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言对兴国民歌的隐没影响

2020-08-10白天雨丁一杰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旋律结构语言

白天雨 丁一杰

摘要:从古至今,音乐一直是区域文化研究的焦点。兴国山歌《赞八仙》客家跳觋仪式中的祝赞山歌,也是研究方言对兴国民歌隐没影响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从《赞八仙》的音乐型态出发,重点分析民歌《赞八仙》的语言与旋律关系,探索经典民歌的独特魅力,展现《赞八仙》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兴国山歌;赞八仙;结构;语言;旋律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25-01

一、兴国方言的语言特点

为了躲避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自然灾害打击及瘟疫的流行,赣州山民从北方迁到南方。赣州客家先民在历经三次南迁的途中,被当地群众的文化潜移默化。兴国具有赣南客家独特方言、文化、风俗,是典型的汉族民系之一。在此诞生的兴国山歌,不仅是当地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绮丽瑰宝的代表。

语言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歌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分各个地方民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言。客家方言最为不同的就是押韵和声母发音,受客家文化得影响,发声时的音调需特别注意。譬喻,常见的赣南山歌音调“哎呀嘞”,传闻源于伐木工人劳动时的感触,故在演唱时需注重这一情态。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在方言语调和唱腔音调的结合下,成为赣南民歌的特色语言。这不单加强赣南百姓浓重生活气息,且对赣南民歌演唱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客家话源于汉语方言,因此多有相同,但古字上声的客家特色将浊辅音读了IA,曾经浊声母IA读的话,比浊声母更多这一部分。

二、山歌《赞八仙》的语言结构

兴国山歌大体可分为生产劳作歌、情歌、革命歌、民俗歌等四大类型。相传已久的民间祭祀和习俗等仪式上都有师父会米跳觋。诸如,乔迁新居、红白喜事、诞子等。在这个仪式上,音乐随同仪轨完成有关的仪式,并在主要实施各项科仪事项成为重要依托。跳觋仪式中的重要构成之一就是《赞八仙》。山歌《赞八仙》的歌词用凝练的字,表达了深远的含义。它共有10句28小节,“铁拐仙师道法高,钟离仙师把扇摇”这两句歌词决定全曲的韵辙为遥条韵“ao”。整体的歌词依据旋律可分为2+4+3(铁拐…把扇摇+国舅…奏玉萧+仙姑…上九霄)结构。第8-10小节、第20-22小节中有6小节小锣伴奏的间奏。《赞八仙》使用赋这一创作手法,平铺直叙的讲述铁拐李、汉钟离等八仙贺赞的景象。将八位仙人贺赞的一系列内容紧密关联在一起。

三、山歌《赞八仙》旋律与歌词语言的结合

五声微调式的山歌《赞八仙》,是有歌头和插入句的七字句歌曲。第二、六句之后敲击小锣的间奏,将全曲分为二、四、二形式三个部分,结构极为对称。韵尾“高、摇、桃、萧、霄”等字均为ao[a u]韵。特性音调旋律用一个字唱出。句首“哎呀嘞”确定re音是全曲最高音,第一部分围绕dol、re、la音展开第一句,第二部分旋律改编自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对应第一部分。该山歌的音乐结构示出如下:

五声徵调式为《赞八仙》描绘了八仙齐聚祝贺的欢乐喧嚣场景,“sol”音给了歌曲一个完满结束。这首作品的节拍在3/8、4/8、5/8间灵活自由运用,很好地为叙事的平稳旋律音调奠定了基础。按照语言的自然停顿,《赞八仙》中的唱词内容可划分为:哎呀嘞!铁拐/仙师/道法/高,钟离/仙师/把扇摇;国舅/手执/阴阳板,采和/篮内/献蟠桃,洞賓/背揹/青锋剑,湘子/瑶池/奏玉萧;仙姑/饮尽/长生酒,你几晓得崖心肝哥,果老/骑驴/上九霄。”对照谱例可发现,这种语气的自然停顿,与旋律中节奏吻合,而且下划线部分与旋律重音一致。这种吻合与一致也恰恰证明山歌旋律与歌词语言的紧密结合。而在用方言演唱歌词内容时即体现出了这种隐没关系。方言字的歌词和曲调匹配,以满足叙事歌曲的要求。因此,字调的变化在歌曲中依靠旋律表现形式,目的是让观众了解字义和提前知晓歌曲的停顿、结束。

客家先民在长达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长期劳动生息中即兴创造了兴国山歌。其感情真挚、内容丰富、曲调悠扬,是汉族众多山歌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兴国山歌活泼且有生气,朴实纯真的讲述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事与物。社会与技术都以白驹过隙般的速度在发展,城市化的步伐没有止息。兴国山歌赖以生存的农耕环境遭受到冲击,正如我国其他传统文化般而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以兴国山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无不肩负着一个国家文化的根和灵魂。虽然一个国家在科技前进的路上,但永远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杨婷,唐玉琴.潋江镇方言在兴国客家山歌《赞八仙》中的表现[J].大舞台,2013(02).

[2]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胡安顺.音韵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旋律结构语言
春天的旋律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日出》的结构