子后方的圆环装饰线使人想到刚出锅的、香气扑鼻的时刻。“烧烤卷小饼”以蒙太奇拼接式构图表现,烧烤”与其好搭档“啤酒”在画面中呈前后关系,一张薄薄的单饼上静静的躺着两只肉串,肉串后方的甜酱既增添了食物的口味,又丰富了画面的黑白层次关系,使点线而结合的恰到好处,“蒜”和“葱”的加入是这道美食的灵魂,常言道,“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烧烤后方的火焰作为装饰性图案,既带动了画面的张力,又表现了“辣”这一滋味。“周村烧饼”因原料过于简单,很难使画面丰富,但其薄脆的口感是一大特色,因此要着重表现烧饼掰开的那个瞬间,散射开来的碎渣使得画面富有动感,三角条纹的装饰线加强了食物“硬”“脆”的特点。“王村醋”是这五幅画中修改次数最多的一幅,它不止用到的食材少,而且外观单调,一只瓶子就可以,因此加入了“饺子”和“蒜”的元素,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在反复修改几次后,将饺子拟人化,给了它一个在王村醋中惬意泡澡的场景,使得画而活泼有趣。

接着,在完成了五幅小插画后,针对“有淄有味”“王村醋”“周村烧饼”“豆腐箱子”“烧烤卷小饼”“酥锅”这22个汉字进行再设计。笔者参考了入选2018GDC的作品《衣食住行》,確定了以正负形与异形同构为基本手法。

正负形手法最重要的即是外形,形体和空间是相辅相成的,互不可分的。字体的正形即是笔划,是不可变的,将笔划与笔划之间的留白巧妙地嵌入字体内。

笔者先将与食物有关的食材、厨具等形象画出来,一定要简单且特征明显,最好从剪影中就可得知这是个什么物件,再将汉字写出来,仔细地观察这一笔一划可以用哪些图形来代替,还有留白空缺的部分,如何巧妙的嵌入负形。做字的过程相比插画更加烧脑,时常盯着这个汉字盯到不认识,笔划中的图形也是改来改去,为了调整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四、应用与延展

在形象的应用延展方面,首先尝试了出血的方式,即将插画放大,只展现出局部细节,笔者发现这种方式对于形象复杂的插画表现效果非常好,海报和明信片的制作便使用了出血的方式,但是在制作明信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纸张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实物效果,最开始尝试了白卡纸,发现过于冷色调的纸张不适合该插画的感觉,而且白卡的质感太过于光滑,后来又尝试了牛皮纸,发现牛皮纸酱油色调能凸显出淄博菜系的味道,接着笔者希望纸张上多一些肌理质感,增加触觉感官,于是选择了米白大地这一特种纸,该纸张非常适合单色线条插画,有油墨印刷的部分有反光,没有油墨的地方为哑光,在纸张晃动间形成对比。接着尝试加入肌理效果,使用笔刷工具,制造出斑驳的肌理效果,营造出古朴的气氛,海报的制作便是用了这种方法,水泥墙质感的背景,加以斑驳的笔刷效果,制作出50*70厘米的海报,配以原木色画框,民俗文化气息厚重。

在应用延展的材料选择方面,首先确定此套作品的风格基调是朴素的、淡雅的,因此在纸张的选择上不宜使用冷色调的纸,暖色调且带有粗糙肌理效果的特种纸米白大地就非常适合《有淄有味》的风格,因为是线条型的插画,所以留白处较多,纸张的颗粒感并不会被油墨全部覆盖,若隐若现的颗粒增加了触觉感官上的丰富,除了特种纸,牛皮纸自带的酱油色也可能很好的衬托出淄博菜的味道。除了纸之外还选择了竹子进行激光雕刻,将二维作品带入三维立体的物件上,竹子给人绿色、自然的感觉,竹制的菜单牌让人似乎身处古时客栈,将插画应用在木制的杯子、筷子等餐具上進行配套呼应。淄博是北方的陶瓷之都,在材料的选择上自然少不了陶瓷,将基础图形用热转印印在陶瓷马克杯上,使用频率高,真正将设计融入生活。除此之外,纯色线条的画而非常适合应用于透明亚克力上,因此制作了透明亚克力的暖光灯和钥匙扣。

除了以上五种材料外,还用到了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布的选择上尽可能的选用了米白色的棉麻粗布,在制作过程中,笔者发现丝网印刷比热转印更加适合粗布的质感。

五、结语

在创作过程中,笔者发现最首要也是重要的是确定作品的基调和主题,明确你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在创作过程中时常审视自己是否偏离了最初的主题,在应用与延展时,选择材料方而也要时刻记住统一性,不能因为偏好于那一种材料而不符合整体风格。因时间关系,只做了五道食物,无法涵盖淄博的美味,今后有机会将把这个系列继续延伸下去。

参考文献:

[1]吕胜中.意匠文字龙·凤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日)佐藤可仕和.佐藤可仕和的超整理术[M].常纯敏(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润(1997-),女,山东章丘人,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美食
当下中国游戏中的妖怪形象设计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美食
美食
动画技术在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美食都被玩坏了
亲手用美食告白一场
现代领导媒介形象设计与塑造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